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致裂强化含铁物料还原的悬浮焙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21638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495505.5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加热致裂强化含铁物料还原的悬浮焙烧系统,高压辊磨机的储料槽与给料仓相对,给料仓与第一旋风分离器相配合;第一旋风分离器、第一流动密封阀与预氧化悬浮焙烧炉进料口串联连通;预氧化悬浮焙烧炉出料口、第二旋风分离器与蓄热还原焙烧炉串联连通;蓄热还原焙烧炉出料口、氮气冷却旋风分离器、第二流动密封阀与空气冷却旋风分离器串联连通,空气冷却旋风分离器、球磨机和磁选机依次相配合。本发明的装置设备及系统运行稳定,处理量大,单位处理量的能耗及成本低,产品性质易控制,易实现设备大型化。

    一种可调节的压电能量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583299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58148.1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压电能量采集装置,其包括:内部具有容置空间的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受力部件;设置在容置空间中的力传递部件、压电振子和调节组件,压电振子具有受力面和调节面,力传递部件与受力面相接触,调节组件与调节面相接触;外部作用力作用于受力部件,通过调节组件改变压电振子的工作长度对产生的电能进行调节,工作长度由调节组件与压电振子的接触位置确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集装置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实现装置档位的变换,当压电振子在不同环境中受到不同的外界作用力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改变压电振子的工作长度对产生的电能进行调节,具有不同的变形速度,从而使能量采集装置具备更强的适应性。

    难选铁矿石高压电脉冲预处理-磁化焙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063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000197.0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难选铁矿石高压电脉冲预处理‑磁化焙烧系统及方法,系统由高压电脉冲预处理部分和磁化焙烧部分组成;高压电脉冲预处理部分包括给料仓、螺旋给料器、高压电脉冲破碎腔、脉冲高压电发生器、输出电源、绝缘液贮存池和示波器;磁化焙烧部分包括中间给料仓、中间螺旋给料器、悬浮还原焙烧炉、冷却器、球磨机和磁选机;方法为:(1)将矿石经给料仓、螺旋给料器输送至高压电脉冲破碎腔,绝缘液通入高压电脉冲破碎腔;(2)对矿石进行高压电脉冲预处理;(3)预处理矿石过滤烘干去;(4)输送至悬浮还原焙烧炉进行还原反应;(5)换热后放入球磨机;(6)磨矿后弱磁选。本发明的方法工艺流程简单,系统运行稳定,产品性质易于控制。

    一种炼钢连铸工业过程优化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8323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0017812.5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连铸工业过程优化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启发式算法求解初始炉次、浇次计划,再以初始计划为解空间的起点,以同宽选择、钢种接序作为邻域结构,在每个邻域结构内进行长板间短板的交换和插入、短板内板坯的交换、长板尾部板坯删除或优充生产操作,采用变邻域搜索的方法求出局部最优的炉次、浇次计划,更换邻域结构,拓展搜索范围,求出下一个局部最优的炉次、浇次计划,当所有的邻域结构都找到了局部最优的炉次、浇次计划之后,将其中KPI指标值最高的一个作为最终的炉次、浇次计划。本发明可提高炼钢连铸计划优化水平,以保证钢铁企业获得最大利润。

    一种巷道围岩应力建模与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5665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0308802.2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巷道围岩应力建模与预测方法,该方法是利用优化后的ELM算法建立巷道围岩应变应力的分析数学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在仅知道应变的情况下获得应力。首先,选取若干份巷道围岩应力和应变的实际检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对归一化后的应变应力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建立传统ELM模型,利用贪心算法,优化ELM的输入层权值建立优化后的定量分析数学模型;然后,基于该数学模型对已知的巷道变应预测获得应力。本发明首次将ELM模型应用于巷道围岩应力应变的建模,从而实现在仅知道围岩应变的情况下对应力的预测,利用计算机建模并计算,其分析周期短、成本低、操作步骤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人为误差。

    一种蒸汽产耗量的动态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805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31785.2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张琦 刘帅 张可牧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产耗量的动态预测方法,其包括:将归一化集合分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将训练数据集输入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形成训练结果数据;根据训练结果数据对预测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更新;将测试数据集代预测模型中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选择误差最小的预测结果对应的优化的预测模型作为最优预测模型;利用最优预测模型预测待预测时间间隔的蒸汽产耗数据。综合考虑了设备工况不同对蒸汽产生和消耗的影响,建立了基于设备多工况运行的蒸汽产生量与消耗量动态预测方法来解决本发明所提到的复杂工况条件下的蒸汽预测问题,更准确地预测未来调度周期内各个设备的蒸汽产生量和各生产用户的蒸汽消耗量。

    一种复杂受限环境中车辆融合定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5224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085538.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受限环境中车辆融合定位系统及方法,涉及车辆定位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GPS接收模块、MEMS‑INS模块、车载数据采集模块、环境信息采集模块、滤波融合模块、完好性监测模块和多模LSTM深度学习模块;GPS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卫星信号;车载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辆的轮速数据、转向角及里程数据;完好性监测模块用于检测GPS信号是否可信;MEMS‑INS模块解算车辆的位置信息;滤波融合模块对多种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车辆准确的位置信息;环境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辆驾驶环境信息;多模LSTM深度学习模块用于在GPS信号不可信时预测车辆位置增量信息,并将预测的增量信息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