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床先进高温堆堆芯装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793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64683.9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床先进高温堆堆芯装载方法,所述装载方法采用一次装料、整体卸载的方式,堆芯活性区采取燃料球和石墨球配合装载的方式,堆芯活性区高度大于核设计程序理论计算的活性区高度,具体装载过程如下:通过实时测量堆芯剩余反应性,确定最终满足堆芯功率和寿期要求的燃料球的装量,将燃料球装载至燃料球实际装量位置,然后继续装入石墨球,直至填满整个堆芯活性区。本发明实现了燃料球装量根据实际要求的可调节性,并避免了排空熔盐时堆芯活性区几何形状发生重大改变,达到精确实现堆芯设计目标的目的,从根本上规避了核设计程序计算不确定性带来的堆芯设计风险。

    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及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2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68135.6

    申请日:2018-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及调整方法,所述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包括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水栅元,所述燃料组件为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所述控制棒组件由圆柱形控制棒和外六角内圆形导向管组成,所述水栅元为六边形水栅元,所述堆芯共布置265个位置,分别为19个燃料组件、12个控制棒组件和2个34个水栅元,19个燃料组件集中布置在以L12为中心位置的堆芯的中央区域,12个控制棒组件围绕燃料组件布置,每个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水栅元各占1个位置。本发明能够足检验核设计程序对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计算可靠性的需求。

    一种十万千瓦级反应堆堆芯燃料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6469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49440.1

    申请日:2018-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万千瓦级反应堆堆芯燃料管理方法,堆芯包含57个燃料组件,活性段高度215cm,采用纯棒控调节。通过混合富集度装料、堆芯径向轴向分区布置、配合使用不同数量和质量百分比可燃毒物以及采用优化的控制棒分组及提升顺序,实现了约1/3堆芯换料的燃料管理,堆芯换料周期约24个月;批卸料燃耗约43000MWd/tU,最大组件卸料燃耗不超过52000MWd/tU;方案满足卡棒准则,堆芯功率分布满足相关安全分析要求。本发明改变了小堆常用的一批次装卸料策略,在长寿期、纯棒控小堆中实现了多批次装卸料燃料管理策略,提高了燃料利用率,增强了多用途小堆的竞争力。

    一种十万千瓦级反应堆堆芯核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2082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149463.2

    申请日:2018-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万千瓦级反应堆堆芯核设计方法,包含57个燃料组件,活性段高度215cm,换料周期约24个月。采用一体式可燃毒物,通过多种可燃毒物质量百分比、多种可燃毒物棒数量的合理分区使用,通过多种轴向分区形式的配合使用,结合多种燃料富集度混合装载策略,布置大量控制棒并采用优化的分组和提棒顺序,实现反应性控制和功率展平,使得堆芯满足相关安全分析的要求。采用1/3堆芯倒料策略,提高了燃料组件平均卸料燃耗。本发明进一步增加了小堆应用的灵活性,同时提高了小堆的燃料经济性,该堆芯设计更加符合小堆的多用途定位。

    一种超临界水冷堆控制棒装载方法及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504800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1062587.4

    申请日:2016-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水冷堆控制棒装载方法及结构,所述方法为选择单个或多个相邻的控制棒组件作为一个组合体,并将该组合体上的控制棒组件固定在一台控制棒驱动机构上,通过该控制棒驱动机构完成其上的单个或多个控制棒组件的提升或下插;所述结构包括位于超临界水冷堆压力容器上的控制棒组件及控制棒驱动机构,单个或多个相邻的控制棒组件固定在同一控制棒驱动机构上。本发明可降低超临界水冷堆压力容器顶盖设计难度,并简化控制棒组件运行管理程序,提高超临界水冷堆经济性、安全性及工程可实现性。

    一种双区燃料冷却剂反向流动燃料组件及超临界水冷堆

    公开(公告)号:CN10644875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1059693.7

    申请日:2016-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区燃料冷却剂反向流动燃料组件及超临界水冷堆,燃料组件包括燃料组件本体,所述燃料组件本体包括均呈筒状的隔热围筒及组件盒,所述组件盒套设于隔热围筒外部,所述隔热围筒内设置有内区燃料棒及导向管,所述隔热围筒的外壁与组件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外区燃料棒。所示超临界水冷堆包括所述燃料组件。以上燃料组件的结构及超临界水冷堆相较于现有技术,取消了占用多个栅元的“水棒”或“固体慢化剂”,外区无导向管,可大幅降低了组件、堆内构件等结构设计及堆芯物理设计的技术难度,减少了结构材料,显著提高中子经济性及工程可实现性。还可以大幅简化了压力容器结构设计,尤其是上部蒸汽腔室结构,显著提高了工程可实现性。

    一种应用于双流程堆芯的瞬态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33965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410368114.1

    申请日:2014-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双流程堆芯的瞬态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具体为:采用动态链接库来实现双流程堆芯瞬态计算的计算数据内存读写,其中,所述双流程具体为:第一流程和第二流程,实现了子通道分析程序用于双流程堆芯计算时,快速简便地完成计算数据内存的读写,进而使三维物理与热工‑水力耦合瞬态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双流程冷却剂堆芯的瞬态过程分析的技术效果。

    一种双区燃料冷却剂反向流动燃料组件及超临界水冷堆

    公开(公告)号:CN10644875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59693.7

    申请日:2016-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G21C15/02 G21C3/32 G21C3/322 G21C1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区燃料冷却剂反向流动燃料组件及超临界水冷堆,燃料组件包括燃料组件本体,所述燃料组件本体包括均呈筒状的隔热围筒及组件盒,所述组件盒套设于隔热围筒外部,所述隔热围筒内设置有内区燃料棒及导向管,所述隔热围筒的外壁与组件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外区燃料棒。所示超临界水冷堆包括所述燃料组件。以上燃料组件的结构及超临界水冷堆相较于现有技术,取消了占用多个栅元的“水棒”或固体慢化剂”,外区无导向管,可大幅降低了组件、堆内构件等结构设计及堆芯物理设计的技术难度,减少了结构材料,显著提高中子经济性及工程可实现性。还可以大幅简化了压力容器结构设计,尤其是上部蒸汽腔室结构,显著提高了工程可实现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