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90634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880104628.9
申请日:2008-08-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9/04 , F02G1/053 , F02G2270/40 , F02G2270/45 , F02G2270/85 , F16J7/00
Abstract: 活塞(20)经由延长杆(12)连结于与曲轴(10)可转动地连结的连杆(13)。由此,活塞(20)的往复运动传递到曲轴(10)而转换为旋转运动。在延长杆(12)的两端部上设有由球面滑动轴承构成的活塞侧接头机构(30P)和曲轴侧接头机构(30C)。活塞(20)经由活塞侧接头机构(30P)与延长杆(12)连结,延长杆(12)经由曲轴侧接头机构(30C)与连杆(13)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1512125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780033099.3
申请日:2007-08-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9/024 , F01N2240/02 , F02B43/10 , F02B2275/14 , F02D19/12 , F02D21/04 , F02M21/0206 , F02M21/0275 , F02M25/10 , F02M26/35 , Y02T10/121 , Y02T10/32
Abstract: 发动机(10)将由氧气、作为燃料的氢气和作为工作气体的氩气构成的气体供给至燃烧室(21)。上游冷凝部(70)通过将来自燃烧室的排放气体与大气进行热交换,使排放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汽冷凝成第一次冷凝水,并将分离了第一次冷凝水的气体作为第一次冷凝水分离后气体而排出。第一次冷凝水被储存在蓄水箱(100)中。下游冷凝部(80)通过利用储存在蓄水箱中(100)中的冷凝水的气化潜热,进一步将第一次冷凝水分离后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汽冷凝成第二次冷凝水,并将从第一次冷凝水分离后气体中分离了第二次冷凝水后的气体排出,从而避免了工作气体的热容比的显著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091053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580045137.8
申请日:2005-12-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G1/053
Abstract: 一种活塞设备,其通过将压缩的工作介质引入活塞内部并从布置在活塞的圆周部分上的多个孔将工作介质排出至活塞和气缸之间的间隙,从而配置空气轴承,同时该活塞设备阻止活塞中的工作介质回流至工作空间,并容易保证可靠性以及提供长的使用寿命。一种应用于外燃机10的活塞设备,其包括:活塞主体211;压力累积室212,其形成在活塞主体的内部;引入部分214,其用于将压缩的工作介质引入压力累积室;和孔216,其布置在活塞主体的圆周部分211b上,并从压力累积室延伸至外燃机的活塞主体和气缸22之间的间隙,其中,引入部分布置为在引入方向上与工作流体的压力累积室连通以及在引入方向的反方向上连通,引入部分中的反方向上的通道阻力大于引入方向上的通道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864002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480028639.5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G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1/0003 , F02G5/02 , F02G2254/15 , Y02E20/363 , Y02P80/156 , Y02T10/166
Abstract: 一种排气热回收装置(100)(用作斯特林发动机),其被安装在例如内燃机的排气通道和工厂排气热的排气通道中,用以抑制排气热回收效率的降低,该排气热回收装置被安装在形成于热媒通道(122)中的设备安装表面(123)上,以致该设备安装表面(123)和高温侧汽缸(101)的加热器连接侧端面(101it)平行,而且该设备安装表面(123)和低温侧汽缸(103)的冷却器连接侧端面(103it)平行。高温侧气缸(101)被布置在排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低温侧气缸(103)被布置在该高温侧气缸(101)的下游侧。
-
公开(公告)号:CN102971518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180032080.3
申请日:2011-0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0 , F01P7/16 , F01P7/165 , F01P7/167 , F01P2007/146 , F01P2025/62 , F01P2060/08 , F02G5/04 , F02G2260/00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1A)具备:内燃机(10);泵(31);散热器(32);主通道部(41);斯特林发动机(20);分支通道部(43),其于第一连接地点(P1)处从主通道部(41)分支,且经由斯特林发动机(20),而于第二连接地点(P2)处与主通道部(41)中的、与第一连接地点(P1)相比靠下游侧的部分汇合;温度自动调节器(33),并且,在主通道部(41)中的、散热器(32)与泵(31)之间的部分处设置第一连接地点(P1)和第二连接地点(P2),且以使温度自动调节器(33)存在于主通道部(41)中的、第一连接地点(P1)和第二连接地点(P2)之间的部分处的方式,来设置温度自动调节器(33)。
-
