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251A
公开(公告)日:1998-07-01
申请号:CN97113916.4
申请日:1997-06-20
Applicant: 富士通株式会社
IPC: G02B6/22 , C03B37/018 , C23C1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2042 , C03B37/01211 , C03B37/01807 , C03B37/01838 , C03B37/01861 , C03B2201/28 , C03B2201/30 , C03B2201/31 , C03B2201/34 , C03B2201/36 , C03B2201/42 , C03B2203/29 , C03C13/045 , H01S3/06708 , H01S3/06729
Abstract: 一种光学放大纤维,它包括包层、位于包层内并含有Ge的第一纤芯、位于第一纤芯内并含有Er和Al的第二纤芯、以及位于第二纤芯内并含有Ge的第三纤芯。第二纤芯具有高于包层折射率的折射率,第一和第三纤芯具有的折射率各自都高于第二纤芯的折射率。由于具有高折射率的第三纤芯位于中央部分,因此能使模式场直径变小并由此改善泵浦光转换为信号光的效率。另外,由于第二纤芯含有Al作为放大带宽扩展元素,因此可保证足够宽的放大带宽。
-
公开(公告)号:CN10700110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2232.2
申请日:2015-09-09
Applicant: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3B37/012 , C03B37/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37/01453 , C03B37/01211 , C03B37/014 , C03B37/0142 , C03B37/01446 , C03B37/01466 , C03B37/027 , C03B2201/12 , C03B2201/20 , C03B2201/28 , C03B2201/31 , C03B2201/32 , C03B2201/40 , C03B2201/42 , C03B2203/22 , C03B2203/23 , C03B2203/24 , C03B2207/66 , C03B2207/70 , G02B6/02 , G02B6/0281 , G02B6/03627 , G02B6/03638 , G02B6/0365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形成具有第一密度的低折射率凹槽区域;以大于第一密度的第二密度形成围绕凹槽区域的包含二氧化硅的内阻隔层(116a);绕着第一阻隔层沉积基于二氧化硅的烟炱从而以小于第二密度的第三密度形成外包覆区域(114);将芯棒(102)插入凹槽‑外包覆结构;以大于第三密度的第四密度在外包覆区域的外部部分中形成包含二氧化硅的外阻隔层(116b);使含负掺杂剂的气体流动通过凹槽‑外包覆结构(110)从而用负掺杂剂掺杂凹槽区域,以及其中,阻隔层(116a,116b)减轻了负掺杂剂扩散进入外包覆区域(114);以及对凹槽‑外包覆和芯棒进行固结。还提供了制造具有内外阻隔层的固结的凹槽‑外包覆结构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84241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0585995.1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OFS菲特尔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曼·F·延 , 皮特·I·波莱尔 , 汤姆·盖斯勒 , 拉斯穆斯·V·杨森 , 奥勒·A·勒弗灵 , 于尔根·奥斯特加德·奥尔森 , 戴维·W·派克汉姆 , 丹尼斯·J·特雷弗 , 帕特里克·W·韦斯科 , B·朱
IPC: G02B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3/046 , C03B37/01208 , C03B37/01853 , C03B37/027 , C03B2201/07 , C03B2201/08 , C03B2201/12 , C03B2201/20 , C03B2201/28 , C03B2201/50 , C03B2203/223 , C03B2203/23 , C03C3/06 , C03C4/10 , C03C13/045 , C03C2201/11 , C03C2201/12 , C03C2201/28 , C03C2201/50 , G02B6/03627 , G02B6/0365 , Y02P40/57 , G02B6/0229
Abstract: 本申请具有低损耗和纳米级结构均匀的芯部的光学纤维。具体地,一种具有芯部区域的光学纤维,该芯部区域以各自的量掺杂有一种或多种降低粘度的掺杂剂,所述各自的量经配置以使得在具有大约600cm‑1的频移的拉曼光谱中该纤维具有纳米级结构,该纳米级结构具有小于0.025的积分D2线缺陷强度。可替代地,该芯部区域以各自的量掺杂有一种或多种降低粘度的掺杂剂,所述各自的量经配置以使得该纤维具有残余轴向压缩应力,该残余轴向压缩应力具有大于20MPa的应力幅值和芯部半径的2倍和7倍之间的应力径向范围。根据该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通过该纤维的光学传播的大部分由确定的组的纤维区域所支持,该确定的组的纤维区域包括芯部区域和一个或多个邻近的包层区域。该纤维区域以各自的量和径向位置掺杂有一种或多种降低粘度的掺杂剂,所述各自的量和径向位置经配置以获得在该确定的组中的纤维区域之间的粘度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6145661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02256.4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J-纤维有限公司
