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68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720650.4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陈宏霞 , 喻娜 , 黄代顺 , 卢毅力 , 崔怀明 , 鲜麟 , 李峰 , 杨帆 , 程坤 , 周科 , 陆雅哲 , 初晓 , 习蒙蒙 , 蔡容 , 张舒 , 吴鹏 , 杨韵佳 , 王晨阳 , 徐青蓝 , 陈果 , 马海福 , 陈伟 , 吴广皓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压水堆核电厂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容量需求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核电厂设计特性,梳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所要应对的设计基准事故清单;根据所述设计基准事故清单,明确各事故发生后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达到的效果;根据明确的各事故后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达到的效果,确定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限制工况;对确定的限制工况进行分析,从初始工况、反应堆保护和控制、堆芯相关假设等方面进行保守考虑,确定各限制工况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容量要求;根据对限制工况的分析结果,综合考虑以确定合适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容量范围,为新型核电厂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容量设计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27415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39097.7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舒 , 刘余 , 邓坚 , 鲁剑超 , 鲜麟 , 张丹 , 曾畅 , 杨帆 , 程坤 , 李峰 , 喻娜 , 杨洪润 , 余红星 , 张渝 , 马誉高 , 方红宇 , 陈宏霞 , 吴鹏 , 蔡容 , 杨韵佳 , 沈才芬 , 习蒙蒙 , 陆雅哲 , 周科 , 冉旭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中海水冷却的船用核动力装置二回路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作为一个可在反应堆正常以及事故停堆工况下自动投运并有效导出堆芯余热的安全系统,具有换热效率高,对现有设备改动少以及对空间要求小等优点。基于新型集成二回路系统技术特征,新构建一条基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与集中海水冷却系统的能动余热排出通道,可进一步拓展余热排出系统配置多重性、多样性,达到了进一步提升船用核动力装置余热排出功能安全可靠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66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676943.6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程坤 , 冉旭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李峰 , 喻娜 , 陈宏霞 , 蔡容 , 习蒙蒙 , 陆雅哲 , 杨帆 , 鲜麟 , 方红宇 , 吴鹏 , 初晓 , 周科 , 张舒 , 杨韵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主系统硼化至冷停堆硼浓度;维持主系统压力稳定,进行主系统热段降温;进行主系统降压;循环直至主系统热段温度降至设定值,主系统压力降至设定值;进行上封头流体降温;进行主系统降压;隔离安注箱,并使主系统降压至最终压力值;将主系统冷却至冷停堆工况;本发明通过设定严格的主系统降温降压执行步骤和限制条件,防止主系统自然循环冷却过程中上封头流动死区流体的闪蒸产汽所导致的自然循环终止,确保了事故后反应堆能够被持续冷却至安全可控的冷停堆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67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76944.0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喻娜 , 冉旭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李峰 , 丁书华 , 鲜麟 , 陈伟 , 陈宏霞 , 吴丹 , 钱立波 , 杨帆 , 周科 , 吴鹏 , 初晓 , 蔡容 , 张舒 , 习蒙蒙 , 陆雅哲 , 程坤 , 杨韵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事故规程定量化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采用不同层级的工况选取方法,获取事故规程定量化评价的工况谱;S2:根据获取的事故规程定量化评价的工况谱,构建两维度定量化评价体系模型,包括基于初因事件维度的评价体系模型和基于子规程维度的评价体系模型;S3:获取核电厂事故规程定量化分析需求,根据需求,自动选取对应维度的评价体系模型进行核电厂事故规程定量化分析,得到定量化分析结果;进而指导将核电厂逐步引导至预期的状态。