公开(公告)号:CN101878362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0880117934.6
申请日:2008-11-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G5/02 , F02G1/053 , F02G2253/02 , Y02T10/166
Abstract: 斯特林发动机(100)的高温侧气缸(30H)由套筒(30HR)与气缸体(30HB)构成。套筒(30HR)中,高温侧活塞(20H)在内部往复运动。另外,套筒(30HR)构成为,与对斯特林发动机(100)的工作流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105)连接,传递加热器(105)的热。气缸体(30HB)配置在套筒(30HR)的外侧。另外,在套筒(30HR)与气缸体(30HB)之间,设置规定间隔而形成空气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98566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80017504.9
申请日:2011-07-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5/00 , F01N3/005 , F01N2240/02 , F02D19/025 , F02D19/027 , F02D19/029 , F02D21/04 , F02D41/0027 , F02D41/22 , F02D41/221 , F02M21/0206 , F02M21/0275 , F02M26/36 , Y02T10/32 , Y02T1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低成本来高精度地对工作气体循环型气体发动机的气密性的异常进行检测的简洁方法以及使用了所述方法的工作气体循环型气体发动机。在所述工作气体循环型气体发动机中,将燃料气体、氧化剂气体、以及工作气体中的至少一种气体作为剩余气体多出预定量1地供应至循环通路内,并且,基于所述预定量1与循环通路内的气体的量的增量的差来判断所述发动机的气密性是否存在异常,其中,所述循环通路内的气体的量的增量通过气体量检测装置来另外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971518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180032080.3
申请日:2011-0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3/00 , F01P7/16 , F01P7/165 , F01P7/167 , F01P2007/146 , F01P2025/62 , F01P2060/08 , F02G5/04 , F02G2260/00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1A)具备:内燃机(10);泵(31);散热器(32);主通道部(41);斯特林发动机(20);分支通道部(43),其于第一连接地点(P1)处从主通道部(41)分支,且经由斯特林发动机(20),而于第二连接地点(P2)处与主通道部(41)中的、与第一连接地点(P1)相比靠下游侧的部分汇合;温度自动调节器(33),并且,在主通道部(41)中的、散热器(32)与泵(31)之间的部分处设置第一连接地点(P1)和第二连接地点(P2),且以使温度自动调节器(33)存在于主通道部(41)中的、第一连接地点(P1)和第二连接地点(P2)之间的部分处的方式,来设置温度自动调节器(33)。
-
公开(公告)号:CN101802371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0880106208.4
申请日:2008-11-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5/04 , F02B75/041 , F02D13/0238 , F02D13/0269 , F02D41/0002 , F02D41/1475 , F02D2041/001 , F02D2041/002 , Y02T10/12 , Y02T10/142 , Y02T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花点火式内燃机,在该内燃机中具有可改变机械压缩比的可变压缩比机构(A)和可控制进气门(7)的关闭正时的可变气门正时机构(B)。在内燃机低负荷运行侧使机械压缩比维持在最大机械压缩比、并且在内燃机高负荷运行侧使机械压缩比随着内燃机负荷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在内燃机高负荷运行侧进行理论空燃比下的燃烧,在机械压缩比变为最大机械压缩比的内燃机低负荷运行侧进行稀空燃比下的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01548086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780044815.8
申请日:2007-10-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5/04 , F02D13/0238 , F02D13/0269 , F02D41/0002 , F02D41/062 , F02D2013/0292 , F02D2041/001 , F02N19/004 , Y02T10/142 , Y02T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转火花点火式内燃发动机的方法,所述火花点火式内燃发动机设置有能够控制进气门(7)的闭合正时的可变正时机构(B)和能够改变机械压缩比的可变压缩比机构(A)。在发动机起动时,将进气门(7)的闭合正时控制为使得起动所需的进气量被送入到燃烧室(5)内,并且将所述机械压缩比设在高压缩比侧。所述运转火花点火式内燃发动机的方法能够在发动机起动及进行提高期望的发动机转速的作用时完成可靠的点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