IPC: C03B37/018 , G02B6/0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37/01861 , C03B37/01838 , C03B37/01869 , C03B2201/10 , C03B2201/12 , C03B2201/28 , C03B2201/36 , C03B2201/40 , G02B6/03633 , G02B6/03638 , G02B6/03694 , H01S3/06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导纤维、特别是激光纤维,包括一个掺杂的玻璃纤维芯(1)和一个包围玻璃纤维芯的包层(2),具有从纤维芯向外减小的折射率分布曲线。该光导纤维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在玻璃纤维芯与包层之间设置的、减小在玻璃纤维芯与包层之间的机械应力的中间层。在一种符合目的的实施形式中,该中间层具有保证在玻璃纤维芯与包层之间的阶梯形机械应力走势的中间层掺杂部分和降低折射率的中间层共掺杂部分,该中间层共掺杂部分抵制中间层掺杂部分的提高折射率的作用。本发明还涉及在制造预制件时在芯区域上施加至少一个掺杂的阻隔层,目的在于避免在萎陷过程中特别的芯掺杂物从芯中扩散出来并且能实现特别的掺杂物在阻隔层与芯层之间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02998741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15243.X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
IPC: G02B6/028 , G02B6/036 , C03B37/014 , C03B3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37/01807 , C03B2201/12 , C03B2201/28 , C03B2201/31 , C03B2201/32 , C03B2201/34 , C03B2201/36 , C03B2203/22 , C03B2203/26 , Y02P40/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激光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增益应用的有源光纤结构及其实现方法,无需将内包层设计成八边形或D型等异形多边形结构就可以达到相当高的纤芯对包层泵浦光的耦合效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结构为从内到外依次由纤芯、石英包层、低折射率涂覆层、外涂覆层构成的同心圆层结构;石英包层可以仅由一层渐变型折射率的石英包层构成;也可以由一层渐变型折射率的石英内包层和一层石英外包层共同构成,但石英内包层的任意位置的折射率均高于石英外包层的折射率。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双包层有源光纤的高熔接损耗、高弯曲损耗、低强度等问题,简化了有源光纤制作工艺,对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219371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092907.1
申请日:2011-04-13
Applicant: 德拉克通信科技公司
Inventor: I·米莉瑟维克 , M·J·N·范·斯特劳伦 , J·A·哈特苏克 , E·阿尔迪
IPC: C03B37/018 , C03B37/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37/0183 , C03B37/01807 , C03B2201/12 , C03B2201/24 , C03B2201/28 , C03B2201/31 , C03B2201/32 , C03B220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部气相沉积工艺。本发明涉及使用内部气相沉积工艺制造光纤用初级预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设置具有供给侧和排出侧的中空玻璃基管,ii)由加热炉包围至少部分的中空玻璃基管,iii)将掺杂或未掺杂的玻璃形成气体经由中空玻璃基管的供给侧供给至所述中空玻璃基管的内部,iv)创建反应区,在所述反应区中创建条件以使玻璃沉积发生在中空玻璃基管的内部,和v)使反应区在位于中空玻璃基管的供给侧附近的换向点和位于中空玻璃基管的排出侧附近的换向点之间沿着中空玻璃基管的长度往复移动,其中,在至少部分步骤v)期间,当反应区沿排出侧的方向移动时,气体流包含第一浓度的含氟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351934A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680035061.5
申请日:2006-09-08
Applicant: 俄罗斯科学院纤维光学科研中心
