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线制造装置及帘线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49869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0980135522.X

    申请日:2009-09-15

    Inventor: 小川裕一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帘线制造装置及帘线制造方法。能够改变沿长度方向被进行形状赋予的帘线的形状赋予形状的长宽比、尺寸,并制造呈椭圆形状的螺旋状帘线等。使帘线(C)依次通过形状赋予装置(20)的相互相对的固定形状赋予体(21)的贯通孔(21H)及可动形状赋予体(22)的贯通孔(22H)。此时,利用移动装置使可动形状赋予体(22)沿着固定形状赋予体(21)移动,使彼此的贯通孔(21H、22H)偏心,在偏心的贯通孔(21H、22H)之间使通过的帘线(C)弯曲,从而对帘线(C)实施形状赋予。另外,在移动装置上设置使可动形状赋予体(22)沿X方向和Y方向位移的第1及第2位移机构,由此使可动形状赋予体(22)沿两方向同步地往复位移分别被设定的位移量,与两方向的位移连动地使可动形状赋予体(22)连续移动,从而对通过的帘线(C)实施形状赋予。

    二轮车用轮胎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36287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880008943.1

    申请日:2008-03-17

    Inventor: 池原清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不损失直线行驶性能、高速性能、乘坐舒适性、均匀性等轮胎各性能而提高了转弯操纵性能(转弯性)的二轮车用轮胎。本发明的轮胎由胎面部(11)、从该胎面部的两缘部向轮胎径向内侧配设的胎侧部(12)、向该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连续的胎圈部(13)构成,该轮胎具有胎体层(22)和螺旋带束层(23),该胎体层(22)在埋设于该胎圈部内的胎圈芯(21)相互间对上述各部进行加强;该螺旋带束层(23)在该胎体层的轮胎径向外侧基本上与轮胎周向平行地螺旋卷绕形成。螺旋带束层(23)由将1根以上实施了螺旋成型的钢丝线材不加捻地埋设于橡胶中而成的钢丝橡胶复合体形成,且钢丝线材的线材直径为0.25mm~0.60mm。

    钢线及汽车用轮胎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03922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710002055.6

    申请日:2007-01-18

    Abstract: 使1×n的钢线(110)的至少一条单丝(111)、m+n构造的钢线(210)的鞘单丝(212a~212i)中至少一条、或m/n构造的钢线(310)的鞘单丝(312a~312i)中至少一条为预先具有小的螺旋状或波状弯曲的单丝,调整从线外周的突出量,以使捻开后的具有弯曲的单丝(111)在投影面的轨迹和用于线捻合的螺旋弯曲的基准线之间的背离幅度L和单丝直径d的比率L/d在单丝整周角上超过0.7的部位不存在,且为0.07~0.7范围内的部位在捻合螺旋每个间距中存在两处以上。这样,可得到具有充分的橡胶进入性和优良的耐疲劳性的橡胶产品增强用钢线及使用该钢线的汽车用轮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