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7415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39097.7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舒 , 刘余 , 邓坚 , 鲁剑超 , 鲜麟 , 张丹 , 曾畅 , 杨帆 , 程坤 , 李峰 , 喻娜 , 杨洪润 , 余红星 , 张渝 , 马誉高 , 方红宇 , 陈宏霞 , 吴鹏 , 蔡容 , 杨韵佳 , 沈才芬 , 习蒙蒙 , 陆雅哲 , 周科 , 冉旭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中海水冷却的船用核动力装置二回路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作为一个可在反应堆正常以及事故停堆工况下自动投运并有效导出堆芯余热的安全系统,具有换热效率高,对现有设备改动少以及对空间要求小等优点。基于新型集成二回路系统技术特征,新构建一条基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与集中海水冷却系统的能动余热排出通道,可进一步拓展余热排出系统配置多重性、多样性,达到了进一步提升船用核动力装置余热排出功能安全可靠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66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676943.6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程坤 , 冉旭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李峰 , 喻娜 , 陈宏霞 , 蔡容 , 习蒙蒙 , 陆雅哲 , 杨帆 , 鲜麟 , 方红宇 , 吴鹏 , 初晓 , 周科 , 张舒 , 杨韵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主系统硼化至冷停堆硼浓度;维持主系统压力稳定,进行主系统热段降温;进行主系统降压;循环直至主系统热段温度降至设定值,主系统压力降至设定值;进行上封头流体降温;进行主系统降压;隔离安注箱,并使主系统降压至最终压力值;将主系统冷却至冷停堆工况;本发明通过设定严格的主系统降温降压执行步骤和限制条件,防止主系统自然循环冷却过程中上封头流动死区流体的闪蒸产汽所导致的自然循环终止,确保了事故后反应堆能够被持续冷却至安全可控的冷停堆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67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76944.0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喻娜 , 冉旭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李峰 , 丁书华 , 鲜麟 , 陈伟 , 陈宏霞 , 吴丹 , 钱立波 , 杨帆 , 周科 , 吴鹏 , 初晓 , 蔡容 , 张舒 , 习蒙蒙 , 陆雅哲 , 程坤 , 杨韵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事故规程定量化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采用不同层级的工况选取方法,获取事故规程定量化评价的工况谱;S2:根据获取的事故规程定量化评价的工况谱,构建两维度定量化评价体系模型,包括基于初因事件维度的评价体系模型和基于子规程维度的评价体系模型;S3:获取核电厂事故规程定量化分析需求,根据需求,自动选取对应维度的评价体系模型进行核电厂事故规程定量化分析,得到定量化分析结果;进而指导将核电厂逐步引导至预期的状态。本发明从不同角度对事故规程进行全方位的定量化分析,分析评估行之有效,从而为事故规程的设计、论证以及优化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00922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0270638.X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邱志方 , 邓坚 , 方红宇 , 张丹 , 吴清 , 江光明 , 李喆 , 冉旭 , 李峰 , 喻娜 , 陈宏霞 , 初晓 , 张舒 , 陈宝文 , 吴鹏 , 鲜麟 , 周科 , 杨帆 , 张卓华 , 陆雅哲 , 吴广皓 , 蔡容 , 张晓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概率论与确定论相结合的核电厂多样性保护系统设计方法,通过概率论识别系统及功能的重要度,确定多样性保护系统必须考虑的安全功能及系统;通过确定论确定安全系统功能的最小割集,确定多样性保护系统的功能需求。综合概率论与确定论的分析结果初步确定多样性保护系统的功能需求,并考虑相应的保护信号设置,最终通过概率论与确定论的定量化计算确定最优的多样性保护系统设置。本方法在传统的系统设计中引入了概率风险指引的方法,以实现系统设置最小化,安全功能最大的目的,在保障核电厂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核电厂的建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64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94867.4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K9/62 , G06F30/20 , G21C15/1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电厂正常余热排出系统完全丧失事故的分析方法及系统,S1:获取压水堆核电厂处于正常余热排出系统投入运行模式下的初始事件,所述运行模式包括模式4和模式5;S2:计算并确定初始事件的发生频率;S3:结合压水堆核电厂工况分类的原则,对正常余热排出系统完全丧失的事件进行工况分类;及根据工况分类的情况,选择验收准则;S4:采用能量平衡的方法分析各个运行工况下正常余热排出系统完全丧失后操作员动作之前反应堆的状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量化核电厂在正常余热排出系统丧失后操作员动作之前反应堆的状态,为此类事故的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415849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717175.7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D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排热增加叠加SWCCF事故的保护系统,所述保护系统用于在核电厂的安全级平台发生SWCCF的工况下,且反应堆主保护系统丧失保护功能,对核电厂进行保护,所述保护系统包括: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核电厂的相关安全数据;处理传输通道,所述处理传输通道用于将测量获得的相关安全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将传输通道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逻辑判断,基于判断的结果对核电厂进行保护操作;本系统提高了核电厂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1584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17175.7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D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排热增加叠加SWCCF事故的保护系统,所述保护系统用于在核电厂的安全级平台发生SWCCF的工况下,且反应堆主保护系统丧失保护功能,对核电厂进行保护,所述保护系统包括: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核电厂的相关安全数据;处理传输通道,所述处理传输通道用于将测量获得的相关安全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将传输通道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逻辑判断,基于判断的结果对核电厂进行保护操作;本系统提高了核电厂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0922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70638.X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邱志方 , 邓坚 , 方红宇 , 张丹 , 吴清 , 江光明 , 李喆 , 冉旭 , 李峰 , 喻娜 , 陈宏霞 , 初晓 , 张舒 , 陈宝文 , 吴鹏 , 鲜麟 , 周科 , 杨帆 , 张卓华 , 陆雅哲 , 吴广皓 , 蔡容 , 张晓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概率论与确定论相结合的核电厂多样性保护系统设计方法,通过概率论识别系统及功能的重要度,确定多样性保护系统必须考虑的安全功能及系统;通过确定论确定安全系统功能的最小割集,确定多样性保护系统的功能需求。综合概率论与确定论的分析结果初步确定多样性保护系统的功能需求,并考虑相应的保护信号设置,最终通过概率论与确定论的定量化计算确定最优的多样性保护系统设置。本方法在传统的系统设计中引入了概率风险指引的方法,以实现系统设置最小化,安全功能最大的目的,在保障核电厂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核电厂的建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488214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0830446.7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蔡容 , 冉旭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李峰 , 喻娜 , 陈宏霞 , 程坤 , 习蒙蒙 , 陆雅哲 , 杨帆 , 鲜麟 , 方红宇 , 吴鹏 , 初晓 , 周科 , 张舒 , 杨韵佳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上封头出现闪蒸产汽现象导致反应堆无法排出余热危及反应堆安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核电厂压力容器上封头有汽时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包括:控制主系统降温降压;检查压力容器的上封头是否有水位,若压力容器上封头无水位,则控制主系统升压;若压力容器的上封头有水位,则继续冷却;检查是否符合热段温度小于177℃且主系统压力小于2.7MPa;若是,则冷却主系统至冷停堆;若否,则控制主系统继续降温降压;检查压力容器的上封头是否有水位,若压力容器上封头无水位,则控制压力容器升压至上封头有水位,冷却主系统至冷停堆;冷却主系统死区;检查系统温度是否小于90℃,若是,则主系统完全卸压;若否,则冷却主系统至冷停堆。
-
公开(公告)号:CN11374490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10831664.2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李峰 , 冉旭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喻娜 , 陈宏霞 , 蔡容 , 程坤 , 习蒙蒙 , 陆雅哲 , 杨帆 , 鲜麟 , 方红宇 , 吴鹏 , 初晓 , 周科 , 张舒 , 杨韵佳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将反应堆冷却至冷停堆状态过程中,自然循环冷却压力容器时,压力容器上封头流体温度达到饱和出现闪蒸现象导致冷却能力丧失危及安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避免核电站压力容器上封头产汽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包括:启动控制棒驱动机构风冷系统的冷却风机冷却压力容器上封头;主系统硼化至冷停堆硼浓度;主系统降温;检查热段温度,若热段温度小于284℃,则主系统第一次降压;维持主系统温度压力稳定;主系统第二次降压;主系统降温降压;主系统冷却至冷停堆;冷却主系统死区;检查主系统温度是否小于90℃,若是,则主系统完全卸压,若否,则主系统冷却至冷停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