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0531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80015625.3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丹麦得利速股份公司
Inventor: 艾瑞克·杰德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T19/00 , B05D3/144 , B29C59/10 , C01B13/115 , C01B2201/22 , C01B220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晕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入口侧(2)和出口侧(3)的电晕处理单元(1),其中该电晕处理单元(1)包括一组或多组横向电极(10、11),每组中的至少一个电极(10)连接至高压电源,并且至少一个第二电极(11)接地,其中接地的第二电极包括可转动的辊子。本发明的新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用于对薄片状材料(9)进行电晕处理的通流装置,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横向和纵向的传送台(4),其中该至少一个传送台(4)包括机械传送装置。通过这样的方案,得到了一个装置,薄片状材料(9)可通过该装置进行传送,并进行电晕处理,而不需要夹持住材料并将其拉过该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827022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280046258.4
申请日:2012-09-18
Applicant: 日野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9495 , B01D53/22 , B01D53/9409 , B01D63/02 , B01D71/64 , B01D2251/104 , B01D2251/2067 , B01D2255/20738 , B01D2255/20746 , B01D2255/20761 , B01D2255/20792 , B01D2255/50 , B01D2256/12 , B01D2257/102 , B01D2257/80 , C01B13/10 , C01B2201/62 , C01B2201/76 , F01N3/035 , F01N3/208 , F01N2240/38 , F01N2560/026 , F01N2560/06 , F01N2610/02 , F01N2610/06 , F01N2900/1402 , F01N2900/1404 , Y02T10/24
Abstract: 在发动机的排气管上朝向其出口依次设置有氧化催化剂、臭氧喷射喷嘴、尿素系流体喷射喷嘴、选择还原型催化剂。废气净化装置具备对发动机的吸气量进行检测的空气流量传感器、检测臭氧喷射喷嘴的上游侧的排气管中的NOx浓度的NOx传感器、检测选择还原型催化剂及氧化催化剂的入口温度的第一及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有臭氧喷射喷嘴的臭氧发生装置具有对空气进行压缩的压缩器、使该空气干燥的干燥机、对该空气的流量进行检测的流量传感器、将该空气变换成臭氧的臭氧发生器、检测其产生的臭氧浓度的臭氧浓度传感器。基于空气流量传感器、NOx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臭氧浓度传感器及检测发动机的负荷的负荷传感器的各检测输出,控制器控制压缩器及臭氧发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409331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80040424.9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nventor: 古樋知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A61L9/205 , A61L9/22 , A61L2209/14 , B01J19/088 , B01J2219/00162 , B01J2219/0809 , B01J2219/0815 , B01J2219/0828 , B01J2219/0875 , C01B2201/24 , C01B220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产生装置。在绝缘性基体(21)上形成有多根线状电极(22)、第1外部电极(23F)、第2外部电极(23A)以及第3外部电极(23B),表面由电介质膜(24)覆盖。第1外部电极(23F)与多根线状电极(22)中的1根线状电极(EF)连接。第2外部电极(23A)与多根线状电极(22)中的、远离线状电极(EF)的顺序下的第奇数根的线状电极连接。第3外部电极(23B)与多根线状电极(22)中的、远离线状电极(EF)的顺序下的第偶数根的线状电极连接。周期性脉冲电源(1)对第1外部电极(23F)施加每一规定周期1次的壁电荷形成用脉冲电压(VF),并且分别对第2外部电极(23A)以及第3外部电极(23B)以每一规定周期多次的比例施加2相的脉冲电压(V1、V2)。
-
公开(公告)号:CN101356310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680050839.X
申请日:2006-12-19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5 , C01B2201/22 , C01B2201/62 , C02F1/78 , C02F2103/002 , C02F2201/782 , D06F35/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和臭氧发生装置,本发明的臭氧发生装置(47)上设有两个臭氧发生用电极(156、157)。两个臭氧发生用电极(156、157)在处理流路(152)内沿着空气的流向串联配置。因此,从空气流入口流入的空气首先沿着第一片臭氧发生用电极(156)流动,此间接受第一片臭氧发生用电极(156)的沿面放电而产生臭氧。另外,产生臭氧的空气在处理流路(152)内向第二章臭氧发生用电极(157)流动,沿着第二章臭氧发生用电极(157)流动时,接受沿面放电而进一步产生臭氧。使用浓度高的臭氧能够实现洗涤水的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372529A
公开(公告)日:2002-10-02
申请号:CN01801181.0
申请日:2001-05-02
Applicant: 夏珀影像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323 , B01D53/32 , B01D2251/104 , B03C3/08 , B03C3/12 , B03C3/32 , B03C3/68 , B03C3/743 , B03C2201/08 , B03C2201/14 , C01B13/11 , C01B13/115 , C01B2201/12 , C01B2201/20 , C01B2201/22 , C01B2201/62 , F24F2003/1682 , F24F2003/1685 , H01T23/00 , Y10T428/24322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电动静电式空气传送-调节机(100),其具有一用于清理第一电极阵列(230)中的线状电极(232)的装置。一段柔性聚酯薄膜片(500)从第二电极阵列(240)的基体向着第一电极阵列延伸,并超过第一电极阵列。每一薄片的末端上设有和相应线状电极(232)相接合的狭缝。当使用者在空气调节机壳体(102)内上下移动第二电极阵列(240)时,狭缝边和线状电极之间的摩擦可清理电极表面。材料薄片可枢轴转动地和偏置地连接在第二电极阵列(240)的基体(113)上,当使用空气调节机时,材料薄片可被推动到和线状电极(232)平行。另一实施例包括一具有通孔或通道的珠状件,线状电极(232)即从通孔中穿过。当空气调节机(100)被翻转成上部朝下下部朝上时,珠状件的通孔和线状电极(232)之间的摩擦可以清理电极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331614A
