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臭氧发生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447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104527.2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张中健

    Inventor: 张中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C01B2201/20 C01B22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开放式臭氧发生器,包括支架,支架上开有电线孔,支架左右对称设置,连接杆两侧各设有一组介质电极模组,介质电极模组由介质板和电极板组成,介质板和电极板依次间隔排列,奇数序号电极板之间相互并联,偶数序号电极板之间相互并联,最上方的奇数序号电极板与下方相邻的介质板之间设有空隙,其余电极板与上方相邻介质板紧密贴合,与下方相邻介质板设有空隙。该开放式臭氧发生器采用片式介质电极组合全间隙放电,集风罩、电极导热块等技术相结合,运行时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体积小、产能高,分拆、安装、维修与运输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空气消毒、制药、水处理、养殖畜牧、工业废气处理和农业等领域。

    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27514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80007335.9

    申请日:2008-0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C01B13/115 C01B2201/14 C01B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以提高臭氧产生效率和生产率为目的,开发了一种能够容易地形成放电极且更实用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将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例如作为臭氧杀菌装置的臭氧产生源加以利用。本发明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1)是使成对的电极元件(11、11)对置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1),电极元件(11)是,在设置于绝缘体(12)的内部的空间中封入有导电膏,使该导电膏与上述空间的至少内表面密接,将上述导电膏的连续的部分作为放电极(13)。

    一种臭氧发生单元及应用其的臭氧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70988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68090.7

    申请日:2013-12-11

    Inventor: 陈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C01B2201/20 C01B22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单元及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单元包含高压电极、接地电极和介质管,所述高压电极处于介质管内,所述介质管处于接地电极内;所述高压电极是一个由至少一个弹性导电介质沿介质管内壁围合成的上下开口的中空筒状电极,所述高压电极与介质管的内壁紧密贴合。本发明中弹性导电介质为厚度小的薄片,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将其卷成筒状塞入介质管后可利用其自身弹性张开,并与介质管内壁贴合进而形成无间隙放电,极大地提高臭氧发生单元的放电效率。使小体积高产量、高浓度的臭氧发生器的生产成为可能,使臭氧发生器的单机产臭氧量显著提高。

    一种新型的臭氧放电室高压内电极的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0262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484464.4

    申请日:2017-12-29

    Inventor: 乐飞 孙荣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C01B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的臭氧放电室高压内电极的连接装置,套合压紧在两个高压内电极上,由两个圆弧弹片对称设置在连接片的两端构成,圆弧弹片为优弧结构,其内径与高压内电极的外径相同且两个圆弧弹片的中间距相同,连接片类似桥型结构,而且圆弧弹片和连接片均采用耐臭氧氧化和富有弹性的316L不锈钢材料,因此两个圆弧弹片很容易调整位置和角度并套合在高压内电极上再压紧后即可保证稳定、可靠的电气连接性能;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安装拆卸均快捷简便,而且套合在高压内电极上后的接触面大不易松动,电气连接性能安全、稳定,具有广泛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27514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0880007335.9

    申请日:2008-0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C01B13/115 C01B2201/14 C01B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以提高臭氧产生效率和生产率为目的,开发了一种能够容易地形成放电极且更实用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将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例如作为臭氧杀菌装置的臭氧产生源加以利用。本发明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1)是使成对的电极元件(11、11)对置的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1),电极元件(11)是,在设置于绝缘体(12)的内部的空间中封入有导电膏,使该导电膏与上述空间的至少内表面密接,将上述导电膏的连续的部分作为放电极(13)。

    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3857620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180073951.6

    申请日:2011-10-04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更多地输出臭氧气体的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单元。并且,在本发明中,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单元(7)将包含冷却为低温的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臭氧电源(2)、MFC(3)、APC(4)、隔热冷却水输入用配管(31I)、及隔热冷却水输出用配管(31O)的多个功能机构汇集而构成1单位的封装单元。并且,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将由绝缘物等隔热材料构成的隔热层(8)覆盖臭氧产生器外框(1x)的大致整面而形成。而且,冷却水系统(30)经由隔热冷却水输入用配管(31I)向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供给的冷却水(33)的温度设定为5℃以下,从而使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本身成为低温化结构。

    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单元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57620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180073951.6

    申请日:2011-10-04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更多地输出臭氧气体的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单元。并且,在本发明中,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单元(7)将包含冷却为低温的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臭氧电源(2)、MFC(3)、APC(4)、隔热冷却水输入用配管(31I)、及隔热冷却水输出用配管(31O)的多个功能机构汇集而构成1单位的封装单元。并且,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将由绝缘物等隔热材料构成的隔热层(8)覆盖臭氧产生器外框(1x)的大致整面而形成。而且,冷却水系统(30)经由隔热冷却水输入用配管(31I)向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供给的冷却水(33)的温度设定为5℃以下,从而使未添加氮的臭氧产生器(1)本身成为低温化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