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86916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88972.7

    申请日:2016-03-29

    Inventor: 叶青 邓俊 张永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342 G06K9/00201 G06T2207/10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及系统,其中,该基于双目视觉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双目标定获取相机的内外参数,然后对左右相机分别拍摄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及目标检测,以提取出目标轮廓,接着,从目标轮廓中提取出目标的边缘,之后,对左右两幅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匹配,将匹配的结果作为HMM模型进行训练的数据依据。按照上述方法训练出多个动作对应的HMM模型,当采集者在相机采集范围内做出动作时,可通过已训练好的多个HMM模型分别判断采集者做出相应动作的概率。本发明能够较准确的判断人体三维立体信息且运行成本较低。

    依据人脸三角网格自适应细分和高斯小波的迭代插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8252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03383.7

    申请日:2016-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221 G06K9/0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依据人脸三角网格自适应细分和高斯小波的迭代插值方法,首先对人脸模型进行三角剖分,采用网格优化的人脸剖分方法获取最优三角形;确定空间三角形是否相交,基于空间三角形三个顶点的状态,通过二维高斯小波函数对插值点的深度信息进行计算,获取一个插值点的完整三维坐标;获取插值点二维坐标(x,y),完成插值点(x,y)二维坐标的确定后,通过二维高斯小波函数对插值点的z轴进行恢复,确定插值点的在z轴的值,通过x、y、z三个顶点确定m的最优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避免因为三维特征点过少无法塑造可识别的三维人脸模型的弊端,建模效果极佳。

    深度图像的处理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1874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80014513.6

    申请日:2014-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201 G06T5/005 G06T19/00 G06T2207/10028

    Abstract: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用来检测已被指定为对应于用户的深度图像的像素子集中的孔洞,并且用来填充这种检测到的孔洞。另外,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用来生成已被指定为对应于用户的低分辨率版本的像素子集,使得在显示包括用户的表示的图像时,图像反映出用户的外形,但并不是用户的镜像。进一步地,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用来辨识被指定为对应于用户的像素子集中的可能对应于支撑用户的地面的像素。这使被辨识为可能对应于地面的像素能够从被指定为对应于用户的像素子集中去除。

    用于确定增强现实环境中的平面的范围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93154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80046887.6

    申请日:2014-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用于构建平面物体的表示的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媒体和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揭示了用于构建平面物体的表示的技术。根据一些实施例,一种用于构建平面物体的表示的方法可以包含获得从观察位置捕捉的物理场景的深度图像。所述深度图像可以包括多个深度值并且对应于所述物理场景中的多个点。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含识别所述平面物体据估计沿其定位的平面表面。此外,所述方法可以包含构建支撑图谱。此外,所述方法可以包含构建遮挡图谱,所述遮挡图谱指示所述平面表面的其中所述平面物体遗失的部分。随后,所述方法可以包含使用所述遮挡图谱构建所述平面物体的至少一个边界的表示。

    工件检测装置、机器人系统、被加工物的制造方法及工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27723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251350.5

    申请日:2014-0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缩短工件的检测时间的工件检测装置、机器人系统、被加工物的制造方法和工件检测方法。工件检测装置(3)包括:获取二维图像的摄像机(30);三维传感器(31);移送三维传感器(31)的传感器移送机构(33);对二维图像进行处理并抽出多个候补工件的工件抽出部(U2);设定与多个候补工件分别相对应的多个三维检测区域的区域设定部(U3);以三维检测区域中包含的候补工件的个数越多越将该三维检测区域设为上位的方式,设定多个三维检测区域的优先顺序的优先顺序设定部(U4);以基于优先顺序依次进行三维检测区域的三维形状的检测的方式,控制三维传感器(31)和传感器移送机构(33)的传感器控制部(U5);在每次检测到三维形状时,执行基于该三维形状的工件的搜索,从而检测出能够拾取的工件的工件检测部(U6)。

    3D模型的平面区域搜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21203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373980.X

    申请日:2014-08-01

    Inventor: 李宜勳 廖信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9/20 G06K9/00201 G06T17/10 G06T2219/2004

    Abstract: 一种3D模型的平面区域搜寻方法,用以搜寻一3D模型上可与其他一或多个3D模型进行结合的平面区域。搜寻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取得3D模型的轮廓;以轮廓在基础轴向上的最低点作为定位点;由定位点朝另外两个轴向延伸,以寻找3D模型的轮廓上所有与定位点位于相同的基础轴向高度的座标点;保留连续且可构成平面区域的多个座标点;记录平面区域;定位点于基础轴向的数值加上一固定变数;及,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到定位点为3D模型的轮廓在基础轴向上的最高点为止。本发明可确实地找出3D模型的轮廓上的所有平面区域,以利于和其他的3D模型进行结合,并于结合后送至3D打印机进行打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