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式双流程超临界水冷堆

    公开(公告)号:CN103106932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42981.1

    申请日:2013-0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集流式双流程超临界水冷堆,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出口热套管(204)及设置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的堆内构件,反应堆压力容器与堆内构件之间构成有环腔及接通环腔的下腔室,堆内构件内设有上腔体、出口蒸汽腔、集流腔及接通上腔体的混合腔体,上腔体与环腔接通,集流腔与下腔室接通,出口热套管(204)与出口蒸汽腔接通,反应堆压力容器设有接通环腔的进口接管(107)及接通出口热套管(204)的出口接口管(103),混合腔体和出口蒸汽腔均通过燃料组件与集流腔接通。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并通过设计为双流程堆芯结构,避免了过多的流程导致堆芯安全系数降低的风险。

    一种采用分体式上部压紧结构的反应堆堆内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1513238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799492.X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应用于核电站的核反应堆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设计采用了一种采用分体式上部压紧结构的反应堆堆内构件,上部压紧结构采用分体式之后,可以实现对堆内构件的下部控制棒导向组件的快速拆卸和更换,大大简化了更换下部控制棒导向组件的步骤,降低了更换难度,缩短了更换时间。该反应堆堆内构件将环形压紧弹簧安装在分流隔板上,环形压紧弹簧既能轴向压紧堆内构件,在环形压紧弹簧受压变形后,上下端面形成了密封面,又能将反应堆入口冷却剂和反应堆出口冷却剂进行分隔,不需要单独设置密封环进行冷却剂的分隔,省去了更换密封环的操作,简化了堆内构件的结构组成。(56)对比文件张宏亮;罗英;李翔;范恒;刘晓;周禹.CSR1000结构总体设计方案.核动力工程.2013,(第01期),全文.康健.改进型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核岛主设备――堆内构件.装备机械.2010,(第04期),全文.

    一种核动力装置自主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3054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1162586.3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动力装置自主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向动作协调层传达任务指令的组织规划层;组织规划层还用于接收动作协调层反馈的任务状态,并根据任务状态向动作协调层传达任务指令;动作协调层接收任务指令,根据任务指令向实时执行层传达动作指令;动作协调层也用于接收实时执行层反馈的测量参数及设备状态,并根据测量参数及设备状态向实时执行层传达动作指令;当任务指令的所有指令全部执行完毕,动作协调层还用于将任务状态反馈至组织规划层;实时执行层根据动作指令驱动设备动作,并将测量参数和设备状态反馈至动作协调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动力装置自主控制系统,使核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一种基于热声电的热管反应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2840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1406819.7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核反应堆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热声电的热管反应堆系统,该热管反应堆系统包括形成一体化模块化装置的热管反应堆电源主系统、热声发电机冷却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密封仓底部疏水收集系统、氦气维持系统、应急安全水冷系统、余热排出系统、密封仓。本发明的热管反应堆系统采用固体堆芯设计,热管导热,无系统回路和大功率机械转动设备,具有长寿期甚至全寿期无换料、高固有安全性、低噪音、高功率体积重量比、系统设备简单可靠、热电转换效率高、对冷源需求较小、可以模块化配置等技术特点。

    一种适用于球形燃料和高温冷却剂的金属堆内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11341467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186602.6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球形燃料和高温冷却剂的金属堆内构件,包括设置在上部的上围筒组件、设置在上围筒部件下方的堆芯围筒组件,上围筒组件和堆芯围筒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上围筒组件内的压紧板下方设置有在轴向限位上层石墨的轴向定位装置,堆芯围筒组件包括堆芯围筒,堆芯围筒内壁上设置有2个以上沿着轴向上下平行排列的周向限位层,周向限位层由沿堆芯围筒内壁周向设置的多个周向限位件构成,2个以上周向限位层在周向方向限制设置在堆芯围筒内的石墨。本发明能够实现金属构件对设置在其内的石墨构件的包容和定位,防止温度变化引起的金属构件和石墨构件之间的移位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