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7973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0433378.6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中中药栀子在炮制生产过程中采取的以个人经验判断颜色作为唯一指标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引入了一种新的基于气味的栀子炮制控制新方法。利用可准确量化气味值的电子鼻技术采集栀子炮制过程中变化的传感器响应值,有效地解决了其在评价过程中缺乏客观性的技术问题,经过统计计算,确定了基于气味值为指标的数字化标准、模型化标准、“火候”判别函数的方式用于栀子饮片炮制过程中的在线控制。并借助于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引起栀子炮制气味变化的指标性成分,并制定限量。将此法用于栀子的炮制生产中,可确保栀子饮片质量的稳定性,并具有客观、快速、可靠的优点,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判断缺乏客观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3719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19378.1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补血效应的当归质量评价方法,包括:(1)将当归的干燥提取物配制成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作为待测药物溶液,并控制其药效成分的含量低于安全浓度;(2)配制不同浓度的阿魏酸标准品浓度;(3)将K562细胞用专用培养基,传代培养至规定浓度;(4)将不同浓度待测药物溶液和阿魏酸标准品溶液分别给药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血红蛋白相对含量,以各实验组的血红蛋白相对含量为实验检测指标计算待测样品补血效应因子,并以此评价当归质量。本发明可以从当归的补血药效的角度,评价当归的质量,具有与疗效直接挂钩的特点,同时,该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份待测样品,具有高通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23015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77891.7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栀子非药用部位栀子花的资源再利用,提供一种能提高抗氧化活性的栀子花复合提取物,其采用栀子花精油和栀子花黄酮提取物按照质量比1:18~30复配所得,优选1:24,其中栀子花精油是从粉碎的干栀子花中提取所得,栀子花黄酮提取物是从上述提取完精油的栀子花残渣中提取所得;优化方案为提取方法为栀子花精油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栀子花黄酮提取物选超声法;该复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相较于栀子花精油、栀子花黄酮提取物协同增效,相较于市售精油抗氧化活性相当,但由于复合物中精油含量仅3.2~5.2%,相较于纯精油其成本显著降低。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栀子花复合提取物在抗氧化化妆品、日用品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28503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15591.9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21/25
Abstract: 针对不同基原中药莪术饮片质量差异较大,而现有技术药典或文献中以药材成分含量测定、挥发油含量测定为依据判定,费时费力,而以个人经验判断又具有主观性,本发明引入一种能够准确量化中药颜色的技术,采用对不同基原莪术粉末测色的方法,量化其颜色数据,并经过统计计算,确定不同基原莪术的数学判别函数,用于莪术饮片基原的区分。此法仅需15分钟即可用鉴别莪术饮片的不同基原,且准确度高达100%,快速、准确,可保证莪术饮片在临床的用药的安全,并具有客观、快速、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7973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33378.6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中中药栀子在炮制生产过程中采取的以个人经验判断颜色作为唯一指标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引入了一种新的基于气味的栀子炮制控制新方法。利用可准确量化气味值的电子鼻技术采集栀子炮制过程中变化的传感器响应值,有效地解决了其在评价过程中缺乏客观性的技术问题,经过统计计算,确定了基于气味值为指标的数字化标准、模型化标准、“火候”判别函数的方式用于栀子饮片炮制过程中的在线控制。并借助于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引起栀子炮制气味变化的指标性成分,并制定限量。将此法用于栀子的炮制生产中,可确保栀子饮片质量的稳定性,并具有客观、快速、可靠的优点,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为判断缺乏客观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3646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40547.8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南京虎瑞微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微波干燥过程中的药材防抛洒装置,包括机架、金属箱体、输送皮带和托辊组,金属箱体安装在机架中部,输送皮带安装在机架上并且贯穿金属箱体,托辊组有多个并沿输送皮带运行方向设置,还包括微波发生器和防跑偏组架,微波发生器安装在金属箱体内部,防跑偏组架安装在输送皮带的两侧,每侧的防跑偏组架的耳板架上安装有两个防跑偏滚轮,两个防跑偏滚轮分别位于输送皮带的上下方用于夹持输送皮带,每侧的耳板架上还安装有防卡滚轮,防卡滚轮设置在两个防跑偏滚轮之间且防卡滚轮的轴线与防跑偏滚轮的轴线相互垂直。本发明的皮带机防跑偏装置适合在微波干燥器中使用,并且具有运行稳定,故障率低下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906176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60652.0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481 , A61P37/04 , F26B3/02 , F26B3/347 , F26B3/30 , A61K125/00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中硫磺熏蒸中药材不仅影响药材本身品质还会引入多种有害物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黄芪药材微波-红外联用干燥的加工方法,其步骤是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捋直、微波干燥、放冷、红外干燥、放冷、整理、捆扎、分装。用该法加工出的黄芪药材可以达到较快干燥药材的目的,和传统方法相比,在不降低药材主要成分的基础上使其含水量快速达到《中国药典》规定限度;且和硫磺熏蒸法相比,避免了有害物质的引入;同时在提高小鼠免疫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在贮存过程中不易发生霉变虫蛀等现象,确保黄芪药材质量稳定,整理、分装使黄芪加工更加规范化,提高了黄芪药材的质量可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7584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408106.0
申请日:2013-09-0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黄连总碱的质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对该有效部位的薄层鉴别,水分、炽灼残渣、重金属及砷盐的检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以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去氢碎叶紫堇碱、脱氢甲卡维汀、药根碱、脱氢卡维丁、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该方法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和良好的重现性,能有效控制岩黄连总碱的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
-
公开(公告)号:CN101966325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010523161.0
申请日:2010-10-28
IPC: A61K36/9066 , A61P15/00 , A61K35/64
Abstract: 用于治疗湿热瘀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原料为赤芍,红花,三棱(醋制),莪术(醋制),昆布,黄芩,薏苡仁,鳖虫,蒲公英,黄芪,香附(醋制)。取醋莪术、醋香附水蒸汽蒸馏取挥发油,挥发油经包合得包合物,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赤芍、黄芪、薏苡仁、醋三棱四味,经乙醇回流提取,滤过,回收乙醇,浓缩得醇提浓缩液;将上述提油后的药渣和醇提药渣与红花、昆布、土鳖虫、蒲公英、黄芩五味合并,经水煎煮,加入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浓缩,冷却,加乙醇醇沉得水提醇沉浓缩液;将水提醇沉浓缩液与醇提浓缩液合并制成干浸膏粉。本发明之药物对治疗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显著疗效且无副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