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2022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304697.3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颗粒可燃毒物反应性控制方法、可燃毒物板及燃料棒,该方法通过设定堆芯寿期初剩余反应性大小和寿期长短,并将堆芯寿期初剩余反应性大小和寿期长短输入到堆芯反应性与燃耗变化模型中,得到颗粒可燃毒物参数;颗粒可燃毒物参数包括颗粒类型、颗粒直径、颗粒体积份额、颗粒掺杂率和颗粒孔隙率;基于颗粒可燃毒物参数选择目标颗粒可燃毒物,加入堆芯中,提高毒物燃耗速率,减少寿期末可燃毒物残留,而且便于可燃毒物分段,有利于堆芯剩余反应性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010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47341.0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FCM燃料应用于百万千瓦压水堆的首循环装载方法,包括由157根FCM燃料组件组成的首循环堆芯,首循环堆芯的燃料组件按235U初始富集度的不同分为三区并采用高泄漏装载模式进行装载,其中初始富集度为6.90%、8.20%和8.90%的燃料组件数分别为53根、52根和52根,最高富集度8.90%的燃料组件装载在堆芯最外圈,富集度为6.90%、8.20%的燃料组件在堆芯内部呈交叉棋盘式布置,157根FCM燃料组件中每根燃料组件分别布置有4根、8根、12根或16根载钆燃料棒。本发明堆芯首循环装载方法,通过将首循环堆芯燃料按235U富集度分三区采用高泄漏装载模式进行装载,能够有效展平堆芯功率分布,使首循环堆芯能够达到与参照堆芯较为接近的燃耗深度与循环长度,满足了电厂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108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1069819.8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5/06 , G21C5/16 , G21C17/116 , G21C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孔道核设计检验堆芯及试验方法,所述堆芯包括燃料组件、铍组件、铝组件、控制棒组件、孔道、和水栅元,堆芯共布置265个位置,分别为20盒燃料组件、37盒铍组件、67盒铝组件、12个控制棒组件、2个孔道和115个水栅元,20盒燃料组件集中布置堆芯的中央区域,37盒铍组件围绕燃料组件布置在燃料组件的内侧和外侧,67盒铝组件围绕铍组件布置,12个控制棒组件间隔布置于铍组件和燃料组件之间,2个孔道布置于燃料组件外围且在铝组件内侧,孔道设置在铍组件之间,每个燃料组件、铍组件、铝组件、控制棒组件和水栅元各占1个位置。本发明能够满足检验核设计程序对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孔道计算可靠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192332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11069045.9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钴靶组件核设计检验堆芯及方法,所述检验堆芯包括燃料组件、铍组件、控制棒组件、钴靶组件和水栅元,所述堆芯共布置265个位置,分别为20盒燃料组件、43盒铍组件、4盒钴靶组件、12个控制棒组件和186个水栅元,20盒燃料组件集中布置在以L12为中心位置的堆芯的中央区域,43盒铍组件围绕燃料组件布置在燃料组件的内侧和外侧,12个控制棒组件间隔布置于铍组件和燃料组件之间,4盒钴靶组件紧挨燃料组件布置在燃料组件外围,每个燃料组件、铍组件、控制棒组件、钴靶组件和水栅元各占1个位置。本发明能够满足检验核设计程序对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钴靶组件计算可靠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10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69819.8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5/06 , G21C5/16 , G21C17/116 , G21C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孔道核设计检验堆芯及试验方法,所述堆芯包括燃料组件、铍组件、铝组件、控制棒组件、孔道、和水栅元,堆芯共布置265个位置,分别为20盒燃料组件、37盒铍组件、67盒铝组件、12个控制棒组件、2个孔道和115个水栅元,20盒燃料组件集中布置堆芯的中央区域,37盒铍组件围绕燃料组件布置在燃料组件的内侧和外侧,67盒铝组件围绕铍组件布置,12个控制棒组件间隔布置于铍组件和燃料组件之间,2个孔道布置于燃料组件外围且在铝组件内侧,孔道设置在铍组件之间,每个燃料组件、铍组件、铝组件、控制棒组件和水栅元各占1个位置。本发明能够满足检验核设计程序对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孔道计算可靠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21581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69729.9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边形铍组件和铝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及调整方法,六边形铍组件和铝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包括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水栅元、铍组件和铝组件,所述控制棒组件由圆柱形控制棒和外六角内圆形导向管组成,所述铝组件六边形铝组件,所述铍组件为六边形铍组件,所述堆芯共布置265个位置,分别为11盒燃料组件、12个控制棒组件、16盒铍组件、72盒铝组件和154个水栅元,11盒燃料组件集中布置在以L12为中心位置的堆芯的中央区域,16盒铍组件围绕燃料组件布置,72盒铝组件围绕16盒铍组件布置,12个控制棒组件围绕铍组件间隔布置在铝组件之间。本发明能够足检验核设计程序对六边形套管型燃料铍组件和铝组件计算可靠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05049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734684.2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燃料棒包壳材料辐照考验方法,包括确定待辐照考验的燃料棒包壳材料在燃料组件中的辐照位置;确定含燃料棒包壳材料的辐照考验组件在堆芯中的考验位置;根据辐照考验组件装入卸出策略,进行辐照考验,使得辐照考验对堆芯运行影响尽可能小,并使辐照考验组件获得尽可能深的辐照,同时根据需要获得不同辐照深度的辐照考验组件,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对压水堆中各种包壳材料进行辐照考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49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800406.2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21C5/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燃料元件双重非均匀系统的反应性等效物理转换方法,针对含有弥散燃料以及同时含有弥散燃料和弥散可燃毒物的板型燃料元件,将传统中子学计算程序不能计算的双重非均匀系统,根据反应性等效转换为传统中子学计算程序可以计算的单重非均匀系统,进而采用已经经过广泛验证的传统中子学程序进行计算,解决了板型燃料元件双重非均匀系统计算问题,且计算结果与蒙卡颗粒模型基准解对比显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燃料元件双重非均匀系统的反应性等效物理转换方法不仅计算简便,且计算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0958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44745.3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小型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快热耦合临界试验堆芯及布置方法,堆芯包括在径向上呈间隔布置的快区和热区,所述快区由纯燃料和/或结构部件组成,所述热区由燃料和固体慢化剂组成,所述堆芯的外侧设置有反射层,或快区和热区的外侧均设置有反射层区,所述快区和热区均选择性布置有可燃毒物,所述反射层区由固体慢化剂和/或快中子高散射比材料组成。本发明能够用于实现对热管堆等新型堆芯的新型固体慢化材料、反射材料、可燃毒物材料的性能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545579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157746.4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5 , G06F17/11 , G06F111/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弥散硼颗粒的输运等效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具体为:根据燃料芯体中颗粒的球形特征,建立若干不同类型的颗粒类型模型,循环所有能群的所有颗粒类型模型,计算每一能群的通量不利因子,根据所述通量不利因子修正微观输运截面,计算堆芯基体内多群宏观输运截面,求解多群玻尔兹曼中子输运方程,得到基体的多群中子通量,更新吸收反应率,对每一颗粒类型模型执行燃耗计算,得到下一时刻颗粒内的核子密度。本申请方案,在原有输运模块执行之前增加2个独立步骤,在燃耗模块计算之前增加1个步骤,整体上对程序的修改较少。本申请方案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能够有效刻画硼颗粒的自屏效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