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8720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770102.5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声主频可调的船用排气消声器,属于船用柴油机排气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膨胀腔、伸缩装置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伸缩装置使套管转动,螺纹结构间相对转动,驱动插管实现插管进口位置的调整。低速电动机通过驱动齿轮驱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通过法兰与驱动套管固结并控制其进行轴向转动,套管通过自身的内螺纹结构驱动具有外螺纹结构的插管进行轴向前进与后退。本发明通过伸缩装置调节进口插管的深入长度,从而实现了调整消声器工况的功能,能够适应更多的实际工况,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及工作成本;此外,本发明的驱动装置整体通过计算机控制,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工况适应,从而达到快速调节的设备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481375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60294.1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 Y02T10/163 , F01K23/065 , F01K23/10 , F01K23/101 , F01K23/18 , F02B37/18 , F02B4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功率的船舶低速柴油机余热综合回收系统控制方法,其结构组成包括余热锅炉、动力涡轮发电单元、汽轮机发电单元和有机工质汽轮机发电单元等,根据柴油机功率——包括推进功率和轴发功率,由控制系统的能力管理装置协调组合余热锅炉、动力涡轮发电单元、汽轮机发电单元、有机工质汽轮机发电单元分区段启动各余热回收单元并依据柴油机负荷标定的发电单元功率曲线调节余热发电功率。本发明采用分区段控制方式,可以根据柴油机运行在不同功率区段时的废气能量采用不同的回收措施,可提高余热回收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1357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11315.2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 Y02T10/166 , C09K5/045 , C09K2205/22 , F01K25/08 , F02G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柴油机余热回收朗肯循环混合工质1,1,1,3,3?五氟丙烷和五氟乙烷及余热回收方法。1,1,1,3,3?五氟丙烷和五氟乙烷质量百分数为(0.3?0.9):(0.1?0.7),两组元物质质量分数之和等于100%。本发明所采用的两种二元混合工质其临界压力相近,相变时滑移温度大,符合环保要求,循环性能优良,本发明在环境温度25℃柴油机额定工况下的朗肯循环效率大于20%,循环热效率高,回热循环效率相对于目前其他混合工质及纯工质都要高,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在于采用该配比在回热时,高压回热出口可跨越过高压下的泡点温度,低压回热出口可跨越低压下的露点温度。避免了纯工质朗肯循环的温度夹点问题,有利于循环效率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60636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18434.0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气阀与气阀座动态接触载荷的装置以及标定气阀杆动态应变计的装置,属于内燃机测试技术领域,采用高频响动态应变计和压电式加速度计的组合测试方案实现内燃机气阀与气阀座动态接触载荷的测量。本发明提供的测量装置能够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建立本发明的测量装置不需要复杂的工艺设备和昂贵的专用仪器,测试成本低,并且操作简便,广泛适用于船舶、汽车内燃机气阀与气阀座动态接触载荷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6764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216103.1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G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船舶低速柴油机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包括组合余热锅炉系统、动力涡轮发电系统、汽轮机发电系统、高温冷却水利用换热设备和有机工质汽轮机发电系统。本发明通过组合余热锅炉有效地回收船用低速柴油机排气余热能量;通过缸套水换热器和三段式空冷换热器有效地回收船用低速柴油机缸套冷却水和增压空气空冷换热器冷却水的余热、通过动力涡轮回收柴油机排气压能和低温工质汽轮机回收锅炉和空冷换热器的热水能量,并将其转变成电能,达到综合回收船舶主机余热,显著提高柴油机的热效率,降低船舶EEDI能耗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968184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16242.4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L55/04 , F16L55/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5/0337 , F16L55/0336 , F16L55/04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振动噪声抑制器结构,包括穿孔管、出口连接管、外壳体、充氮阀、波纹管,穿孔管的右端与出口连接管嵌合相连,外壳体的左端通过螺纹套装在穿孔管的左端,出口连接管上设置凸台,外壳体的右端套装在出口连接管上并顶在凸台上,穿孔管中部的侧壁上设置穿孔,穿孔管的左部和出口连接管的左部均设置凹槽,穿孔管的穿孔处外部设置橡胶套筒,橡胶套筒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匝丝固定在穿孔管和出口连接管的凹槽里,外壳体的中部设置将外壳体的左端和右端相连的波纹管,外壳体、波纹管、橡胶套筒之间形成腔室,充氮阀固定在外壳上并与腔室相连通。本发明既实现了对充液管路噪声的控制,同时又实现了对管路振动的衰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007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96348.0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F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准零刚度隔振器,涉及隔振技术领域,包括:隔振单胞,隔振单胞包括第一固定器、第二固定器以及具有弹性自恢复功能的隔振单元,隔振单元包括X形交叉梁,X形交叉梁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固定器与第二固定器;本发明中X形交叉梁在初始状态下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在此阶段其刚度为线性正刚度,在承受载荷达到其屈曲极限后,X形交叉梁会发生屈曲,屈曲形式为交叉梁各段沿同一方向发生弯曲,在此阶段,载荷‑位移曲线进入平台区,此时等效刚度趋近于零,即本申请通过设计X形交叉梁,配合两侧固定器作为固定面和设备安装面,形成兼顾高效的低频隔振性能,又能有效降低系统质量及复杂度的准零刚度隔振器的隔振单胞。
-
公开(公告)号:CN1194123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5442.4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流通道降噪机构及具有消声功能的压气机蜗壳,涉及降噪机构的技术领域,包括振动膜片和连接杆,连接杆上连接有若干个振动膜片,振动膜片位于气流通道的出气口内,连接杆固定于气流通道上。本发明通过气流通道降噪机构,利用气固传声的时间差,实现气流多频段消声,能有效改善现有增压发动机压气机气流通道内部产生的噪声,从而降低压气机气流通道出气口处的气动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687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564485.0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噪的离心压气机非均匀叶顶间隙结构,涉及离心压气机技术领域,包括压气机叶轮主体和压气机叶轮轮缘,所述压气机叶轮轮缘周向包裹在所述压气机叶轮主体外侧,所述压气机叶轮主体的周向方向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叶轮叶片本体,所述叶轮叶片本体的叶轮叶顶子午型线到所述压气机叶轮轮缘上的叶轮轮缘子午型线之间间隙为叶轮叶顶间隙,所述叶轮叶顶间隙沿着所述叶轮叶片本体的前缘到尾缘的方向逐渐减小,并且所述叶轮叶顶间隙沿着所述叶轮叶片本体的前缘到尾缘的方向的变化率也逐渐减小。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降低叶轮叶顶间隙产生的气动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2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67590.X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8/241 , G06V10/764 ,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燃机故障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内燃机故障诊断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内燃机的多源振动信号集,对多源振动信号集中的原始振动信号进行融合,得到融合振动信号,对所述融合振动信号进行图像转换,得到目标二维图像,将目标二维图像输入至训练好的故障诊断模型中,得到目标内燃机的故障类型,本申请提高了故障诊断准确率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