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447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04527.2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张中健
Inventor: 张中健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20 , C01B22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开放式臭氧发生器,包括支架,支架上开有电线孔,支架左右对称设置,连接杆两侧各设有一组介质电极模组,介质电极模组由介质板和电极板组成,介质板和电极板依次间隔排列,奇数序号电极板之间相互并联,偶数序号电极板之间相互并联,最上方的奇数序号电极板与下方相邻的介质板之间设有空隙,其余电极板与上方相邻介质板紧密贴合,与下方相邻介质板设有空隙。该开放式臭氧发生器采用片式介质电极组合全间隙放电,集风罩、电极导热块等技术相结合,运行时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体积小、产能高,分拆、安装、维修与运输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空气消毒、制药、水处理、养殖畜牧、工业废气处理和农业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627514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80007335.9
申请日:2008-03-03
Applicant: 王任徒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13/115 , C01B2201/14 , C01B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以提高臭氧产生效率和生产率为目的,开发了一种能够容易地形成放电极且更实用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将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例如作为臭氧杀菌装置的臭氧产生源加以利用。本发明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1)是使成对的电极元件(11、11)对置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1),电极元件(11)是,在设置于绝缘体(12)的内部的空间中封入有导电膏,使该导电膏与上述空间的至少内表面密接,将上述导电膏的连续的部分作为放电极(13)。
-
公开(公告)号:CN10470988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68090.7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健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20 , C01B22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单元及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单元包含高压电极、接地电极和介质管,所述高压电极处于介质管内,所述介质管处于接地电极内;所述高压电极是一个由至少一个弹性导电介质沿介质管内壁围合成的上下开口的中空筒状电极,所述高压电极与介质管的内壁紧密贴合。本发明中弹性导电介质为厚度小的薄片,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将其卷成筒状塞入介质管后可利用其自身弹性张开,并与介质管内壁贴合进而形成无间隙放电,极大地提高臭氧发生单元的放电效率。使小体积高产量、高浓度的臭氧发生器的生产成为可能,使臭氧发生器的单机产臭氧量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90262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484464.4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江苏康尔臭氧有限公司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臭氧放电室高压内电极的连接装置,套合压紧在两个高压内电极上,由两个圆弧弹片对称设置在连接片的两端构成,圆弧弹片为优弧结构,其内径与高压内电极的外径相同且两个圆弧弹片的中间距相同,连接片类似桥型结构,而且圆弧弹片和连接片均采用耐臭氧氧化和富有弹性的316L不锈钢材料,因此两个圆弧弹片很容易调整位置和角度并套合在高压内电极上再压紧后即可保证稳定、可靠的电气连接性能;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安装拆卸均快捷简便,而且套合在高压内电极上后的接触面大不易松动,电气连接性能安全、稳定,具有广泛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105659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280069495.2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B01J35/004 , B01J35/02 , C01B2201/10 , C01B2201/20 , C01B2201/64 , C01B2201/70 , C01B2201/9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副产品的产生且低成本的臭氧生成系统。在本发明中,具备对臭氧产生装置(1)输出原料气体的气体流量调整装置(7)。气体流量调整装置(7)具备多个流量调整部(71、72、73、75),并将由从第一氧流量调整部(71)输出的氧气和从混合气体流量调整部(75)输出的第一混合气体构成的第二混合气体作为原料气体而对臭氧产生装置(1)输出。在此,在气体流量调整装置(7)中生成的原料气体由氧气和氮气构成,氮相对于氧气的添加率比0ppm大且为100pp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627514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0880007335.9
申请日:2008-03-03
Applicant: 奥奈特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C01B13/115 , C01B2201/14 , C01B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以提高臭氧产生效率和生产率为目的,开发了一种能够容易地形成放电极且更实用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将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例如作为臭氧杀菌装置的臭氧产生源加以利用。本发明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1)是使成对的电极元件(11、11)对置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1),电极元件(11)是,在设置于绝缘体(12)的内部的空间中封入有导电膏,使该导电膏与上述空间的至少内表面密接,将上述导电膏的连续的部分作为放电极(13)。
