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可变气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17497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455431.1

    申请日:2015-07-29

    Inventor: 铃木崇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可变气门装置(100)的凸轮(530)设置有变化区域,该变化区域为当控制轴(340)沿轴向方向移位以改变最大升程量时滚子(341)所抵接的区域,并且在该区域中,凸轮表面倾斜成使得凸轮的直径朝向旋转方向上的一侧逐渐增大。凸轮设置有保持区域,该保持区域为当控制轴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被保持以保持最大升程量时滚子所抵接的区域。保持区域中的凸轮表面的倾斜角度随着作用构件与保持区域抵接时的最大升程量越大而越小。

    一种两段式可变气门升程与气门二次开启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240083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745358.1

    申请日:2015-11-06

    Abstract: 一种两段式可变气门升程与气门二次开启机构,包括凸轮轴和凸轮,所述凸轮上设有槽孔,槽孔内设有可活动的滑块,滑块缩进时,凸轮外轮廓无变化,滑块伸出时,凸轮外轮廓有凸起。滑块的径向运动使凸轮型线产生变化,达到改变发动机的气门升程或气门二次开启的目的,以适应不同工况下发动机的最佳性能、经济性与排放性要求。滑块的径向运动由内轴的轴向运动控制。本发明结构简单,控制容易,零部件少,加工与装配均比较方便,可靠性高且成本低,根据发动机运行工况改变进、排气门的升程或气门二次开启,实现气门升程均可变,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改善发动机排放性能。本发明可用在汽车发动机、柴油发动机以及其他内燃机之中。

    用于减少负载的移动凸轮轴槽设计

    公开(公告)号:CN10712015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073380.5

    申请日:2017-02-10

    Abstract: 一种凸轮轴组件包括基轴,基轴包括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基轴上的至少一个凸角组合件,凸角组合件包括位于其中的控制槽。致动器装置包括销,销在缩进位置和伸展位置之间可移动地安装至致动器,用于与控制槽接合以使得凸角组合件轴向移动。控制槽包括销接合区域、移动区域和弹射区域。控制槽的销接合区域具有第一侧壁对。移动区域从销接合区域延伸,且具有第二侧壁对,第二侧壁对相对于第一平行侧壁对成角度且具有带有变化的槽宽度的第一部分,该变化的槽宽度相对于销接合区域的槽宽度变化。

    具有减压装置的凸轮轴
    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0997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80003550.6

    申请日:2016-01-27

    Inventor: R·埃金格

    Abstract: 一种具有用于内燃机的减压装置的凸轮轴(1),其中,在凸轮(3)的基圆(2)中可旋转地支承有阀提升装置(4),该凸轮通过旋转可被带入与换气阀的作用连接,该阀提升装置与同轴于所述凸轮轴布置的、可旋转地支承的离心配重(5)这样处于作用连接中,使得所述阀提升装置(4)从所述凸轮轴(1)的限定的转速起形成在与所述换气阀的作用区域中的所述基圆的轮廓,其中,所述凸轮轴在所述离心配重(5)的区域中具有空腔(6),该空腔可受润滑剂压力加载并且在所述凸轮轴(1)中布置有从所述空腔到所述离心配重的径向的第一孔(7),其中,在所述第一孔中布置有可由润滑剂压力移动的可滑动的元件(8)。通过凸轮轴的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不稳定的离心配重得到稳定并且因此声学得到改善。

    凸轮轴和用于产生凸轮轴的凸轮组的凸轮形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996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69455.1

    申请日:2015-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产生凸轮轴的具有至少两个可相对调整的凸轮元件的凸轮组的凸轮形状的方法和一种凸轮轴,其中,所述凸轮轴具有外轴和同心可旋转地布置在外轴内部的内轴以及最少一个与外轴旋转固定相连的固定凸轮元件和一个与内轴旋转固定相连的调节凸轮元件,其中,所述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步骤:‑借助在调节凸轮基圆的至少一部分上连续地减小直径来加工调节凸轮元件的调节凸轮轮廓,其中,调节凸轮基圆减小到这样的直径,该直径小于固定凸轮标称圆直径减去两倍的调节凸轮基圆公差,和‑借助至少在一个交接点和加工点之间的区域减小固定凸轮轮廓制模来加工固定凸轮元件的固定凸轮轮廓,在到达该交接点上时,一个用于将凸轮元件的圆周运动转换为气门的直线运动的接触元件由固定凸轮元件转交给调节凸轮元件。

