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5756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0295310.X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压及安全注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安全壳,所述安全壳内设有:抑压水池、堆芯补水箱、安注箱、压力容器集水坑、一回路卸压装置、反应堆压力容器;其中,所述抑压水池用于吸收事故下反应堆系统释放出的热量,并且所述抑压水池中的水依靠重力注入堆芯,实现低压注射功能;所述堆芯补水箱用于为非能动高压安全注射提供水源;所述安注箱用于为非能动中压安全注射提供水源;所述压力容器集水坑用于收集由安全壳冷却系统冷凝的凝结水,为再循环长期冷却提供水源,并实现压力容器内熔融物滞留,实现了反应堆安全系统设计合理,系统配置简单,安全壳尺寸较小,经济性较好,且满足压力容器内熔融物滞留的要求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89839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958470.3
申请日:2015-12-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一种全压设计的主蒸汽系统,蒸汽发生器1、蒸汽发生器传热管2、主蒸汽隔离阀3、超级管道4、汽轮机5、蒸汽管道6,其中蒸汽发生器1位于安全壳内,主蒸汽隔离阀3、汽轮机5位于安全壳外,蒸汽发生器传热管2位于蒸汽发生器1之中,而超级管道4一端与蒸汽发生器1连接,另一端与主蒸汽隔离阀3连接,且超级管道4采用全压设计,蒸汽发生器1、主蒸汽隔离阀3、超级管道4均可承受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同等的压力,而主蒸汽隔离阀3与汽轮机5之间通过蒸汽管道6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4064238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64164.5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F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气载放射性流出物非能动水洗过滤系统,包括设置于地下洞室内的金属罐,金属罐内盛装有一定量的滤碘溶液,金属罐的侧壁下方设置有与安全壳连通的气体入口管,气体入口管在金属罐内与若干个支管连通,支管上密集布置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顶部低于滤碘溶液的液面,金属罐顶部设置有与烟囱连通的气体出口管,气体出口管的下方设置有金属纤维过滤器,文丘里管与金属罐内壁之间设置有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与地面冷却水池连通,金属罐侧壁上还布置有注液管和排液管。本发明结合地下核电站的特点和文丘里管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一种非能动、自我调节泄压、能长期有效运行且反复使用的水洗过滤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10122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726035.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李垣明 , 黄永忠 , 李权 , 唐昌兵 , 邱玺 , 余红星 , 柴晓明 , 李文杰 , 路怀玉 , 高士鑫 , 辛勇 , 赵波 , 何晓强 , 张宏亮 , 曾畅 , 刘振海 , 马超 , 齐飞鹏 , 王严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基弥散微封装燃料的堆芯结构,包括约束容器、包壳和燃料元件,所述燃料元件采用一个或多个拼接的弥散微封装燃料,所述弥散微封装燃料包括基体,所述基体采用石墨基,基体内弥散燃料颗粒,基体上还开设有多个冷却剂孔;所述包壳的轴向两端分别与约束容器的底部和顶部连接,包壳和约束容器连接作为堆芯结构的骨架;包壳内部用于插入热管或流通冷却剂;一个或多个拼接的弥散微封装燃料容纳在约束容器内,且包壳贯穿一个或几个拼接弥散微封装燃料的冷却剂孔。本发明利于简化堆芯结构,降低装配难度,降低燃料运行温度、提高燃料结构稳定性,且能够同时满足多种反应堆需求的多用途核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001182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363497.X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流阻小压差止回阀,一种低流阻小压差止回阀,包括阀体组件,阀板和阀轴,其特征在于,阀轴可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还包括配重机构和关阀辅助机构;所述配重机构固定安装在阀轴上,且配重机构与阀板相连,所述配重机构用于使阀板的重心落在阀轴中心上;所述关阀辅助机构安装在阀轴上,可绕阀轴的轴线自由转动,关阀辅助机构悬停在阀板上方并支撑在阀体组件上,当阀板开启一定角度后,阀板能与关阀辅助机构接触。