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束加速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69105A

    公开(公告)日:2002-09-11

    申请号:CN00811336.X

    申请日:2000-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3/00 B65B55/02 B65B55/103 H01J5/06

    Abstract: 电子加速器包括有电子束出射窗的真空室。出射窗是由以金属与金属接触的方式与真空室粘接在一起的金属箔形成的,以便在其间提供气密的密封。出射窗厚度不足大约12.5微米。真空室被气密密封,以保持其中永久性的自己维持的真空。电子发生器定位在真空室范围内,用来产生电子。外壳包围着电子发生器。该外壳具有在电子发生器和出射窗之间的外壳上形成的电子能透过的区域,以便允许电子在把电压施加在外壳和出射窗之间时在电子束中从电子发生器向出射窗外面加速。

    利用电子束技术产生臭氧和等离子体

    公开(公告)号:CN103262220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80060362.4

    申请日:2011-12-16

    Abstract: 本发明除了其它方面之外提出了用于提供臭氧发生器或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系统和方法,所述臭氧发生器或等离子体发生器在与反应腔室分隔开的电子发生腔室中产生电场。所述电子发生腔室中的电子束发射器被配置用来发出电子束,且被电子可渗透的阻挡件与所述反应腔室分隔开,所述阻挡件提供了所述电子束穿过的窗口。电子在所述电子发生腔室中被加速到所需的能量并穿过所述阻挡件而被传输至所述反应腔室,输入气体源将输入气体引入至所述反应腔室中。输入气体可以在所述反应腔室内与所述电子束反应以形成含有等离子体或含有臭氧浓度的输出气体,并且该输出气体从所述反应腔室传输至晶圆处理腔室。

    有冷却突缘的电子束发射器及冷却电子束发射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08889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280029537.X

    申请日:2012-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42 A61L2/087 H01J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束发射器,其包括壳体和窗,所述壳体包绕能够在所述壳体内发射电子的阴极,所述窗使所发射的所述电子能够退出所述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适于至少部分地接合高电压连接器组件,所述组件适于将所述阴极连接到电源,所述电子束发射器还包括:冷却突缘(50),其围绕所述开口并具有在入口(56)和出口(58)之间延伸的内部通道(54),所述内部通道(54)用于接纳使所述高电压连接器组件(30)冷却的冷却流体。本发明还涉及冷却电子束装置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