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8936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48823.6
申请日:2018-05-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丝传动技术领域。一种丝传动螺距补偿及张紧机构,其技术方案是:钢丝的端部压紧在锁紧座;输出轴驱动齿轮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带动丝杠沿轴向运动,对钢丝沿螺旋导线槽的螺距偏移运动进行补偿;丝杠运动的同时通过涡轮带动锁紧组件沿轴旋转,实现对钢丝的牵引;当需要对钢丝进行张紧时,对输出轴驱动齿轮提供制动力,限制丝杠的运动,通过锁紧座上的调节孔对涡轮进行旋拧,锁紧组件在涡轮的作用下,相对丝杠旋转,从而对缠绕在螺旋导线槽上的钢丝缠绕张紧。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丝传动技术中钢丝轴向螺距移动导致的传动系统受力特性变化与张力失效的问题,并实现了丝传动中的钢丝快捷可靠张紧。
-
公开(公告)号:CN115609580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1076714.1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机械臂柔性振动抑制方法,步骤包括:离散获得末端运动轨迹;设置零空间项系数和优化算法参数;在速度层面和加速度层面,构建包含零空间项的空间机械臂末端轨迹与关节轨迹间的逆运动学关系;构建在上述关节轨迹运动驱动下的柔性机械臂动力学运动模型,描述机械臂末端柔性振动;通过机械臂末端柔性振动计算,获取机械臂末端柔性振动幅值,与优化前的机械臂末端柔性振动幅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满足柔性振动抑制的要求。本发明基于多项式末端轨迹差值和最小范数法逆运动学关系,实现了将期望末端轨迹转换为含零空间项的关节运动轨迹。
-
公开(公告)号:CN115476356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1015538.0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力传感器的空间机械臂自适应混合阻抗控制方法,包括:建立解耦递推自适应动力学控制器,对空间机械臂惯性参数进行自适应处理;建立无需力传感器的外力估计器,实现无需力传感器对机械臂任意位置受力进行估计;根据解耦递推自适应动力学控制器和无需力传感器的外力估计器,建立自适应混合阻抗控制,得到无需力传感器的自适应混合阻抗控制策略,在根据需求划分的任务子空间实现位置控制或阻抗控制。本发明的方法可显著提高空间机械臂执行接触任务时对自身动力学参数以及环境参数不确定性的自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303515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957766.3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空间双臂在轨操作的航天员舱内操作及显控系统,属于空间双臂在轨操作技术领域;包括多模式操作控制模块、动态信息管理模块和实时仿真与显示模块;模式操作控制模块包括工作模式选择模块、地面操作管理模块、自主任务管理模块、人机交互操作模块;动态信息管理模块又包括机械臂动态总线信息管理模块、机械臂信息处理模块;实时仿真与显示模块又包括机械臂仿真训练模块、机械臂运动参数及图像显示模块;人机交互操作模块包括面板操作模块、转动手柄操作模块、平动手柄操作模块;本发明通过动态信息流管理、自主任务管理及多数据源融合人机交互设计,实现空间双机械臂多点接入的管理,为航天员提供在舱内完成空间机械臂的多模式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92413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051067.9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套用于空间机械臂关节在轨拆装的维修装置,该维修装置主要由第一关节维修装置、第二关节维修装置等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组成,其中,每套维修装置主要由1个分离机构和1个随动机构组成,两套机构配合使用才可以完成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故障关节在轨维修任务。该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航天员携带和操作等优点,可协助航天员完成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任意关节的在轨维修工作,解决了中国空间站机械臂关节的在轨维修更换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997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058809.0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CN)
Inventor: 张思博 , 胡玉茜 , 唐自新 , 孙勇 , 汪路元 , 禹霁阳 , 牛嘉祥 , 王红光 , 顾明 , 周轶丁 , 许哲 , 李欣 , 余晟 , 吴志红 , 胡成威 , 王友渔 , 梁常春 , 高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称式空间机械臂的变结构数据总线及信息流传输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机械臂系统穿舱总线、第二机械臂系统穿舱总线、第三机械臂系统穿舱总线、第四机械臂系统穿舱总线;各穿舱总线之间能够通过硬件接口互联;核心舱舱内设有机械臂操作台;机械臂操作台设有双BC接口,其中一个BC接口连接第一机械臂系统穿舱总线,另一BC接口连接第二机械臂系统穿舱总线,机械臂操作台作为BC通过大臂适配器或者大臂基座过路连接大臂的机械臂末端执行器与大臂内总线进行通信,通过小臂适配器或者小臂基座过路连接小臂的末端执行器与小臂内总线进行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5476356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015538.0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力传感器的空间机械臂自适应混合阻抗控制方法,包括:建立解耦递推自适应动力学控制器,对空间机械臂惯性参数进行自适应处理;建立无需力传感器的外力估计器,实现无需力传感器对机械臂任意位置受力进行估计;根据解耦递推自适应动力学控制器和无需力传感器的外力估计器,建立自适应混合阻抗控制,得到无需力传感器的自适应混合阻抗控制策略,在根据需求划分的任务子空间实现位置控制或阻抗控制。本发明的方法可显著提高空间机械臂执行接触任务时对自身动力学参数以及环境参数不确定性的自适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4468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43455.2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重构机械臂操作力突变抑制控制方法,依据矩阵摄动理论,提出的空间机械臂关节力矩补偿,实现满足补偿力矩方程以及含雅克比矩阵的动力学方程,由此实现广义的冗余度空间机械臂故障关节力矩的再分配。同时,本发明方法综合最小范数法和最小力矩法优点,提出以关节力矩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得出的关节加速度逆解方法,解决最小关节力矩法计算造成的关节数值的不稳定和关节奇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2272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977371.X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空间机械臂可重构构型调整方法及系统,包括:依据常态下空间机械臂数学模型,通过锁定除被动关节和主动关节外的所有其他关节,将高自由度欠驱动机械臂等效为二自由度欠驱动机械臂模型;依据所述二自由度欠驱动机械臂模型,考虑被动关节粘性摩擦力,获得主动关节与被动关节轴线垂直和平行两种情况下欠驱动机械臂主动关节与被动关节间的动力学耦合关系;依据所述动力学耦合关系,通过前置主动关节运动规划,实现被动关节的关节角度调整。本发明实现了关节故障情况下,空间模块化高冗余自由度机械臂的可重构构型调整。在不降低动力学模型准确性的前提下简化动力学模型,可大大提高关节角度调整效率和难度,且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40641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981620.2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谭启蒙 , 陈磊 , 李大明 , 侯作勋 , 王飞 , 杜晓东 , 梁常春 , 危清清 , 潘冬 , 王瑞 , 郭宇 , 孙沂昆 , 贾馨 , 王友渔 , 高升 , 熊明华 , 唐自新 , 周永辉 , 吴志红 , 邹大力 , 张昕蕊 , 马超 , 程刚 , 许哲 , 沈莹
Abstract: 一种面向空间站机械臂的动态目标测量在轨光照评估方法,属于光电测量领域,解决了面向空间站机械臂的动态目标测量在轨光照评估问题。本发明方法依托机械臂自身携带的视觉测量系统,通过对可见光视觉相机的局部改进,一方面,通过快速、精准估计视觉相机拍摄的在轨图像中典型目标的发光亮度值,自动解算出相机主动光源物面照度的补偿信息,从而自适应调节视觉相机主动光源的照明策略,显著提升在轨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增强机械臂视觉相机自身抵御光照干扰效应的鲁棒性和健壮性,为后续机械臂在轨任务或空间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