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发射装置及使用其的场发射显示器

    公开(公告)号:CN1737984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510087859.1

    申请日:2005-08-01

    Inventor: 朴永俊 郑太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021 H01J29/467 H01J29/481 H01J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秀的电子束聚焦的场发射装置以及使用该场发射装置的场发射显示器。该场发射装置包括:基板;第一阴极电极,形成在基板上;绝缘层,形成在基板和第一阴极电极上,并具有暴露第一阴极电极部分的凹进部分;第二阴极电极,形成在绝缘层上,并电连接到第一阴极电极;电子发射器,形成在第一阴极电极由绝缘层暴露的部分上;栅极绝缘层,形成在第二阴极电极上,并具有暴露凹进部分的空腔;以及栅极电极,形成在栅极绝缘层上,并具有与空腔对齐的栅极孔。

    介质层、形成阴极孔结构的方法和电子发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65751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510074150.8

    申请日:2005-03-31

    Inventor: 李相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021 H01J9/02 H01J29/481

    Abstract: 通过对包括至少一下介质子层和一上介质子层的介质层进行蚀刻形成阴极孔。下介质子层和上介质子层具有基本相同的介电常数,下介质子层具有高于上介质子层的蚀刻速度。形成在上、下介质子层中的阴极孔具有带有从下介质子层和上介质子层之间的至少一界线突出的突出部分的蚀刻轮廓。利用本发明公开的多种实施例,可以确保阴极和栅极之间的电阻从而防止发生电弧和信号失真。

    电子发射装置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9495C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510064092.0

    申请日:2005-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021 H01J2329/00

    Abstract: 一种电子发射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彼此相对且二者之间具有一间隔。阴极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绝缘层覆盖阴极且具有孔。栅极在绝缘层上形成,且在对应绝缘层孔的位置处具有孔,以便露出阴极。电子发射区在孔中在阴极上形成。阳极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电子发射区的外表面形成的形状类似于孔中没有电子发射区,预定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电极上时所形成的等电位线的形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