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906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05357.5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核反应堆物理试验方法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动态堆芯理论计算的功率分布测量方法、终端及介质,方法包括:括预估燃耗和预估控制棒位;构建试验平台堆芯的基础理论模型;建立动态堆芯理论数据库;获取反应堆燃料组件测量通道内不同位置的测量数据;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拓展为全堆芯实测功率分布数据;获取动态堆芯设计理论功率值;完成对堆芯关键参数的验证。本发明利用动态堆芯理论模拟技术获得动态堆芯的理论数据和试验关键参数,构建动态堆芯理论数据库,利用动态堆芯理论数据库对动态堆芯实测电流数据进行数据拓展,获得全堆芯实测功率分布数据,再利用全堆芯实测功率分布数据和动态堆芯理论数据库完成试验结果验收。
-
公开(公告)号:CN11650443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21261.7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兰州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精细中子通量分布探测组件,包括电路板基底、发射体、绝缘体、收集体以及信号传输组件,电路板基底用于搭载发射体,发射体包括多个用于响应中子的发射体金属片,发射体金属片阵列排布在电路板基底上,电路板基底上设置有与发射体金属片数量对应的预留电路,将发射体金属片与信号传输组件信号输入端连接,绝缘体为聚酰亚胺绝缘层,包覆于电路板基底的外部,为搭载发射体金属片的电路板基底和收集体作绝缘,收集体为不锈钢外壳,设置在聚酰亚胺绝缘层外,并与其固定连。具有尺寸小、排布规则的特点,能够探测反应堆狭小空间的中子通量分布,并具有配套的电子学系统用于响应信号处理、输出及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547232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43744.X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首循环装载低燃耗燃料组件的堆芯装料临界监督方法,通过预先的理论计算分析,判定将低燃耗燃料组件装载到源量程探测器附近时,仅依赖低燃耗燃料组件,是否能够保证源量程探测器在首循环堆芯装料过程中,以及首循环堆芯装料完成后,都能获得有效的计数信号;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不同的首循环堆芯装料工序,根据所述平均计数率和所述报警阈值进行反应堆临界安全监督,从而实现在无外加一次中子源的条件下,对首循环堆芯在装料过程中以及在装料完成后都能够进行有效地临界安全监督。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55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01026.1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5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重非均匀性空间自屏效应修正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对从燃料表面逃脱的所有中子数和从燃料表面逃脱后在慢化剂中不经过任何碰撞,而进入到相邻燃料栅元发生碰撞的中子数进行计算,得到丹可夫因子,然后通过丹可夫因子对中子逃脱概率进行修正,以修正中子共振计算的双重非均匀性;根据均匀前后中子在随机分布介质区的逃脱概率不变,将随机分布介质区等效为均匀化介质;基于弥散颗粒和基体各子区的宏观截面,以及各子区对应的体积份额和空间自屏因子计算均匀化介质的等效截面,以修正中子输运计算的双重非均匀性,实现对随机分布介质燃料元件的双重非均匀性空间自屏效应的修正,提高中子计算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9990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06886.4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商业压水堆辐照靶件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方法,利用商业压水堆辐照靶件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具体地,利用商业压水堆辐照靶件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操作包括以下步骤:S1.在商业压水反应堆停堆期间,将辐照靶件安装在燃料组件的导向管中;S2.辐照靶件随燃料组件进入堆芯辐照,在堆内中子场环境下发生反应产生目标放射性同位素;S3.反应堆再次停堆后,取出辐照靶件,提取目标放射性同位素。该技术的应用为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方法,也可更为充分地利用压水反应堆内的中子场环境,提高其经济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66793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64683.9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19 , G21C19/20 , G21C17/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床先进高温堆堆芯装载方法,所述装载方法采用一次装料、整体卸载的方式,堆芯活性区采取燃料球和石墨球配合装载的方式,堆芯活性区高度大于核设计程序理论计算的活性区高度,具体装载过程如下:通过实时测量堆芯剩余反应性,确定最终满足堆芯功率和寿期要求的燃料球的装量,将燃料球装载至燃料球实际装量位置,然后继续装入石墨球,直至填满整个堆芯活性区。本发明实现了燃料球装量根据实际要求的可调节性,并避免了排空熔盐时堆芯活性区几何形状发生重大改变,达到精确实现堆芯设计目标的目的,从根本上规避了核设计程序计算不确定性带来的堆芯设计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9778534U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21109825.8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兰州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中子测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中子通量探测器。一种低中子通量探测器,包括阴极壳体、阳极丝及传输电缆;阳极丝沿阴极壳体的中心线设置于阴极壳体内;阴极壳体的内周面与阳极丝的外周面间隔,并共同形成用于填充BF3气体的填充腔;传输电缆连接于阴极壳体的近端,且与阳极丝及阴极壳体电连接。该低中子通量探测器用于反应堆内的中子测量,其能够放入反应堆的精细孔道,实现对反应堆内各活性区低中子通量的实时监测,而且检测灵敏度高,探测效率高,探测响应快。
-
公开(公告)号:CN212809787U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21434030.0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停堆球床先进高温堆堆芯,燃料球和石墨球分别分布在堆芯活性区上部和下部,堆芯活性区剩余空间填充有冷却剂;堆芯活性区外围包裹有石墨反射层;第一套控制棒布置在石墨反射层中;还包括第二套控制棒和毒物注入系统;第二套控制棒布置在石墨反射层中;毒物注入系统包括注入通道,注入通道的一端贯穿石墨反射层后通过熔盐主回路与堆芯活性区底部连通,毒物介质在压力驱动作用下经注入通道注入堆芯活性区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械控制棒结合毒物注入系统作为第二套停堆系统的先进高温堆堆芯,通过第二套控制棒实现快速停堆,通过毒物注入系统维持长期停堆,保障堆芯安全性,提高了球床先进高温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2541923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1433648.5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实现快速安全停堆的球床先进高温堆堆芯,在堆芯活性区上部布置燃料球、下部布置石墨球,堆芯活性区外围包裹有石墨反射层;第一套控制棒布置在石墨反射层中;还包括第二套控制棒和排空熔盐系统;第二套控制棒布置在石墨反射层中;排空熔盐系统位于堆芯活性区下方,排空熔盐系统包括排出通道和阀门,排出通道的一端贯穿石墨反射层后通过熔盐主回路与堆芯活性区底部连通、另一端用于输出熔盐。本实用新型提出新的第二套停堆系统设计方案,减少第二套停堆系统对控制棒的使用,在控制棒位置总数一定的情况下,相应增加第一套停堆系统的控制棒数量,进而增大第一套停堆系统的控制能力,提高球床先进高温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