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7767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142080.9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13/04
Abstract: 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目前仍主要依赖于离体动物皮肤,猪耳皮虽然公认模拟人皮效果好,但成本较高,其他动物皮肤虽然成本相对较低但模拟人皮效果不佳。此外,应用动物皮肤存在伦理学问题。人工皮肤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真实皮肤的脂质屏障功能,但拟合度还不够理想,尤其是难以满足不同性质成分透皮吸收评价的需要。有鉴于此,本发明在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发明专利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角蛋白脂质体构建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在脂质通道的基础上增加了水性通道,实验证明其与猪耳皮的模拟效果更好,优于市售膜和不加角蛋白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可用于评价不同性质活性成分透皮吸收行为。将该膜与嵌套装置结合制成不需要使用Franz扩散池即可开展透皮吸收行为评价的装置,简便易行,为外用制剂、化妆品的研发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28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1653453.5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30/02 , G01N33/74 , C12Q1/6851 , G01N30/06 , G01N30/30 , G01N30/32 , G01N30/86 , G01N30/72 ,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温郁金及其醋制品质量评价方法,温郁金及其醋制品治疗肝郁气滞痛经的质量标志物及在饮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包括:选自zederone,姜黄醇酮,郁金二酮,异莪术烯醇等32个功效关联成分中的一个或多个。进一步筛选其质量标志物,选自异莪术烯醇、吉马酮、β‑榄香烯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作为温郁金及其醋制品治疗肝郁气滞痛经的差异质量标志物。本发明为治疗肝郁气滞痛经提供了候选化合物群,亦为基于功效关联物质的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示例。
-
公开(公告)号:CN11361671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900302.4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A61K36/8888 , A61P1/08 , A61P1/16 , A61K36/9068 , A61K36/899
Abstract: 针对国家推行的经典名方重点研发项目中竹茹汤方中原料饮片——姜汁浆水制半夏的炮制工艺至今未有明确记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姜汁浆水制半夏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明确了姜汁切片、榨汁的工艺;浆水炊熟、发酵、过滤、搅拌的工艺;姜汁浆水制半夏浸泡、搓洗、煎煮、干燥、质量检查等工艺步骤,确定的炮制工艺具有可靠、重现性好的特点,并对其进行了中试生产且制定了姜汁浆水制半夏饮片的质量标准,此外还考察了不同半夏炮制品对家兔眼结膜的刺激性,姜汁浆水制半夏刺激性毒性显著降低,保证了经典名方项目原料饮片的安全稳定,为竹茹汤制剂的上市奠定基础,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28894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64985.8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739 , A61P17/04 , A61P31/02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K1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中药地榆炭提取物在外用止痒制剂中的应用,具体为在外用止痒制剂处方中添加0.5%‑50%的地榆炭提取物,优选0.5%‑5%,更优选0.5%‑2%,最优选择为2%;提取溶剂优选水、乙醇及其混合溶剂,更优选25‑75%乙醇,最优选75%乙醇。研究结果表明,地榆炭提取物具广谱的抑菌效果,对磷酸组胺所致的瘙痒模型具显著治愈能力,对36例皮肤瘙痒症患者的5分钟止痒效果和一周止痒效果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达97.2%、94.4%,表明瞬时和长期的止痒效果良好。同时,地榆炭提取物的皮肤细胞毒性低,对新西兰兔多次完整皮肤刺激显示其无皮肤刺激性。表明地榆炭提取物具显著抑菌、止痒的功效,且外用安全性高,有望成为抗菌、止痒产品的有效活性成分,在止痒制剂中具广阔开发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10691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313771.0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9066 , A61P1/16 , A61P35/00
