-
公开(公告)号:CN115469643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211130386.9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核电站旋转机械健康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获取旋转机械的监测数据和DCS数据;对所述监测数据和DCS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对预处理之后的监测数据和DCS数据进行特征数据提取,生成状态监测特征数据、故障诊断特征数据以及故障预测特征数据;根据状态监测特征数据、故障诊断特征数据、故障预测特征数据对旋转机械进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根据状态监测数据、故障诊断数据、故障预测数据、旋转机械的历史情况以及先验知识判断核电站旋转机械的健康状态。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对旋转机械的监测实时性差不全面导致的运维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5239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279659.6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63放射源制备装置及制源工艺、应用,镍‑63放射源制备装置包括屏蔽箱体,以及安装在屏蔽箱体内的升降机构、衬底夹持工装和电镀槽;升降机构用于实现衬底夹持工装在竖直方向的位移;衬底夹持工装包括挂镀夹持工装和滚镀夹持工装,挂镀夹持工装和滚镀夹持工装均与升降机构可拆卸式连接;电镀槽包括外槽和内槽,所述内槽可拆卸式安装在外槽内,所述内槽包括与挂镀夹持工装相匹配的方形槽和与滚镀夹持工装相匹配的圆形槽。本发明所述装置具备挂镀与滚镀两种制源方式,具备对放射性射线的屏蔽能力,可对不同形状、尺寸和厚度的衬底进行电镀。
-
公开(公告)号:CN11059623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911066635.0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离质谱仪测量铪同位素丰度的方法,依次包括:第一步、发射剂配制:配制测量所需发射剂,发射剂为碳纳米管混合悬浊液;第二步、样品加载:将样品和发射剂加载在铼带上并烘干,以单带方式安装插件;第三步、样品测量:热电离质谱仪设置为正离子模式,待检测离子为Hf+,样品带温度升至5.5~5.8A,待稳定后测量。本发明显著提高了离子发射效率,增强了离子流信号,提高了测量灵敏度,减弱了分馏效应,延长了信号平稳的时间,提高了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0997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97909.7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燃耗测量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辐照后燃料样品依次进行切割取样、溶解和除氢氟酸处理获得溶解液;S2、向溶解液中添加树脂球,使溶解液中的铀和钚吸附在树脂球上;S3、将吸附有铀和钚的树脂球加载至设置有U形凹槽的铼丝中,将铼丝焊接在灯丝插件上,将灯丝插件转入热电离质谱;S4、在热电离质谱内先进行树脂球的碳化,然后依次测量钚和铀的同位素丰度。本发明通过特定的树脂球选择性吸附铀和钚,将铀和钚从辐照后核燃料溶解液的复杂基体中高效分离;采用固体涂样法,直接将树脂球加载在带有U形凹槽的铼丝上,以树脂球为载体实现了铀和钚在热电离质谱仪上的装载上样,实现对核燃料燃耗的高效、快捷、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489954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1467011.5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反应堆堆芯吊篮压紧弹簧松弛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模拟压紧弹簧不同松弛状态:通过改变压紧弹簧的结构,加工不同刚度的压紧弹簧,从而模拟不同的松弛状态;2)、测量堆芯吊篮模态:在堆芯吊篮上装水下加速度计,在压力容器外部设置便携式数据采集仪,所述便携式数据采集仪用于采集水下加速度计的响应,计算获得振幅、一阶梁式频率和二阶壳式频率;3)、建立压紧弹簧不同松弛程度与堆芯吊篮的一阶梁式频率和二阶壳式频率的对应关系:分别测量压力容器内安装不同刚度的压紧弹簧时,堆芯吊篮的一阶梁式频率和二阶壳式频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吊篮检测方法能估计出压紧弹簧松弛状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331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81222.9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32 , G01F1/00 , G01T3/00 , G06F1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中子噪声信号的冷却流道阻塞监测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冷却流道监测技术领域;通过在反应堆内布设多个自给能中子探测器,采集各自给能中子探测器测量的中子噪声信号数据;并基于中子噪声信号数据建立冷却剂流量分布关系,得到堆芯冷却剂流量分布图;根据堆芯冷却剂流量分布图判定是否出现冷却流道阻塞;解决了堆内流道阻塞异常无法监测的问题,避免流道阻塞造成燃料组件局部过热,有力地保障了反应堆堆芯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871397.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8/2411 , G06F18/2415 , G06F18/2131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故障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基于各特征数据集进行预测得到未来各预测时刻的预测特征数据集;采用各预设支持向量机模型分别对各所述特征数据集以及各所述预测特征数据集进行故障类型识别,得到与各特征数据集对应的各故障类型的概率值以及与各预测特征数据集对应的各故障类型的预测概率值;基于各概率值进行故障筛选,得到待检测设备的一次故障类型;基于预定检修时刻以及与预定检修时刻对应的各预测概率值,确定在预定检修时刻发生的各二次故障,以提示检修人员针对各二次故障进行检修处理。本申请的方法可以有效评估设备故障演化,为未来检修方向提供依据,减少设备故障发生,增加设备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203326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517496.6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石墨烯封装超薄镍‑63辐射源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PMMA/石墨烯薄膜上制备63NiCl2薄膜,获得PMMA/石墨烯/63NiCl2薄膜;S2、将步骤S1制备的PMMA/石墨烯/63NiCl2薄膜与PMMA/石墨烯薄膜面对面接触,使63NiCl2薄膜置于两层石墨烯之间,获得PMMA/石墨烯/63NiCl2/石墨烯/PMMA薄膜,然后真空干燥处理;S3、去除PMMA/石墨烯/63NiCl2/石墨烯/PMMA薄膜中的PMMA,获得石墨烯/63NiCl2/石墨烯薄膜;S4、将步骤S3获得的石墨烯/63NiCl2/石墨烯薄膜置于真空环境进行还原处理,将63NiCl2还原成63Ni膜,获得石墨烯封装超薄镍‑63辐射源薄膜。通过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封装整体厚度较薄,且封装结构中的镍‑63辐射源薄膜的厚度仅约为1μm。
-
公开(公告)号:CN11689321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90823.5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7/626 ,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辐照后中子吸收材料B4C‑Al2O3中硼同位素丰度快速测定方法,属于同位素测量技术领域。其包括:将中子吸收材料B4C‑Al2O3和熔剂混合,经熔融得到熔融产物,用低硼水浸取熔融产物,得到浸取混合液;向浸取混合液中加入盐酸溶液调节体系pH值,至浸取混合液中产生大量沉淀时立即停止,静置分层,吸取上层清液用作待测溶液;将待测溶液滴加在金属带上,经烘干后,制成样品带;将样品带进行热电离质谱法分析测量,对分析测量得到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硼同位素丰度。本发明相较于传统方法简化操作步骤,降低操作难度,人员受照剂量低,实验过程中沾污风险小,测量准确度高以及适用于放射性条件下分析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41392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0699048.6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63自动化分离装置及其分离工艺,分离装置包括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第三配料罐、样品罐、离子交换柱、产品罐和废液罐;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和第三配料罐分别用于盛装浓盐酸、过氧化氢和去离子水,第一配料罐、第二配料罐和第三配料罐与样品罐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第一配料罐和第三配料罐与离子交换柱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样品罐、离子交换柱、产品罐和废液罐置于屏蔽箱体内;样品罐用于溶解辐照后镍金属,样品罐与离子交换柱通过管道连通,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输液泵,产品罐和废液罐均通过管道与离子交换柱的出料口连通。本发明能够实现辐照后镍金属溶解、镍‑63分离流程的自动化,能够适用于规模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