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用引擎
    262.
    发明专利
    車輛用引擎 失效
    车辆用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TW376426B

    公开(公告)日:1999-12-11

    申请号:TW086115133

    申请日:1997-10-15

    IPC: F02F F01M

    Abstract: 於一體具有多數之軸承蓋部之軸承蓋一體型之油盤一體接合於汽缸體之車輛用引擎,從前述汽缸體側連接螺栓扭進於前述軸承蓋部一體接合前述汽缸體與前述油盤,而向曲柄軸之軸線方向起模所形成鑄造孔構成之油盤室則於前述軸承蓋部與前述油盤之底壁之間向曲柄軸之軸線連續形成,因此,可廉價而簡單鑄造成形油盤,而且也可使油盤輕量化,小型化及高剛性化。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于一体具有多数之轴承盖部之轴承盖一体型之油盘一体接合于汽缸体之车辆用发动机,从前述汽缸体侧连接螺栓扭进于前述轴承盖部一体接合前述汽缸体与前述油盘,而向曲柄轴之轴线方向起模所形成铸造孔构成之油盘室则于前述轴承盖部与前述油盘之底壁之间向曲柄轴之轴线连续形成,因此,可廉价而简单铸造成形油盘,而且也可使油盘轻量化,小型化及高刚性化。

    用於內燃機之裝置
    265.
    发明专利
    用於內燃機之裝置 失效
    用于内燃机之设备

    公开(公告)号:TW285699B

    公开(公告)日:1996-09-11

    申请号:TW084111427

    申请日:1995-10-28

    IPC: F02M

    Abstract: 電子引擎控制系統具有複數個獨立的元件,這些元件之中的某些個是彼此分隔開一個較大的距離。因此,要將個別元件以電氣方式連接到一個電子控制單元需要較長的電氣連接線和較多的插入式接頭。
    裝置(1)包含有複數個零組件,其中有:至少一個節流元件(2)、一個電子控制單元(4)、一個快速動作閥(5)、和/或一個空氣質量計(20) 。該節流元件(2)係可旋轉自如地安裝在一個節流閥體(11)內,並且可由一個節流蝶形板定位馬達(3)作動,這些元件,依照本發明的設計,是容置在一個共同殼體(10)內作為一個可預先組裝的單元。
    本發明之裝置係預定用於混合壓縮、外部施加點火的內燃機。(圖1)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电子发动机控制系统具有复数个独立的组件,这些组件之中的某些个是彼此分隔开一个较大的距离。因此,要将个别组件以电气方式连接到一个电子控制单元需要较长的电气连接线和较多的插入式接头。 设备(1)包含有复数个零组件,其中有:至少一个节流组件(2)、一个电子控制单元(4)、一个快速动作阀(5)、和/或一个空气质量计(20) 。该节流组件(2)系可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一个节流阀体(11)内,并且可由一个节流蝶形板定位马达(3)作动,这些组件,依照本发明的设计,是容置在一个共同壳体(10)内作为一个可预先组装的单元。 本发明之设备系预定用于混合压缩、外部施加点火的内燃机。(图1)

    模心,使用模心之鑄造方法,及中空活塞
    266.
    发明专利
    模心,使用模心之鑄造方法,及中空活塞 失效
    模心,使用模心之铸造方法,及中空活塞

    公开(公告)号:TW264411B

    公开(公告)日:1995-12-01

    申请号:TW084104284

    申请日:1995-04-29

    Applicant: 廣川弘治

    Inventor: 廣川弘治

    IPC: B22D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5C2201/021

    Abstract: 本發明乃有關:模心( core ),使用模心之鑄造方法,以及中空活塞者。
    本發明之目的乃在:鑄造時由模心( core )使鑄造品之內面能夠容易成形,同時從鑄造品亦能夠容易將模心加以取除者。
    本發明之特徵乃在:固定金屬模11之裝接突部11a,乃裝接有: 突出於可動金屬模12之模穴(
    capity )15內,以成形鑄造品40內面之模心20。模心20乃由粒狀石墨( black lead ),及接著此粉狀石墨並加以固化之熱硬化性樹脂等所構成。固定金屬模11與可動金屬模12乃密接,而模穴15內則被充填熔融鋁45。其次,熔融鋁45乃由可動金屬模12被冷卻,而獲得鋁鑄造品40。在此情形下,鑄造品40內面乃由模心20所成形。模心20在此後於熔融鹽( molten salt)中進行鹽浴處理,然後從鑄造品40被去除。(參照圖5)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本发明乃有关:模心( core ),使用模心之铸造方法,以及中空活塞者。 本发明之目的乃在:铸造时由模心( core )使铸造品之内面能够容易成形,同时从铸造品亦能够容易将模心加以取除者。 本发明之特征乃在:固定金属模11之装接突部11a,乃装接有: 突出于可动金属模12之模穴( capity )15内,以成形铸造品40内面之模心20。模心20乃由粒状石墨( black lead ),及接着此粉状石墨并加以固化之热硬化性树脂等所构成。固定金属模11与可动金属模12乃密接,而模穴15内则被充填熔融铝45。其次,熔融铝45乃由可动金属模12被冷却,而获得铝铸造品40。在此情形下,铸造品40内面乃由模心20所成形。模心20在此后于熔融盐( molten salt)中进行盐浴处理,然后从铸造品40被去除。(参照图5)

