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5049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725509.7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型模块化堆的全压式辅助升温升压系统及方法,包括冷却剂管道;所述冷却剂管道包括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所述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均和所述一体化压力容器的冷却剂循环通道相接;所述入口管道的入口端高于所述出口管道的出口端,所述入口端到出口端方向为所述一体化压力容器内的冷却剂流向;所述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之间相接有辅助电加热器。采用本方案,无需额外的冷却剂驱动装置,系统结构简单、设备数量少、运行方式简单,使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温度和压力尽快达到反应堆临界条件,从而有利于小型模块化堆的启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62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883865.1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21D3/0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VR条件下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热力行为模拟方法、系统;包括对RPV结构实体模型进行空间离散,对整个求解时间域进行时间离散;读取离散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获取下一时间步所有物质点的温度场分布;建立近场动力学热烧蚀模型,并利用动态边界识别方法,判断所有物质点的烧蚀状态,更新RPV模型烧蚀边界;获取下一时间步所有物质点的位移分布;建立断裂模型,判断所有物质点中键断裂破坏状态,更新损伤累积量;重复更新过程至所有时间步计算结束,得最终的烧蚀边界、温度分布、位移分布和损伤累积量,确定RPV的热力耦合及破坏失效行为。本发明可以很好地同时模拟RPV烧蚀过程、瞬态传热和热力学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509563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09784.7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蒋鸿 , 王岩 , 任云 , 钟发杰 , 周婧 , 蒋小毛 , 宋丹戎 , 李庆 , 苏先顺 , 杨松 , 赵雪岑 , 邓啸 , 周宁 , 毛远帆 , 李耀武 , 关莉 , 王金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导向定位结构的高转动惯量飞轮,涉及能动泵飞轮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包括飞轮框架和设置于飞轮框架内的若干金属柱,所述金属柱的横截面呈凸轮状,若干所述金属柱的凸出部分均朝向所述飞轮框架的轴线;若干所述金属柱沿所述飞轮框架圆周方向设置,并沿所述飞轮框架轴线对称;所述飞轮框架上带有若干和所述金属柱相适配的导向槽,所述金属柱嵌入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和所述金属柱相接处的底部均为圆弧过渡段;所述飞轮框架顶部设有端盖;采用本方案,以实现主泵等能动泵减小尺寸、提高转动惯量的要求,防止飞轮运行时高密度金属柱位移、减小应力集中,提高装配时高密度金属柱对中准确度、降低装配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7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809046.2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整流柜及制作方法、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源,通过并联多个整流模块并预留备用整流模块,实现当单个整流模块出现故障后自动退出运行;采用由三相PWM整流电路、移相全桥逆变电路和不控整流电路组成的三级整流结构,实现整流和电气隔离;在PWM整流电路和移相全桥逆变电路中采用SiC‑MOSFET开关管完成整流、逆变、电流的正弦化和单位功率因数校正;使用协调控制装置完成信号采集和内外设备通信协调,并通过快速CAN总线连接整流模块和协调控制装置,搭建不依赖于主控装置的控制架构;采用下垂控制策略实现多整流模块间的自动均流控制;整体上增强了控制棒驱动机构电源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48219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911381234.4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距离实现快速连接和松脱的连接结构,包括锁扣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旋转轴、螺旋弹簧及压环;所述旋转轴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操作杆插孔;所述旋转轴下端设置有突出键;所述锁扣件的上端设置有插孔,还包括内槽;所述压环呈筒状,且压环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两个C形槽,各C形槽由三个槽段组成:水平段,两段竖直段;还包括连接在旋转轴上的定位销;所述螺旋弹簧设置在压环中,且螺旋弹簧的下端作用在锁扣件的上端,螺旋弹簧的上端作用在螺旋轴上。本连接结构的结构设计使得在压紧筒组件的上方,即可实现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之间的连接和分离操作,达到远距离改变压紧筒组件与压紧组件连接状态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78008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713985.8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22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蒸汽发生器给水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直流蒸汽发生器给水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提供了给水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及相关控制环节的解决方案。控制系统由蒸汽压力控制通道、负荷前馈控制通道、蒸汽过热度补偿通道三个控制通道组成,综合考虑了二回路蒸汽压力控制、负荷快速变化及汽轮机对蒸汽过热度的需求。采用这种发明的压水堆核电厂直流蒸汽发生器给水控制能够满足二回路静态运行特性要求和一、二回路瞬态响应要求,同时满足用汽品质的要求,有利于保证核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5171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55939.8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3P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细长管内壁旋转挤压强化装置和强化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安装有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的导轨,第三支撑座底部固定有与导轨配合安装的滑块,且滑块与进给电机连接;第三支撑座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与旋转电机连接;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夹持被加工管件;加工时,先将支撑杆穿进被加工管件,支撑杆前端穿出被加工管件并安装滚压刀具;之后支撑杆在旋转电机驱动下做高速旋转运动,同时在进给电机驱动下由被加工管件中退出,滚压刀具在拉扭作用下实现对被加工管件内壁的旋转挤压强化,从而避免失稳现象的产生,具有提升强化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99025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81323.5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模块式小堆的主蒸汽管线布置结构,包括两条主蒸汽管线和设置于压力容器上的多个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输出端环形均布于压力容器外部;所述两条主蒸汽管线通过多级蒸汽管线连接于多个蒸汽发生器;所述多级蒸汽管线中,每一级的单个管道均设有两个分支管道直至末级管道,末级管道分别连通于多个蒸汽发生器的蒸汽输出端,且每一级中连接于同一个上级管道的两个分支管道均轴对称设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针对模块式小堆的主蒸汽管线布置方法。本发明一种针对模块式小堆的主蒸汽管线布置结构及布置方法,使通过主蒸汽管线的高温蒸汽在后续管系能够达到流量平衡,并且缓解高温蒸汽所产生的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89838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10964994.3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安全壳的抑压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有安全的安全壳抑压冷却系统,可在反应堆发生失水事故及蒸汽管破裂事故后对安全壳进行抑压及冷却。反应堆压力容器位于钢安全壳中,反应堆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中,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下部布置于钢安全壳内最低标高位置的圆形堆腔中,钢安全壳的上部浸没在屏蔽水池中;钢安全壳内的上部空间为干井,钢安全壳内的下部空间为湿井,干井与湿井通过钢筋混凝土墙体及楼板分隔开形成各自独立的空间,连通管为干井与湿井唯一的连接通道;湿井的下部为抑压水池,湿井的上部为气空间。本发明可在反应堆发生失水事故及蒸汽管破裂事故后对安全壳进行抑压及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4538071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019766.9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圆柱型浮动平台平衡装置及其构成的平衡系统和平衡方法,圆柱型浮动平台平衡装置,包括涡流推进器本体,在涡流推进器本体的末端设置有轴套,轴套外壁与涡流推进器本体连接,还包括转轴,转轴外径套设有限位齿轮,限位齿轮设置在轴套内,轴套通过限位齿轮可以绕转轴的轴线进行0°至180°范围的自由旋转,转轴安装在圆柱型浮动平台的圆周面上,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分析出各个圆柱型浮动平台平衡装置为了抵抗风浪而需要输出的作用力大小和输出朝向,各个圆柱型浮动平台平衡装置根据动力定位控制系统输出的控制指令输出指定的作用力和输出朝向并推动圆柱型浮动平台,使得圆柱型浮动平台保持在预定坐标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