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束式屏蔽结构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94225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711468491.2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屏蔽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束式屏蔽结构。本发明的管束式屏蔽结构,包括屏蔽管和屏蔽管定形设备,屏蔽管内部封装屏蔽材料,屏蔽管定形设备对若干个屏蔽管进行定形。本发明借助屏蔽管束提升屏蔽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对其进行封装。确保碳化硼粉末等屏蔽材料能够正常使用,聚乙烯、铅等屏蔽材料即使熔化也不会泄露确保屏蔽结构的完整性。由于屏蔽材料成管束状,在施工现场能够方便的将其装入屏蔽结构内,或者根据需要进行屏蔽的结构直接定型,为屏蔽结构在现场的快速安装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种用于大型动力堆的截短型锑铍中子源棒及堆芯

    公开(公告)号:CN115547527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46332.6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动力堆的截短型锑铍中子源棒及堆芯,包括中子源棒包壳、压紧管和中子源芯块,中子源棒包壳内设置有中子源芯块;中子源芯块的顶端通过压紧管与中子源棒包壳一端连接,中子源芯块的底端通过压紧管中子源棒包壳另一端连接;压紧管用于限制中子源芯块沿中子源棒包壳的轴向位移;中子源芯块的中心高度与堆外探测器的灵敏区中心高度保持一致,且中子源芯块的总长度与堆外探测器的灵敏区总长度的关系为:h2‑h1≤50cm,h2为中子源芯块的总长度,h1为堆外探测器的灵敏区总长度。本发明适用于大型核动力堆的二次中子源组件,可以减少核反应堆环境氚源项排放量,并有助于延长中子源棒的寿命和可靠性。

    一种压水堆堆腔辐射漏束屏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6732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71320.5

    申请日:2019-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腔辐射漏束屏蔽装置,包括呈堆腔底部构架,还包括辐射屏蔽组件,所述辐射屏蔽组件包括第三包壳,第三包壳的管状空隙内还填充有第二屏蔽填充层;所述堆腔底部构架包括混凝土部分及填充层部分;所述混凝土部分包括呈圆环状的第一包壳,第一包壳的管状空隙内还填充有混凝土填充层;所述填充层部分包括呈圆环状的第二包壳,第二包壳的管状空隙内还填充有第一屏蔽填充层;所述第二包壳的外侧与第一包壳的内侧相接;第二屏蔽填充层、第一屏蔽填充层、混凝土填充层三者均呈圆环状;第二包壳的内径小于第三包壳的内径。本屏蔽装置的结构设计可有效避免混凝土温度超标,同时具有良好的辐射漏束屏蔽效果。

    一种集成式屏蔽材料复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99423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1468274.3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辐射防护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屏蔽材料复合结构。本发明的集成式屏蔽材料复合结构,包括内外布置的若干“层”,每一“层”包括若干个由屏蔽材料块组成的转折体,每一“层”的相邻转折体之间设有安装间隙,每个屏蔽材料块采用若干种类的屏蔽材料。本发明既能够便于生产和安装,又能够满足屏蔽结构的耐温和力学等方面的性能要求,即同时具有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和屏蔽性能等方面的优点,而且便于实现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和寿命长的目标,具有潜在的工程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种使用已辐照燃料元件替代一次中子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821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11599.X

    申请日:2017-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G21C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已辐照燃料元件替代一次中子源的方法,堆芯不装载和不使用一次中子源组件,在首循环中装载一个或多个从其它已运行反应堆中获取的已辐照燃料组件,利用已辐照燃料组件释放的中子使探测器处的中子计数率满足要求,同时已辐照燃料组件留存的易裂变核素满足首循环物理设计要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燃料组件在经过2次循环后,产生了能够通过自裂变反应与(α,n)反应产生中子的核素,同时燃料中仍然存在大量易裂变核素,使用已辐照燃料组件替代一次中子源在满足堆芯装料和启动临界安全监督要求的情况下,避免一次中子源组件带来的Cf‑252源生产、设备制造和辐射防护问题。

    一种用于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活化源项验证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04803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20440.9

    申请日:2016-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活化源项验证的实验装置,包括辐照区和检测区,所述辐照区和检测区通过冷却剂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区包括辐射源、以及采用管道围绕辐射源螺旋缠绕形成的对辐射源包围的机构,所述检测区包括γ能谱仪、以及采用管道围绕γ能谱仪探头螺旋缠绕形成的对γ能谱仪探头包围的机构。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反应堆冷却剂受活化后引出,实现中子源强度、冷却剂种类和成分、冷却剂流量可控,测量一回路冷却剂中各放射性核素含量,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评估,并提供实验数据以修正理论计算模型,使源项估计更合理、准确。

    用于展平压力容器内表面中子注量分布的热屏蔽板

    公开(公告)号:CN103871493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36998.8

    申请日:2012-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水型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内表面中子注量展平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展平压力容器内表面中子注量分布的热屏蔽板。该热屏蔽板,在安装有围板的反应堆堆芯外布置有截面为圆形的吊篮筒体,并在吊篮筒体的外围,布置有压力容器,且在围板外安装有成形板,四个热屏蔽板沿周向均匀安装在吊篮筒体的外壁上,且四个热屏蔽板固定在吊篮筒体外壁的0°、90°、180°、270°处,其轴向位于堆芯活性段区域,且高度可以覆盖堆芯活性段;热屏蔽板厚度在65mm~75mm之间,弧度为38°~44°,热屏蔽板的材料为奥氏体控氮不锈钢材料。该热屏蔽板可以展平中子注量,降低构件处中子注量率峰值,减少构件活化,通过该热屏蔽板后,可很好展平堆芯外各构件表面的快中子和热中子注量。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判断燃料元件状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882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26404.1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堆燃料破损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判断燃料元件状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燃料包壳与芯块间的气隙内压力进行监测;确定包壳出现不同破口尺寸下的气隙压力变化速率参考值;步骤2:对燃料元件状态进行判断;步骤3:在判断燃料元件出现破损后,对燃料包壳的破口尺寸进行估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基于压力传感判断燃料元件状态,可提升燃料元件状态判断的准确性,即时反映燃料元件状态,缩短燃料元件状态判断流程,并针对每个燃料元件独立进行状态监测,可实现破损燃料准确定位,便于后续维修处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