    引擎之吸氣裝置
    268.
    发明专利
    引擎之吸氣裝置 失效
    发动机之吸气设备

    公开(公告)号:TW575712B

    公开(公告)日:2004-02-11

    申请号:TW091108740

    申请日:2002-04-26

    IPC: F02D F02M

    Abstract: 提供一種引擎之吸氣裝置,係在每節流閥體(1)之吸氣道(2)平行的安裝面(10a)接合裝置構件(11)之接合面(11a),以連通吸氣道(2)之上游部與安裝面(1a)間之旁通入口孔(20),連通吸氣道(2)之下游部與安裝面(1a)間之旁通出口孔(21),形成於接合面(11a)之上游溝部(16),形成於接合面(11a)之下游溝部(17)及連通上游溝部(16)與下游溝部(17)間之閥室(22)等構成旁通路(15),而,將面臨其閥室(22)之旁通閥(25)及其致動器(28)平行於接合面(11a)配設於裝置構件(11),又在裝置構件(11)配設節流感測器(8)。由此,包含有旁通閥,其致動器之引擎之吸氣裝置,一邊可小型化,一邊可謀求提高加工性及組合性。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提供一种发动机之吸气设备,系在每节流阀体(1)之吸气道(2)平行的安装面(10a)接合设备构件(11)之接合面(11a),以连通吸气道(2)之上游部与安装面(1a)间之旁通入口孔(20),连通吸气道(2)之下游部与安装面(1a)间之旁通出口孔(21),形成于接合面(11a)之上游沟部(16),形成于接合面(11a)之下游沟部(17)及连通上游沟部(16)与下游沟部(17)间之阀室(22)等构成旁通路(15),而,将面临其阀室(22)之旁通阀(25)及其致动器(28)平行于接合面(11a)配设于设备构件(11),又在设备构件(11)配设节流传感器(8)。由此,包含有旁通阀,其致动器之发动机之吸气设备,一边可小型化,一边可谋求提高加工性及组合性。

    一種缸體構件及鎳基護面合金
    269.
    发明专利
    一種缸體構件及鎳基護面合金 失效
    一种缸体构件及镍基护面合金

    公开(公告)号:TW305011B

    公开(公告)日:1997-05-11

    申请号:TW084112476

    申请日:1995-11-23

    IPC: F01L C22C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6/02 B23K35/304 C21D2251/04 F05C2201/021

    Abstract: 在內燃引擎,如閥、座部份、活塞或缸體內襯之缸體構件,具有抗熔焊高溫腐蝕護面合金。熔焊合金之硬度已藉基於固態相變換之沈澱硬化機構而增加,其中沈澱硬化機構之活化溫度高於合金之操作溫度。沈澱硬化機構作用緩慢到合金在熔焊於缸體時實質上不硬化,但是僅在高於硬化機構活化溫度之溫度之以後加熱處理時硬化,以重量百分比表示而且除了常發生之雜質,鎳基護面合金包含40至51%之Cr、0至0.1%之C、小於1.0%之 Si、0至5.0%之Mn、小於1.0%之Mo、0.05至小於0.5%之B、0至1.0%之Al、0至1.5%之Ti、0至0.2%之Zr、0.5至3.0%之Nb、最大5.0%之Co與Fe凝聚體含量、最大0.2%之O、最大0.3之N、及其餘為Ni。

    Abstract in simplified Chinese: 在内燃发动机,如阀、座部份、活塞或缸体内衬之缸体构件,具有抗熔焊高温腐蚀护面合金。熔焊合金之硬度已藉基于固态相变换之沈淀硬化机构而增加,其中沈淀硬化机构之活化温度高于合金之操作温度。沈淀硬化机构作用缓慢到合金在熔焊于缸体时实质上不硬化,但是仅在高于硬化机构活化温度之温度之以后加热处理时硬化,以重量百分比表示而且除了常发生之杂质,镍基护面合金包含40至51%之Cr、0至0.1%之C、小于1.0%之 Si、0至5.0%之Mn、小于1.0%之Mo、0.05至小于0.5%之B、0至1.0%之Al、0至1.5%之Ti、0至0.2%之Zr、0.5至3.0%之Nb、最大5.0%之Co与Fe凝聚体含量、最大0.2%之O、最大0.3之N、及其余为Ni。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