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机构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14467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0980159134.5

    申请日:2009-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9

    Abstract: 在本减震器机构(100)中,当向减震器机构(100)输入转矩时,通过放射状片(153)和第一摩擦区域(126a)的压接,小的转矩变动产生小的迟滞转矩。其结果是,小的转矩变动能够在减震器机构(100)的放射状片(153)和第一摩擦区域(126a)之间被衰减,并被输出到输入轴。此外,即使当转矩变动变大时,由于设置成沿着环状片(126)和放射状(153)的相对旋转方向,两者的扭转角越大则两者间的摩擦系数越大,因而能够产生与转矩变动的大小相应的迟滞转矩。

    车辆用转矩限制装置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97230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180071488.1

    申请日:2011-06-06

    Inventor: 宫川武 高桥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7/025 B60K6/365 B60K6/445 F16F15/1297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构造获得迟滞转矩的车辆用转矩装置,构成为在压板(80)与第一摩擦件(88)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F1)小于衬板(76)与第一摩擦件(88)之间的摩擦面产生的摩擦力(F2),因此当转矩(T)输入阻尼装置(38)时,先在压板(80)与第一摩擦件(88)之间产生滑动,衬板(76)与第一摩擦件(88)一体地旋转。此时,产生基于压板(80)与第一摩擦件(88)之间的摩擦力的迟滞转矩(T1)。如此,转矩限制机构(68)也作为迟滞机构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实现能够以简单构造获得迟滞转矩的转矩限制机构(68)。

    致动器罩盖结构、致动器以及动力传动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779359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880019462.0

    申请日:2008-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动器(21)的罩盖结构,其中,容纳有将输入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运动的转换机构(31,32)的致动器(21)的壳体(33)具有金属的罩盖紧固部(34)以及罩盖构件(37),紧固至罩盖紧固部(34)的金属紧固部件(36)一体地附接至罩盖构件。罩盖构件(37)由金属罩盖部(38)和树脂罩盖部(39)形成。金属罩盖部(38)具有中央部(38a)和延伸部(38b),中央部覆盖转换机构的一部分,延伸部从中央部(38a)延伸至金属紧固部件(36)附近的区域以与罩盖紧固部(34)相对。以此方式,通过在不过多增加重量的情况下使致动器(21)的紧固部能够承受故意造成的损坏,实现了具有坚固罩盖紧固结构的致动器(21),从而提供了阻止盗窃的车用动力传动设备(10)。

    减震器机构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14467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0980159134.5

    申请日:2009-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9

    Abstract: 在本减震器机构(100)中,当向减震器机构(100)输入转矩时,通过放射状片(153)和第一摩擦区域(126a)的压接,小的转矩变动产生小的迟滞转矩。其结果是,小的转矩变动能够在减震器机构(100)的放射状片(153)和第一摩擦区域(126a)之间被衰减,并被输出到输入轴。此外,即使当转矩变动变大时,由于设置成沿着环状片(126)和放射状(153)的相对旋转方向,两者的扭转角越大则两者间的摩擦系数越大,因而能够产生与转矩变动的大小相应的迟滞转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