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电线进行着色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978438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880128093.9

    申请日:2008-12-19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电线进行着色的设备和方法,以使得着色材料能快速地干化,且防止着色材料从电线外表面上脱落掉,从而能可靠地对电线进行识别,并能容易地改变着色图案。着色设备(1)对沿移动方向P移动的电线(5)的外表面(5a)进行着色。着色设备(1)包括转辊构件(31)、以及第一到第十二喷射单元(40A到40L)。转辊构件(31)的外周壁面(31a)与电线(5)的外表面(5a)相接触,且随着电线(5)的移动而转动。第一到第十二喷射单元(40A到40L)可将颜色互不相同的着色材料喷射到转辊构件(31)的外周壁面(31a)上。

    用于将薄片应用到基板的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547748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780044953.6

    申请日:2007-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D1/28 B05C1/027 B82Y10/00 B82Y40/00 G03F7/0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无应力和更小畸变的方式将薄片层叠到基板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提供薄片和基板,使得在该薄片和基板之间存在吸引力,至少当基板和薄片的距离短于临界距离时,该吸引力能够使该薄片和表面结合在一起。该方法通过在薄片和基板之间局部地形成初始接触而产生这些条件,使得在基板和薄片接触的区域以及基板和薄片不接触的区域之间的边界,即接触前缘,存在这些条件。在另一步骤中,薄片和基板允许逐渐形成接触,使得接触前缘或者沿着基板或者沿着薄片表面前进,籍此增大基板和薄片之间的接触区域。当在压印光刻或者模压工艺或者特征图案需要从基板转印到表面或者从表面转印到基板的其它过程中,该方法是有利的。

    由聚合物溶液或熔化物生成纳米纤维层的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680116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880004788.6

    申请日:2008-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1D5/0076 B05D1/007 B05D1/28 B05D3/142 B05D2401/32

    Abstract: 一种在高强度静电场中由聚合物溶液或熔化物生成纳米颗粒沉积物或层或纳米纤维层的方法,在此期间,生成的纳米颗粒或生成的纳米纤维沉积到穿过有源电极(2)定位于其中的有源腔(1)的衬底材料(3)上。在有源电极(2)与衬底材料(3)之间感应用来生成、传输和沉积纳米颗粒或生成、传输和沉积纳米纤维的静电场,在其运动方向上在有源电极(2)前方和/或与有源电极相对,在衬底材料上施加了与有源电极(2)极性相反的电荷,而通过在移动衬底材料(3)上沉积纳米颗粒或纳米纤维,施加在衬底材料(3)上的电荷部分或者全部地被消耗。在生成设备中具有一个相对另一个定位的与高压源相连的有源电极(2)以及耦合了用于启动其向前运动的设备的衬底材料(3)。衬底材料(3)定位于有源腔(1)中而未接触任何带电荷和/或接地的设备但包含足够感应有源电极(2)与衬底材料(3)之间的高强度静电场的量的电荷。

    形成涂覆流体图案的方法
    26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94730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580045661.5

    申请日:2005-11-29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表面上形成涂覆流体图案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含有微滴的涂覆流体引导到涂液辊的表面上,其中涂液辊表面的表面状况包括至少一个纵向延伸的周向、螺旋槽部分,该部分的尺寸适于至少部分地在其中接收涂覆流体的微滴,以及至少一个周向的、纵向延伸的光滑表面部分。该方法还包括使得涂液辊表面与刮刀片接合以从其光滑表面部分移除涂覆流体并且通过涂液辊表面的螺旋槽部分限制行进经过刮刀片的微滴的数量。因此,含有微滴的涂覆流体图案保留在涂液辊表面上,该表面由其上的螺旋槽部分限定并且形成为限定含有微滴的涂覆流体的至少一个条纹。涂覆流体图案通过反向接触涂覆从涂液辊表面转移到所述移动卷材。

    用于对电线进行着色的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78438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880128093.9

    申请日:2008-12-19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电线进行着色的设备和方法,以使得着色材料能快速地干化,且防止着色材料从电线外表面上脱落掉,从而能可靠地对电线进行识别,并能容易地改变着色图案。着色设备(1)对沿移动方向P移动的电线(5)的外表面(5a)进行着色。着色设备(1)包括转辊构件(31)、以及第一到第十二喷射单元(40A到40L)。转辊构件(31)的外周壁面(31a)与电线(5)的外表面(5a)相接触,且随着电线(5)的移动而转动。第一到第十二喷射单元(40A到40L)可将颜色互不相同的着色材料喷射到转辊构件(31)的外周壁面(31a)上。

    用于玩具和食品包装应用的可固化液体和油墨

    公开(公告)号:CN101835855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880113142.1

    申请日:2008-10-16

    Abstract: 一种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喷墨印刷的可自由基固化的液体,其不包括引发剂或以别的方式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非聚合物的二-或多官能团引发剂、低聚物引发剂、聚合物引发剂和可聚合的引发剂的引发剂;其中所述液体的可聚合组合物基本上由下列组成:a)25-100wt%的一种或多种可聚合的化合物A,其具有至少一个丙烯酸酯基团G1和至少一个不同于基团G1的第二烯键式不饱和的可聚合官能团G2;b)0-55wt%的一种或多种可聚合的化合物B,其选自单官能团丙烯酸酯和双官能团丙烯酸酯;以及c)0-55wt%的一种或多种可聚合的化合物C,其选自三官能团丙烯酸酯、四官能团丙烯酸酯、五官能团丙烯酸酯和六官能团丙烯酸酯,条件是如果化合物B的重量百分数>24wt%,则化合物C的重量百分数>1wt%;并且其中全部A、B和C的重量百分数是以可聚合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的;条件是如果所述可自由基固化的液体不包含引发剂,则至少一种可聚合的化合物B或C存在于所述可聚合组合物中;其中所述可聚合的化合物A的共聚合比率为0.002<r2/r1<0.200r1和r2分别表示根据Kelen-Tudos方法测定的甲基-G1和甲基-G2的共聚合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