公开(公告)日:2002-01-16
申请号:CN99815037.1
申请日:1999-11-05
Applicant: 夏珀影像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C3/743 , B01D53/32 , B01D53/323 , B01D2251/104 , B03C3/08 , B03C3/12 , B03C3/32 , B03C3/47 , B03C3/68 , B03C2201/08 , B03C2201/14 , C01B13/11 , C01B13/115 , C01B2201/12 , C01B2201/20 , C01B2201/22 , C01B2201/62 , F24F2003/1682 , F24F2003/1685 , H01T23/00
Abstract: 一种电动、静电空气调节器(100)包括一个自含式离子发生器,其可提供含有离子和安全量臭氧的电动空气流。这个离子发生器包括一个高压脉冲发生器,其输出脉冲在第一电极阵列(230)与第二电极阵列(240)之间耦合。第一电极阵列(230)最好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线电极(232),第二电极阵列(240)由中空的“U”形电极(242)构成,两电极阵列交错间隔排列。第二电极阵列(240)中的电极的有效面积与第一电极阵列(230)中的电极的有效面积之比最好大于15∶1,尤以大于20∶1为佳。高压脉冲在这两电极阵列之间所产生电场产生一种含有安全量臭氧的电离空气的静电流。一个与第二阵列的电极(242)电耦合的偏置电极可影响所产生离子的净极性,因而使电离空气和臭氧的流出受到控制。对输出气流取样可以确定臭氧含量和/或离子含量,对当地环境取样可以确定温度和湿度之类参数。这种取样结果可以反馈给本发明的系统,用以调节合于需要的输出气流的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5705315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480015625.3
申请日:2014-03-18
Applicant: 丹麦得利速股份公司
Inventor: 艾瑞克·杰德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T19/00 , B05D3/144 , B29C59/10 , C01B13/115 , C01B2201/22 , C01B220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晕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入口侧(2)和出口侧(3)的电晕处理单元(1),其中该电晕处理单元(1)包括一组或多组横向电极(10、11),每组中的至少一个电极(10)连接至高压电源,并且至少一个第二电极(11)接地,其中接地的第二电极包括可转动的辊子。本发明的新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用于对薄片状材料(9)进行电晕处理的通流装置,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横向和纵向的传送台(4),其中该至少一个传送台(4)包括机械传送装置。通过这样的方案,得到了一个装置,薄片状材料(9)可通过该装置进行传送,并进行电晕处理,而不需要夹持住材料并将其拉过该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98630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49513.7
申请日:2017-05-17
Applicant: 赣南师范大学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2 , C01B2201/22 , C01B2201/24 , C01B2201/62 , C01B2201/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面积均匀分布臭氧发生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臭氧产生区、气体分配区、外部电源和外部气源,所述臭氧产生区包括两个方形电极,分别为顶部方形电极和底部方形电极,所述两个方形电极分布有筛网状通气孔;所述气体分配区包括绝缘封盖和所述顶部方形电极;所述绝缘封盖用于封闭并固定所述气体分配区和所述臭氧发生区。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方形电极为尺寸相同的金属电极,最大电极面积可达800mm×800mm;所述两个方形电极上均匀分布有0.5~5mm的网孔,所述网孔可以为圆孔、方孔或六边形孔,使空气通过所述网孔后均匀分布。针对不同的处理对象及要求可提供不同的设计参数及工作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84903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80003306.5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住友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14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62 , C01B2201/64 , C01B2201/76 , H01T19/00
Abstract: 一种具备臭氧产生单元(30)的管型臭氧产生装置(1)。臭氧产生单元(30)具有隔着放电间隙(36)布置在外侧电极管(31)的内侧的放电管(32)。放电管(32)具有:具有开口(33a)的介电质管(33);以端部(34a)从开口(33a)露出来的状态下设置在介电质管(33)的内周面上的电极膜(34);以及供电部件(40)。供电部件(40)具有内侧扣夹(41)和外侧扣夹(42),内侧扣夹(41)和外侧扣夹(42)夹住电极膜(34)的露出端部(34a)。
-
公开(公告)号:CN103241715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310047233.2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87 , C01B13/11 , C01B2201/10 , C01B2201/22 , C01B2201/32 , C01B2201/62 , C01B220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够抑制因保护层的劣化引起的臭氧的产生量的下降的臭氧产生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层叠体(12)将电介质层(18a~18e)层叠而构成。放电电极(14)设置在电介质层(18a)上。感应电极(16)通过设置在电介质层(18b)上而隔着电介质层(18a)与放电电极(14)对置。保护层(20)以覆盖放电电极(14)的方式设置在电介质层(18a)上,且由玻璃陶瓷构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