本发明的止回阀,当系统有介质正向流过止回阀时,只需要微小的压力就能够使阀板,满足小压差开启要求,当介质反向流动时,能够快速关闭止回阀,使得阀板开启角度不受限制,减小了阀门流通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8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11328791.7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小型压水堆核电厂的启停系统及方法,启停系统包括蒸汽排放系统和给水输送系统,蒸汽排放系统的进口与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出口连通,蒸汽排放系统的蒸汽出口与主蒸汽联箱连通,给水输送系统的出口与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进口连通,启停给水泵的出水口与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进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给水系统隔离阀,汽水分离器的进口与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主蒸汽管线进口闸阀,方法包括启动方法和停机方法,本发明使得在核反应堆启动时,通过给水输送系统对蒸汽发生器供水,并通过蒸汽排放系统对蒸汽发生器的出口工质进行处理和利用,能够有效解决出口工质无法利用的处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2841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911406798.9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多种发电模式的热管反应堆堆芯结构,该热管反应堆堆芯包括热管、燃料棒、堆内构件、堆内隔热层、反射层、旋转鼓、反应堆容器和反应性驱动机构,若干个热管和燃料棒布置在堆内构件内,堆内构件外套有堆内隔热层,堆内隔热层外套有反射层,反射层与堆内隔热层之间沿周向布置若干个旋转鼓,反射层外套有反应堆容器,反应性驱动机构位于反应堆容器底部,反应性驱动机构与旋转鼓的数量、布置方式相同。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管反应堆堆芯结构简单可靠,寿命长,固有安全性高,具备模块化配置能力,可以和各种类型的热电转换装置匹配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7415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39097.7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张舒 , 刘余 , 邓坚 , 鲁剑超 , 鲜麟 , 张丹 , 曾畅 , 杨帆 , 程坤 , 李峰 , 喻娜 , 杨洪润 , 余红星 , 张渝 , 马誉高 , 方红宇 , 陈宏霞 , 吴鹏 , 蔡容 , 杨韵佳 , 沈才芬 , 习蒙蒙 , 陆雅哲 , 周科 , 冉旭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中海水冷却的船用核动力装置二回路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作为一个可在反应堆正常以及事故停堆工况下自动投运并有效导出堆芯余热的安全系统,具有换热效率高,对现有设备改动少以及对空间要求小等优点。基于新型集成二回路系统技术特征,新构建一条基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与集中海水冷却系统的能动余热排出通道,可进一步拓展余热排出系统配置多重性、多样性,达到了进一步提升船用核动力装置余热排出功能安全可靠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582529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42324.3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曾未 , 姚维华 , 赵耀 , 李锋 , 秦冬 , 刘佳 , 冉旭 , 曾畅 , 成翔 , 吴杨 , 孙燕 , 王连杰 , 汪量子 , 朱紫豪 , 颜达鹏 , 陈杰 , 朱发文 , 王啸宇 , 杨韵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大盘管蒸汽发生器的微型全自然循环压水反应堆系统,该反应堆系统包括反应堆、安全壳,反应堆设于安全壳内;安全壳置于空气中;还包括氮气稳压系统、主给水系统、主蒸汽系统、净化与余热排出系统、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本发明采用全自然循环一体化压水堆技术路线,冷却剂在反应堆内通过自然循环方式将堆芯热量导出,并由盘管直流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工质产生过热蒸汽,该过热蒸汽可推动高效小型汽轮发电机组产生电能或直接外输供热、制备淡水。该反应堆体积小、重量轻、超长寿期、集成高效、运维简便、安全可靠,可应用于边疆、极地、高原、远海岛屿等偏远、环境恶劣地区。
-
公开(公告)号:CN11119980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1414623.2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应急冷却功能的热管反应堆支承和屏蔽结构。本发明包括两道环形反应堆支承,屏蔽结构,应急冷却剂入口结构,应急冷却剂出口结构;两道环形反应堆支承每一道位置都与反应堆容器的上、下板位置对应,外径与壳体连接,内径与反应堆容器配合;屏蔽结构包括下部屏蔽板、中部屏蔽筒、上部屏蔽板;下部屏蔽板安装在下部反应堆支承下表面,中部屏蔽筒安装在两道环形反应堆支承之间,上部屏蔽板安装在上部反应堆支承的上方;应急冷却剂入口结构安装在上部屏蔽板上方,应急冷却剂出口结构安装在下部屏蔽板下方。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制造安装,具备为热管反应堆实现应急冷却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