本发明从不同角度对事故规程进行全方位的定量化分析,分析评估行之有效,从而为事故规程的设计、论证以及优化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64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94867.4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K9/62 , G06F30/20 , G21C15/1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电厂正常余热排出系统完全丧失事故的分析方法及系统,S1:获取压水堆核电厂处于正常余热排出系统投入运行模式下的初始事件,所述运行模式包括模式4和模式5;S2:计算并确定初始事件的发生频率;S3:结合压水堆核电厂工况分类的原则,对正常余热排出系统完全丧失的事件进行工况分类;及根据工况分类的情况,选择验收准则;S4:采用能量平衡的方法分析各个运行工况下正常余热排出系统完全丧失后操作员动作之前反应堆的状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量化核电厂在正常余热排出系统丧失后操作员动作之前反应堆的状态,为此类事故的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06804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1387571.1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装置及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缓冲装置应用于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缓冲箱,所述缓冲箱设置有用于连接换热器壳侧出口管道的管口;还设置有用于将安全壳外的流体引入所述缓冲箱的入口管道以及将所述缓冲箱的流体引出所述安全壳的出口管道。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装置及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通过将该缓冲装置应用于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能够有效消除系统出口管道内的两相振荡,延长系统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27415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939097.7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舒 , 刘余 , 邓坚 , 鲁剑超 , 鲜麟 , 张丹 , 曾畅 , 杨帆 , 程坤 , 李峰 , 喻娜 , 杨洪润 , 余红星 , 张渝 , 马誉高 , 方红宇 , 陈宏霞 , 吴鹏 , 蔡容 , 杨韵佳 , 沈才芬 , 习蒙蒙 , 陆雅哲 , 周科 , 冉旭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中海水冷却的船用核动力装置二回路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作为一个可在反应堆正常以及事故停堆工况下自动投运并有效导出堆芯余热的安全系统,具有换热效率高,对现有设备改动少以及对空间要求小等优点。基于新型集成二回路系统技术特征,新构建一条基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与集中海水冷却系统的能动余热排出通道,可进一步拓展余热排出系统配置多重性、多样性,达到了进一步提升船用核动力装置余热排出功能安全可靠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43676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697102.3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程坤 , 冉旭 , 李峰 , 喻娜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张晓华 , 陈宏霞 , 蔡容 , 习蒙蒙 , 陆雅哲 , 杨帆 , 鲜麟 , 方红宇 , 吴鹏 , 初晓 , 周科 , 张舒 , 杨韵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运行技术与核安全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厂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用于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确定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几何参数;确定稳压器在汽腔消除操作前水装量的最小值;确定稳压器水位基准整定值;确定稳压器水位基准整定值确定过程中的误差并计算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的符合性分析验证。该方法基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几何参数和仪表误差确定上封头汽腔消除操作规程中涉及到的稳压器水位整定值,简单、合理、准确,指导操作员正确调节和维持稳压器水位,解决现有的核电厂上封头汽腔消除规程中出现的稳压器电加热器裸露烧毁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9992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17535.2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固态堆芯膨胀系数非接触式测量装置及方法,固态堆芯膨胀系数非接触式测量装置包括荧光涂料标志物、CCD相机和计算机;所述荧光涂料标志物包括分别置于堆芯侧壁和底部的侧壁荧光涂料标志物和底部荧光涂料标志物;所述CCD相机与荧光涂料一一对应设置,所述CCD相机设置在堆芯外侧,用于采用荧光涂料的图像;所述计算机与CCD相机通信连接,用于接收荧光涂料标志物的图像,并根据荧光涂料标志物的图像计算堆芯膨胀系数。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态堆芯膨胀系数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64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1294867.4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K9/62 , G06F30/20 , G21C15/1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电厂正常余热排出系统完全丧失事故的分析方法及系统,S1:获取压水堆核电厂处于正常余热排出系统投入运行模式下的初始事件,所述运行模式包括模式4和模式5;S2:计算并确定初始事件的发生频率;S3:结合压水堆核电厂工况分类的原则,对正常余热排出系统完全丧失的事件进行工况分类;及根据工况分类的情况,选择验收准则;S4:采用能量平衡的方法分析各个运行工况下正常余热排出系统完全丧失后操作员动作之前反应堆的状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量化核电厂在正常余热排出系统丧失后操作员动作之前反应堆的状态,为此类事故的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