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9552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257727.6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537 , H01M8/04858 , H01M8/049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492 , H01M8/04559 , H01M8/04589 , H01M8/04992 , H01M2008/1095 , H01M8/04552 , H01M8/04634 , H01M8/04902
Abstract: 本发明以在水分量的计算精度上存在偏差为课题而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水分量的测量误差取决于低频的相位差。低频是指在单体蓄电池的阻抗的测量中使用的交流信号所含的2个频率中的较低一个频率。相位差是指外加于燃料电池组的交流信号的电流值的相位与输出电流的电压值的相位之差。获取低频的相位差,在测量误差较大时,不采用水分量的计算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874635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580003178.4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 , H01M8/04029 , B60L11/18 , H01M8/00 , H01M8/10
Abstract: 燃料电池系统(A)具备:燃料电池组(10);与燃料电池组的冷却水通路连结并成为冷却水的循环路的冷却水供给管(51);配置在冷却水供给管内的散热器(53);配置在冷却水供给管内且用于使冷却水绕过散热器的散热器旁通管(54);配置在冷却水供给管内的冷却水泵(52);根据温度来控制向散热器和散热器旁通管供给的冷却水量的恒温器阀门(55);包围恒温器阀门的箱体(56);配置在散热器旁通管内的离子交换器(58);及向箱体供给热介质的空调装置(60)。燃料电池系统通过利用空调装置控制箱体内的热介质的温度来调节恒温器阀门的温度,并控制向散热器和散热器旁通管供给的冷却水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39008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071595.8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24 , H01M8/2465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低频叠加部,其将低频信号叠加在燃料电池上;以及阻抗计算部,其被配置成计算在低频叠加部将低频信号叠加在燃料电池上时的燃料电池的低频阻抗。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诊断部,其基于低频阻抗来诊断燃料电池内部的干燥程度;以及氧化剂气体量调节部,其被配置成调节燃料电池中的氧化剂气体的量。诊断部被配置成当氧化剂气体量调节部将氧化剂气体的量调节为等于或小于基准气体量时基于低频阻抗来诊断燃料电池内部的干燥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84995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80060496.X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537 , H01M8/047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753 , H01M8/04544 , H01M8/04559 , H01M8/04634 , H01M8/0489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在因燃料电池单元的湿润程度的下降而使燃料电池的发电量减少时在短时间内使燃料电池单元的发电量增大,从而使燃料电池单元的阴极包括导电性材料、催化剂和用于覆盖上述导电性材料及催化剂的离子聚合物。当在时间tc1处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值VFC变为低于阈值电压值VFCTH且燃料电池的电阻值RFC变为高于阈值电阻值RFCTH时,实施使被输送到燃料电池的氧化剂气体量QOFC增大的氧化剂气体增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329321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180065395.8
申请日:2011-01-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长谷川茂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 , H01M4/8814 , H01M4/8892 , H01M4/8896 , H01M8/1004 , H01M2008/1095 , Y02E60/521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既可消除由管长度的不对齐所引起的电连接的问题又提高输出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及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本发明的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1)种催化剂层形成工序、(2)CNT生长工序、(3)CNT缠结促进工序、(4)催化剂担载工序、(5)离聚物配置工序、(6)转移(MEA化)工序。根据本发明,利用(3)CNT缠结促进工序,能够促进相邻的CNT间的缠结,能够确保CNT的电连接,所以,能够提高电池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57688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80044838.0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89 , H01M4/8605 , H01M4/866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4119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具备:发电体层,包括电解质膜和配置在电解质膜的两侧的阳极及阴极;燃料气体流路层,配置在发电体层的阳极侧,使燃料气体沿着与层叠燃料电池的各层的层叠方向大致正交的燃料气体流动方向流动并向阳极供给燃料气体;及氧化气体流路层,配置在发电体层的阴极侧,使氧化气体沿着与燃料气体流动方向相对的氧化气体流动方向流动并向阴极供给氧化气体。与在燃料电池中进行发电的区域即发电区域的包括沿着燃料气体流动方向的最上游位置的上游区域及发电区域的包括沿着燃料气体流动方向的最下游位置的下游区域相比,作为发电区域的剩余的区域的中游区域的阳极侧与阴极侧之间的水蒸气移动阻力较大。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27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010063823.4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89 , H01M8/04746 , H01M8/04992 , B60L58/30
Abstract: 用于气体流的控制系统的方法、系统和设备,该控制系统控制通过交通工具的燃料电池组的气体流。该控制系统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所述部件包括燃料电池和一个或多个执行器。该控制系统包括连接至所述两个或更多个部件的电子控制单元。该控制系统构造成确定初始值和先前时间步长值。控制系统构造成基于初始值和先前时间步长值来确定或估算所述两个或更多个部件中的每个部件中的气体流的总压力。该控制系统构造成基于所述两个或更多个部件中的每个部件中的气体流的总压力来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执行器。
-
公开(公告)号:CN112467172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0703876.8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119 , H01M8/04089 , H01M8/04291 , H01M8/04992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部(i)在气液分离器的存积部中的储水量的推断值大于阈值储水量时,执行第1计算处理,上述第1计算处理使用在第1关系中相对于差压决定的排水速度,计算排水阀的开阀后的排水量的推断值,(ii)在上述储水量的推断值为上述阈值储水量以下时,执行第2计算处理,上述第2计算处理使用在上述排水速度随着上述储水量的推断值变小而变小的、预先准备好的第2关系中相对于当前的上述储水量决定的当前的上述排水速度,计算上述排水量的推断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50283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068146.5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工程及制造北美公司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控制系统的方法、系统以及装置。所述控制系统包含燃料电池组。所述控制系统包含被构造成控制并且提供所述车辆内的总空气流量的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空气压力比和空气流速并且以一定速度运行。所述控制系统包含联接至所述燃料电池组和所述压缩机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构造成确定与对所述空气压力比或所述空气流速的一个或多个调节相关联的路径。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构造成基于所述路径确定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调节相关联的速率,以及基于所述路径和所述速率控制所述空气压力比、所述速度或所述空气流速中的至少一个以运行所述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07534169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680001535.8
申请日:2016-02-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225 , H01M8/04302 , H01M8/04701 , H01M8/1007
Abstract: 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组(10)、散热器(51)、冷却水供给通路(53f)、冷却水排出通路(53d)、旁通冷却水通路(53b)、离子除去器(55)、电池组侧冷却水泵(56s)、散热器侧冷却水泵(56r)以及旁通冷却水控制阀(57)。分别控制散热器侧冷却水泵以及旁通冷却水控制阀,由此有选择地进行冷却水至少在燃料电池组内流通的电池组流通模式、和冷却水几乎不在燃料电池组内流通而在散热器内以及旁通冷却水通路内循环的电池组旁通模式中的任意一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