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09254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010613513.1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2 , F25B2400/24 , F28D1/05391 , F28D20/0034 , F28D20/02 , F28D2020/0013 , F28D2021/0085 , F28F3/025 , Y02E60/142 ,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1),其具备相互隔着间隔配置的多个扁平状冷媒流通管(13)和配置在冷媒流通管(13)的单面侧且钎焊于冷媒流通管(13)并且内部封入有蓄冷材料的扁平状蓄冷材料容器(15)。蓄冷材料容器(15)具备容器本体部(21)和内容积增大部(22),该容器本体部(21)被钎焊在冷媒流通管(13),该内容积增大部(22)与容器本体部(21)的下风侧相连并且被设置成与冷媒流通管(13)相比突出到下风侧,并且厚度方向的尺寸比容器本体部(2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大。在蓄冷材料容器(15)内配置有从容器本体部(21)到内容积增大部(22)的内部散热片(23)。
-
公开(公告)号:CN101713604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0910175685.2
申请日:2009-09-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2 , F28D1/05391 , F28F9/02 , F28F9/02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器(1),具有制冷剂入口集流部(7)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8)以及连通两集流部的制冷剂循环路径。由第1板(23)、第2板(24)和中间板(25)构成的制冷剂进出部件(5)跨接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和制冷剂出口集流部。在制冷剂进出部件设置一端与制冷剂入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入口(9)连通且另一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入路(26)、和一端与制冷剂出口集流部的制冷剂出口(11)连通且另一端在制冷剂进出部件的后侧缘开口的流出路(27)。在第1和第2板分别形成流入路用外方鼓出部(31、33、34)和流出路用外方鼓出部(32、35)。在中间板以使流入路和流出路交叉的方式形成切口(36、39)和贯通孔(37)。采用该蒸发器可将膨胀阀设置在附近。
-
公开(公告)号:CN206875759U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20305452.X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PC: F25B39/02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其无需设置封入有蓄冷材料的蓄冷材料容器,就能够抑制发动机停止时的冷却性能的降低。在构成热交换器(10)的管(16)中,在其内部沿着与长度方向正交且成为空气流通方向的宽度方向具有多个流路(24),在相对于成为宽度方向端部的第1流路(26a、26b)而成为宽度方向内侧的第2流路(32a、32b)上,设有从内壁面突出的多个第2肋(36)。此外,在形成于管(16)的一个端部以及另一个端部上的插入部(38a、38b),在第2流路(32a、32b)上,具有使其壁部(40)向着内侧以弯曲状鼓出的鼓出部(42),使通路截面面积相对于其他流路(24)形成得小。
-
公开(公告)号:CN206683282U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20269252.3
申请日:2017-03-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PC: F25B3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发器,其使被分流的制冷剂以相对于各管道变得均匀的方式流通,同时谋求降低流通阻力从而提高热交换性能。蒸发器(10)在供制冷剂循环的第2集液箱(14)的内部,在划分出的第1空间部(30)中以与第2集液箱(14)的宽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式设有多个第1分流板(38a、38b),且在第1分流板的大致中央开口有孔部(40a)。而且,第1分流板(38a、38b)与在第2集液箱(14)内设有多个且从底部(14a)突出的肋(24)的下游侧相邻地配置。由此,制冷剂的一部分通过肋(24)向着第1分流板(38a、38b)的孔部(40a)引导而向下游侧流通,并且剩余的制冷剂被所述第1分流板(38a、38b)阻挡而向管道(16)侧引导。
-
公开(公告)号:CN205784011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443442.8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PC: F25B3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既能以简单的结构维持储液箱的强度、又能提高冷凝水的排水性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10)中,在连接第1及第2集液部(12、14)的管(16)的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分别具有插入部(38a、38b),插入部(38a、38b)在宽度方向上被压扁而形成为窄幅状,插入部(38a、38b)被向第1及第2集液部(12、14)的底壁部插入而连接。另外,该插入部(38a、38b)以避开将第1及第2集液部(12、14)的内部分割为两部分的第1及第2分隔板(24、30)的方式设置,并且形成为不堵塞贯穿管(16)内部的流路(36)。通过形成为这种结构,能够将沿空气的流动方向并列配置的一对管管(16)之间通过的冷凝水的排水性。(16)之间的间隙D设定得小,从而能够提高从该