Inventor: 叶夫盖尼·米哈伊罗维奇·贾诺夫 , 夫拉基斯拉夫·夫拉基米罗维奇·德沃伊琳 , 瓦列里·米哈伊罗维奇·玛什斯基 ,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古里亚诺夫 , 安德烈·亚历山大洛维奇·乌姆尼科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37/01413 , C03B37/01433 , C03B37/01807 , C03B37/01838 , C03B2201/28 , C03B2201/30 , C03B2201/31 , C03B2201/32 , C03B2201/78 , C03B2207/90 , C03C4/0071 , C03C4/10 , C03C4/12 , C03C13/046 , C03C13/048 , C03C25/105 , H01S3/06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器和纤维光学。一种在1000-1700nm的波长范围工作的放大光纤,其包括提供放大的氧化物玻璃内芯,和至少一种氧化物玻璃的包层。根据本发明,该内芯含有选自硅、锗、磷、铋、铝、镓的元素的氧化物,铋氧化物的浓度为10-4-5mol%,硅和锗氧化物的浓度总计或分别为70-99.8999mol%,铝和镓氧化物的浓度总计或分别为0.1-20mol%,磷氧化物的浓度为0-10mol%,且提供了至少为光纤中非共振损失因子10倍以上的最大光学增益。外部氧化物玻璃包层包括熔融二氧化硅。该光纤内芯在1000nm区域内具有吸收带,与激励至其他吸收带而产生1000-1700nm范围发光相比,激励至该区域能提供1000-1700nm范围内激励光至发光的更高能量转化。该光纤在由750-12000nm波长的光激励时,发出1000-1700nm范围的光,发光带的半高度宽度超过120nm,发光带边界定义为,发光密度降低为发光带中1000-1700nm光谱范围内最大密度的一半的点。
-
公开(公告)号:CN1301225C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410037806.4
申请日:2004-05-10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3B37/012 , C03B37/014 , C03B37/018 , C03B37/02 , G02B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37/01807 , C03B2201/22 , C03B2201/28 , C03B2201/31 , C03B2203/24 , C03B2207/86 , Y02P40/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水峰光纤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MCVD)工艺制造低水峰光纤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制造出的单模光纤在1310nm波长处的衰减系数小于0.320dB/km,氢老化试验后测量1383nm波长处的羟基峰衰减系数小于1310nm波长处的衰减系数,其衰减系数小于0.310dB/km。
-
公开(公告)号:CN1274618C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01823008.3
申请日:2001-02-02
IPC: C03B37/018 , H01S3/067 , G02B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37/01838 , C03B37/01807 , C03B37/01853 , C03B2201/12 , C03B2201/28 , C03B2201/31 , C03B2201/34 , C03B2201/36 , Y02P40/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的通过将MCVD技术与溶液掺杂方法相结合制备掺杂稀土的预型体和纤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石英玻璃基体管内形成匹配或凹陷包层结构,之后,沉积含有GeO2和P2O5的未烧结的颗粒层形成芯,并且,通过将多孔烟灰层浸泡在含有确定比例的共掺剂如AlCl3/Al(NO3)3的RE盐的醇/水溶液中进行溶液掺杂,通过控制烟灰的孔隙率、浸泡时间、溶液的浓度和共掺剂比例,在芯处获得要求的RE离子浓度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少芯-包层界面缺陷,之后,对含有RE的多孔沉积层进行干燥、氧化、脱水和烧结,并且在高温下进行塌落,制备出预型体,并且采用合适尺寸的石英管进行包覆,再通过纤维拉拔制成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733635A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200510091298.2
申请日:2003-04-28
Applicant: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J·D·福斯特 , D·W·霍托夫 , C·L·莱西 , Y·L·彭 , D·R·鲍尔斯 , J·L·塔普勒 , H·B·马修斯 , D·米奇斯考夫斯基 , R·A·奎恩 , W·J·瓦尔扎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B37/02718 , C03B2201/12 , C03B2201/28 , C03B2201/31 , C03B2205/40 , C03B2205/42 , C03B2205/56 , C03B2205/82 , C03B2205/90 , C03B2205/91 , Y02P40/57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形成光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玻璃预制棒以高拉丝速度(例如优选是>10m/s)拉丝出光纤,对该光纤进行处理(退火或缓慢冷却)如下:将光纤保持在一处理温度范围内一段较短的处理时间(例如<0-5秒)。优选是,光纤以特定的冷却速率(>830℃/s但<4000℃/s)进行冷却。该光纤处理能降低由瑞利散射造成的光纤衰减增加的趋势,和/或降低光纤在形成之后由热老化造成的随时间衰减增加的趋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