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驱鸟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0808248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440227.8

    申请日:2017-12-27

    Inventor: 党先红

    Abstract: 一种超声波驱鸟飞行器,属于飞行器领域,包括机体、螺旋罩、螺旋桨、电机、超声波驱鸟器、控制器、电池和涡喷发动机。所述超声波驱鸟飞行器前进的动力来自涡喷发动机的推力,以及机体的翼片结构提供的空气动力。所述超声波驱鸟飞行器的上下方向由电机和螺旋桨控制。所述超声波驱鸟飞行器的左右转向由两个涡喷发动机控制。在飞机起飞时,所述超声波驱鸟飞行器跟随飞机起飞,控制器启动超声波驱鸟器,发出超声波干扰鸟兽类的神经系统、生理系统,使其生理紊乱,以达到驱赶目的。本发明的超声波驱鸟飞行器,采用双涡喷发动机推动,飞行速度快,转向直接由涡喷发动机控制,迅捷灵敏,能在飞机起飞爬升过程中在飞机前方为飞机驱赶鸟害,为飞机开路。

    一种基于矢量推力垂直起降飞翼布局的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705466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41025.X

    申请日:2017-01-20

    Inventor: 胡光初 聂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D27/16 B64C39/02 B64C2201/021 B64C2201/048

    Abstract: 近年来,无人机的研制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它因具有许多载人飞机所不具备的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无人机具有许多载人飞机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造价低廉、使用费用低、不用人冒生命危险等,能出色地完成载人机难以胜任的任务。在很多载人飞机无法工作的场合,无人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无人机的回收还存在许多不足,限制了它在许多场合的应用。精确回收、低过载着陆是未来无人机发展的趋势。推力涡喷矢量垂直起降无人机是推力矢量无人机的一种,在短距起降和超机动性能方面有着其他类型的飞机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外许多军事强国对该内飞机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设计并制造了多型验证飞机进行试验研究。

    一种海上垃圾打捞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651607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98452.3

    申请日:2016-12-03

    Applicant: 叶强

    Inventor: 叶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1/30 B64C39/02 B64C2201/048 B64D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垃圾打捞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四台涡扇发动机A、两个液压马达A、两台涡扇发动机B、液压马达B、涡扇发动机C、多级液压缸、旋转轴承、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为尖首圆筒形状,在机身顶部安装有机翼,在机翼下方对称安装有四台涡扇发动机A,机翼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液压马达A,每个液压马达A的驱动轴端部都安装着一个涡扇发动机B;本发明采用无人机作为收集器的运载体,可以快速到达被污染的海域,相比传统的船舶等运载体具有较大的速度优势。

    多用途大型无人机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52336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04001.X

    申请日:2016-02-26

    Inventor: 方懂平

    Abstract: 多用途大型无人机,属于无人机设备领域,包括机架、机翼、旋翼螺旋桨、碳纤维棒、气球、转杆、转动器、浮球器、降落伞、触发器、控制系统、摄像头、热成像头、雷达探头和气泵,所述机架两旁设有机翼,机架后部有转杆,机翼和转杆上设有垂直起降的旋翼螺旋桨,旋翼螺旋桨旁设有碳纤维棒,碳纤维棒上设有气球,机架上部设有转动器、浮球器、触发器、控制系统,触发器上设有降落伞,转动器连接两根转杆,机架下部安装有摄像头、热成像头、雷达探头、气泵;所述控制系统通过导线和转动器、浮球器、触发器、摄像头、热成像头、雷达探头和气泵相连接,气泵与气球相连接。

    尾杆稳定的垂直起降(VTOL)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898128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480035390.0

    申请日:2004-10-19

    Abstract: 已公布的飞行器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末端的悬挂结构,空运装置和有效载荷装置。空运装置包括引擎机舱和尾杆,枢轴耦合于悬挂结构的第一末端,且有效载荷装置耦合到所述悬挂结构的第二末端。这样所述尾杆能枢轴耦合于有效载荷装置,可以便利地允许尾杆呈现特定飞行模式中所需要的方向。在垂直或盘旋飞行中,尾杆能以基本平行于悬挂结构的方向从空运装置悬挂且最小化空运对于来自空运装置的因机翼所产生的下降气流的阻力。在水平飞行中,尾杆能正交于悬挂结构,在能生成俯仰和偏航运动以控制和稳定水平飞行的方向上向后延伸。也公布了有益的变更和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