-
公开(公告)号:CN202393105U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20429929.8
申请日:2011-10-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 , F28D1/05391 , F28F9/0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适于构成汽车空调的冷冻循环的蒸发器。在蒸发器(1)的风下游侧上集液部(5)中设置有与风下游侧管列(11)的第一~第三管组(11A、11B、11C)的热交换管(9)的上端部连通的第一~第三分隔区(15、16、17)。制冷剂在热交换管内从下向上流动的上升流管组即第二管组(11B)、和制冷剂在热交换管内从上向下流动的下降流管组即第三管组(11C)构成管组群。在第二分隔区(16)内的第三分隔区(17)侧部分设有将第二分隔区内上下分隔以阻碍制冷剂向上流动的阻隔板(39)。在比阻隔板靠下的部分设有阻止制冷剂从第二分隔区向第三分隔区流动的流动阻止部件(41),在比阻隔板靠上方的部分使两分隔区(16、17)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207350999U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21367347.5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PC: F25B3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发器,能够将在构成一条通路的沿通风方向排列的两个下降流管组的热交换管内流动的制冷剂量均匀化。在蒸发器(1)的下风侧管列(3)中设有第1~第3管组(16~18),在上风侧管列(4)中设有第4~第5管组(19、21)。通过沿通风方向排列的下降流管组即第3及第4管组(18、19)构成一条通路。使第3管组(18)的上端部与下风侧上集液部5的第3分区(24)的第1流出部分(34)连通,使第3管组(18)的下端部与下风侧下集液部(6)的第4分区(27)连通。在第3分区(24)的第1流出部分(34)及第4分区(27)中的至少某一方上设有对第3管组(18)的热交换管(2)内的制冷剂流动付与阻力的阻力付与部(36、40)。
-
公开(公告)号:CN203216160U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20192628.7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PC: F25B3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器。适用了热交换器的蒸发器(1)的集液箱(2、3)具有第一至第三箱构成部件(20、21、22)。在集液箱的通风方向两侧缘部上,设置使各箱构成部件(20、21、22)的纵壁部(29、34、36)重合的层叠部(38)。使第三箱构成部件(22)的中间纵壁部(36)朝向前端侧而向通风方向外侧倾斜。在横截面上,使中间纵壁部(36)的通风方向外面与外侧纵壁部(29)的通风方向内面、以及中间纵壁部(36)的通风方向内面与内侧纵壁部(34)的通风方向外面分别以形成锐角的方式交叉,在中间纵壁部(36)的通风方向外面与外侧纵壁部(29)的通风方向内面之间、以及中间纵壁部(36)的通风方向内面与内侧纵壁部(34)的通风方向外面之间,形成有填角(39)。蒸发器(1)适合使用在构成汽车空调的冷冻循环中。
-
公开(公告)号:CN207395243U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21367241.5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发器,能够将在构成一条通路的沿通风方向排列的两个下降流管组的热交换管内流动的制冷剂量均匀化。在蒸发器的下风侧管列3中设有第1~第3管组,在上风侧管列中设有第4~第5管组。通过沿通风方向排列的下降流管组即第3及第4管组而构成一条通路。使第3管组的上端部与下风侧上集液部的第3分区连通,使第4管组的上端部与上风侧上集液部的第5分区连通。在第3分区的流出部分中设有沿左右方向排列的第1部分及第2部分。第1部分的流入部分侧端部与流入部分的流出部分侧端部连通。使第1部分及第2部分分别通过制冷剂通过部而与第5分区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207247631U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20420291.9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27 , B60H1/00328 , B60H1/005 , B60H2001/00092 , F28D1/05391 , F28D2020/0013 , F28D2021/0085 , Y02E60/1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蒸发器(1),其中,作为全部制冷剂流通管(12)的厚度方向尺寸的管高度Ht、以及作为波纹状散热片(17)的左右方向的尺寸的散热片高度HF各自相等。将下风侧管列的制冷剂流通管的下风侧缘部与上风侧管列的制冷剂流通管的上风侧缘部之间的直线距离、即芯部宽度设为W,将位于通风间隙(16)的左右两侧的制冷剂流通管(12)的厚度方向的中心彼此之间的间隔、即管间距设为Tp,将管高度设为Ht,将散热片高度设为Hf,该情况下,成为W=27~32mm、Tp=4.3~5.5mm、Ht=1.3~1.5mm、Hf=3.0~4.0mm、Ht/Hf=0.325~0.50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