Abstract: 一种治疗肝类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创新性的把岩黄连、莪术进行配伍,为进一步增加疗效、减少给药剂量,各自取有效部位进行配伍,即岩黄连总生物碱与莪术油进行配伍,通过正交实验结合药效学实验筛选有效配比(岩黄连总碱:莪术油=1:0.5~2.67)及优选最佳配伍比例(岩黄连总碱:莪术油=1:2.67)。结果表明,将岩黄连总生物碱与莪术油进行配伍,其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显著优于岩黄连总生物碱或莪术油的单独使用,可见这两种有效部位的配比并非药效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434930B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410650790.8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58 , A61P3/06 , A61K31/5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组成的组合物,及其在调血脂和制备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中的应用。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组成的组合物的重量比为1:0.5~15,优选为1:3。此组合物比同等剂量下单一使用24‑乙酰泽泻醇A或23‑乙酰泽泻醇B或现有技术中披露的此两单体的组合物具更好的调血脂作用;且24‑乙酰泽泻醇A或23‑乙酰泽泻醇B均对脂代谢关键酶HMG‑CoA还原酶具抑制作用,本发明首次披露此两者的组合物对该酶的抑制作用强于单体,故本发明同时提供包含此组合物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804973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194343.0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12J1/04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代社会需求和现有市场类似产品的缺失,提供一种预防酒精性肝损伤的保健醋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具有保肝作用的五味子为主要原料,采用高压醋蒸法制成醋五味子,后配以具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糯米,经预处理、混合、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淋醋、陈酿、杀菌等工艺制作而成。经检测,本发明中含有五味子中具有保肝作用的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且药理实验证实,其对预防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成品色泽深褐色或红棕色,有光泽,具有五味子和醋的复合香气,口感酸甜适中、醇香爽口,可作为烹调或者佐餐使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906175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60578.2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481 , A61P37/04 , F26B3/02 , F26B3/347 , F26B3/30 , A61K125/00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中硫磺熏蒸中药材不仅影响药材本身品质还会引入多种有害物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黄芪药材热风-微波联用干燥的加工方法,其步骤是除去杂质、大小分档、热风干燥、捋直、热风干燥、微波干燥、放冷、整理、捆扎、分装。用该法加工出的黄芪药材可以达到较快干燥药材的目的,和传统方法相比,在不降低药材主要成分的基础上使其含水量快速达到《中国药典》规定限度;且和硫磺熏蒸法相比,避免了有害物质的引入;同时在提高小鼠免疫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在贮存过程中不易发生霉变虫蛀等现象,确保黄芪药材质量稳定,整理、分装使黄芪加工更加规范化,提高了黄芪药材的质量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3502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50608.9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232 , A61K9/70 , A61P15/00 , A61P29/00 , A61K31/192
Abstract: 针对痛经治疗的现有技术中布洛芬口服制剂需多次给药且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外用制剂透皮吸收的效果有限;当归油口服给药剂量过高,透皮贴剂透皮吸收生物利用度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经皮给药能够治疗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其由布洛芬1~10份,当归油1~120份重量配比所制成,优选为当归油:布洛芬=3:1;同时提供含有此药物组合物的外用制剂,包括凝胶剂、乳膏剂、贴膏剂等;以及其中贴膏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组合物把当归油与布洛芬联用,药效学实验证明其具协同作用,不仅能显著提升痛经治疗效果,而且当归油还具有对布洛芬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联用后能显著降低各自的给药剂量,同时当归油还可以作为布洛芬的溶剂或分散介质,起到药辅合一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611166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73711.0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47/48 , A61K31/4745 , A61P35/00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中9-硝基喜树碱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9-NC-环糊精包合物,其含有分子摩尔比为1:30~200的活性成分9-NC和包合剂β-CD或其衍生物;具体制备方法为:将9-NC丙酮饱和溶液滴加到CD溶液中,并在25~60℃下磁力搅拌至丙酮完全挥发;所得混悬液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冷冻干燥得9-NC-CD包合物粉末。同时本发明提供含有上述9-NC-CD包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包合物相比于9-NC游离药物溶解度增加300倍以上;同时包合物表现出更高的内酯稳定性与体外缓释效果;用X射线衍射分析与热分析法表明包合物中9-NC已完全被包合,进一步验证工艺的可靠性。由此,包合物可被开发成为液体制剂,也可改善9-NC固体制剂的体内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