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钢铁材料碳排放和成本协同优化方法及评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07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31329.9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张琦 沈佳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钢铁材料碳排放和成本协同优化方法及评价系统,发明方法包括:调研汽车钢铁材料全生命周期内用能设备的基本运行状态及参数,分析各阶段各工序的生产运行数据,并建立汽车钢铁材料基础数据信息库;以全生命周期环境评估与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为理论基础,构建汽车钢铁材料碳排放和生产运行成本核算模型;结合生产运行机理和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技术,引入全生命周期汽车钢铁材料碳减排技术信息库,构建典型汽车钢铁材料全生命周期下的综合成本优化模型,以综合成本最优为目标,求解模型得到最优决策变量;开发具有开放数据采集接口和数据安全性保障的汽车钢铁材料在线评价系统,反映汽车钢铁材料的实时信息。

    检测癌细胞、温度和折射率的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4941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22997.6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癌细胞、温度和折射率的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传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单模光纤、空心光纤第一区域、空心光纤第二区域和第二单模光纤;空心光纤第一区域外表面设有第一金膜层,第一金膜层被探针DNA序列功能化;空心光纤第二区域的外表面依次设有第二金膜层金纳米粒子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层。制备方法:空心光纤的腐蚀;溅射金膜层;空心光纤第一区域被探针DNA序列功能化,空心光纤第二区域涂覆金纳米粒子层;连接第一单模光纤、空心光纤和第二单模光纤;在金纳米粒子层表面涂覆聚二甲基硅氧烷层。用于癌细胞及其微波消融过程中温度和折射率的检测。本发明的传感器可以同时实现癌细胞、温度和折射率的测量。

    蒸汽管网动态计算及在线监测预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935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0511843.8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张琦 赵磊 武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管网动态计算及在线监测预警分析方法。本发明通过考虑蒸汽压力、温度等参数沿管网运输时的波动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建立了多汽源复杂管网水力热力耦合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可以有效指导运行管理人员对管网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管网损失量计算模型,了解管网漏损量和保温情况,实现严格的管网热损评估。鉴于人工监测难以实现对全部管网的覆盖,因此提出了管网动态监测预警模型,实现了管网状态可视化及在线监测,运行人员可以随时获得管网运行状态参数,用户也可以随时了解相关管网的运行状态及保温情况,当管网出现故障或保温破损时可以及时采取相关安全措施,保障管网安全稳定运行。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蒸汽管网仿真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4120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46953.8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张琦 武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蒸汽管网仿真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实体蒸汽管网系统的实时动态数据信息;S2、将获得实时动态数据信息输入数字孪生的蒸汽管网仿真系统内,数字孪生的蒸汽管网仿真系统根据实时动态数据信息进行与实体蒸汽管网系统的虚拟同步迭代,输出调度方案;S3、决策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生产状况决定是否执行;S4、调度方案执行后,实时监控系统对实体蒸汽管网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实时动态数据信息传输给数字孪生蒸汽管网仿真系统,用以更新改进数字孪生蒸汽管网仿真系统。本发明提供的调控方法能够实现物理实体与虚拟模型的同步与交互,从运行成本角度给出蒸汽优化调度方案。

    一种基于含铁物料加热致裂强化还原焙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275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0494760.8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含铁物料加热致裂强化还原焙烧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含铁物料破碎磨矿制成矿粉;(2)将矿粉输送到预氧化焙烧炉,在悬浮状态被加热进行预氧化焙烧,然后进入旋风分离器;(3)经旋风分离排放到蓄热还原焙烧炉,在悬浮状态与还原气进行还原焙烧;(4)还原物料输送至一级冷却旋风分离器,在氮气气氛条件下旋风分离并冷却至200~300℃;(5)冷却还原物料经流动密封阀进入二级冷却旋风分离器,在空气气氛下旋风分离并发生再氧化反应;(6)再氧化物料磨矿制成二次矿粉;进行弱磁选。本发明的方法增加了铁矿物的反应活性位点,提升反应速率,降低还原反应表观活化能,从而强化还原效果。

    一种可透红外波段的碲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16865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01719.3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透红外波段的碲酸盐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学玻璃制备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可透红外波段的碲酸盐玻璃,其各组分按摩尔百分比TeO2:55%~65%,ZnO:15%~35%,Li2O:10%~20%,合计100%,玻璃厚度1mm时,在1.5μm~6μm波长范围内透过率可达93%。该碲酸盐玻璃的玻璃转变温度Tg为257℃~298℃,析晶温度Tc为361℃~390℃,热稳定性参数ΔT=Tc‑Tg,范围为85℃~104℃。本发明组分精简、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红外透过率高、红外截止波长长、抗析晶能力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