-
公开(公告)号:CN1171775C
公开(公告)日:2004-10-20
申请号:CN01801181.0
申请日:2001-05-02
Applicant: 夏珀影像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323 , B01D53/32 , B01D2251/104 , B03C3/08 , B03C3/12 , B03C3/32 , B03C3/68 , B03C3/743 , B03C2201/08 , B03C2201/14 , C01B13/11 , C01B13/115 , C01B2201/12 , C01B2201/20 , C01B2201/22 , C01B2201/62 , F24F2003/1682 , F24F2003/1685 , H01T23/00 , Y10T428/24322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电动静电式空气传送-调节机(100),其具有一用于清理第一电极阵列(230)中的线状电极(232)的装置。一段柔性聚酯薄膜片(500)从第二电极阵列(240)的基体向着第一电极阵列延伸,并超过第一电极阵列。每一薄片的末端上设有和相应线状电极(232)相接合的狭缝。当使用者在空气调节机壳体(102)内上下移动第二电极阵列(240)时,狭缝边和线状电极之间的摩擦可清理电极表面。材料薄片可枢轴转动地和偏置地连接在第二电极阵列(240)的基体(113)上,当使用空气调节机时,材料薄片可被推动到和线状电极(232)平行。另一实施例包括一具有通孔或通道的珠状件,线状电极(232)即从通孔中穿过。当空气调节机(100)被翻转成上部朝下下部朝上时,珠状件的通孔和线状电极(232)之间的摩擦可以清理电极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857620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180073951.6
申请日:2011-10-04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87 , B01J2219/0803 , B01J2219/0892 , C01B13/11 , C01B2201/20 , C01B2201/32 , C01B2201/70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更多地输出臭氧气体的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单元。并且,在本发明中,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单元(7)将包含冷却为低温的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臭氧电源(2)、MFC(3)、APC(4)、隔热冷却水输入用配管(31I)、及隔热冷却水输出用配管(31O)的多个功能机构汇集而构成1单位的封装单元。并且,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将由绝缘物等隔热材料构成的隔热层(8)覆盖臭氧产生器外框(1x)的大致整面而形成。而且,冷却水系统(30)经由隔热冷却水输入用配管(31I)向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供给的冷却水(33)的温度设定为5℃以下,从而使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本身成为低温化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4105659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280069495.2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 B01J35/004 , B01J35/02 , C01B2201/10 , C01B2201/20 , C01B2201/64 , C01B2201/70 , C01B2201/9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副产品的产生且低成本的臭氧生成系统。在本发明中,具备对臭氧产生装置(1)输出原料气体的气体流量调整装置(7)。气体流量调整装置(7)具备多个流量调整部(71、72、73、75),并将由从第一氧流量调整器(71)输出的氧气和从混合气体流量调整器(75)输出的第一混合气体构成的第二混合气体作为原料气体而对臭氧产生装置(1)输出。在此,在气体流量调整装置(7)中生成的原料气体由氧气和氮气构成,氮相对于氧气的添加率比0ppm大且为100pp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857620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180073951.6
申请日:2011-10-04
Applicant: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IPC: C01B1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9/087 , B01J2219/0803 , B01J2219/0892 , C01B13/11 , C01B2201/20 , C01B2201/32 , C01B2201/70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更多地输出臭氧气体的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单元。并且,在本发明中,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单元(7)将包含冷却为低温的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臭氧电源(2)、MFC(3)、APC(4)、隔热冷却水输入用配管(31I)、及隔热冷却水输出用配管(31O)的多个功能机构汇集而构成1单位的封装单元。并且,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将由绝缘物等隔热材料构成的隔热层(8)覆盖臭氧产生器外框(1x)的大致整面而形成。而且,冷却水系统(30)经由隔热冷却水输入用配管(31I)向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供给的冷却水(33)的温度设定为5℃以下,从而使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本身成为低温化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