    一种1.5L增压直喷汽油机的排气凸轮

    公开(公告)号:CN106837454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76663.2

    申请日:2017-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8

    Abstract: 一种1.5L增压直喷汽油机的排气凸轮,所述排气凸轮的凸轮型线包括气门打开侧缓冲段、气门关闭侧缓冲段、工作段和基圆段,所述工作段的包角在240°~250°范围内;所述气门打开侧缓冲段的夹角为25°~30°,缓冲段高度在0.15mm以上;所述凸轮型线的最大升程H在5mm~5.5mm内。本排气凸轮经过试验得到,改排气凸轮可以使发动机在1500~4500r/min下,达到输出功率155KW的设计目标,可见即使在低速运行下,发动机也能够提供较高的扭矩和功率,减小了迟滞的程度,改善了发动机的低速性能。

    活塞往复内燃机的调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6229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72228.1

    申请日:2016-12-31

    Applicant: 肖光宇

    Inventor: 肖光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活塞往复内燃机的调控系统、系统中左右两调控轴(3、9)分别由轴段一、二、三(56、46、38)和前后两轴段(17、26)串联而成,且可在轴座孔内轴向滑动;固定摇臂一、二、三、四(47、52、20、24)分别与凸轮一(45)、凸轮二(53)、前凸轮(19)、后凸轮(23)相联;所述凸轮的形状,顺调控轴向依发动机最低至最高各工况每工作循环下异型摇臂一、二、三、四(24、54、21、31)分别所联接的工作系统工作参数的连线分别作出;发动机工作时,左右两调控轴同步地随发动机工况轴向运动,异型摇臂一、二、三、四联接的工作系统及左调控轴轴段三(38)尾部移动凸轮(39)联接的工作系统,统一地同步地随发动机工况的变化分别在各自的工作参数下工作。

    汽油机的配气凸轮机构
    5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67551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178655.8

    申请日:2014-04-28

    Inventor: 张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油机的配气凸轮机构,属于汽油机配气部件领域。所述机构的进气凸轮包括进气工作段、进气开启缓冲段、进气关闭缓冲段和第一基圆,进气工作段的两端分别通过进气开启缓冲段、进气关闭缓冲段与第一基圆连接,排气凸轮包括排气工作段、排气开启缓冲段、排气关闭缓冲段和第二基圆,排气工作段的两端分别通过排气开启缓冲段、排气关闭缓冲段与第二基圆连接。本发明通过限定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的最大升程、第一基圆与第二基圆的半径等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的型线参数,可以得到丰满度较高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从而保证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转动过程中受力的均匀性、转动的平稳性,进气凸轮、排气凸轮以及整个配气凸轮机构的使用寿命。

    一种发动机挺柱、凸轮轴及其传动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6368756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764583.4

    申请日:2016-08-30

    Inventor: 陶竹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16 F01L1/047 F01L1/08 F01L2810/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挺柱、凸轮轴及其传动机构,本发明通过挺柱底面球半径、凸轮素线倾角、凸轮中心线与挺柱中心线的偏心距结构设计,保证了接触应力中心与挺柱中心线的距离,从而保证挺柱在上下运动的同时,又能进行缓慢的旋转运动,使磨损均匀,从而大幅度降低磨损速度。磨损速度降低,延长发动机的维护与大修周期;磨损量减小,保证发动机的气门升程、配气正时的正确性和进气量,发动机的功率不会因此而下降,提高动力性;磨损速度降低,此摩擦副的接触面越磨越光滑,摩擦系数与摩擦阻力下降,有效降低发动机燃油耗,提高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