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9699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10078729.0
申请日:2014-03-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T.RAD
IPC: F28F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联箱板换热器的罐连接构造,在该无联箱板换热器中,通过铆接来连接其罐主体与外壳。在外壳(5)的端部外周突出设置地形成多个卡定爪(5a),在该外壳(5)的端部内周配置罐支承部(7),在该罐支承部(7)与外壳(5)的端部之间形成环状槽部(9),在该处隔着密封件(10)而嵌合罐主体(11)的小凸缘部(11a),弯折外壳(5)的卡定爪(5a),由此形成罐的连接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0309071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349342.0
申请日:2011-11-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T.RAD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在热交换器的翅片的表面并列有多个V字条部(9),且尘埃或煤等难以附着在翅片(2)的各部分,并且热效率良好。在翅片(2)的第一平面(3)中,构成V字的一对倾斜条部(2a)、倾斜条部(2b)中的一方相对于气体的流通方向向正侧倾斜(α)角度配置,另一方向相对于气体的流通方向负侧倾斜(β)角度配置,从而两者配置成左右非对称角。并且,在与第一平面(3)对置的第二平面(4)中,该左右非对称的角度相对于气体的流通方向与第一平面(3)相反。
-
公开(公告)号:CN101239579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0810083439.X
申请日:2002-11-05
Inventor: 小山仁
IPC: B60K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443 , F28F9/002
Abstract: 一种可以简便地对散热器、油冷却器、后冷却器等各冷却装置进行清扫和检修的建筑机械用冷却装置,具有设置在风扇(26)的上流侧同时并列安装在通风路径上的有开口部(1a)的机架(1)和设置在开口部(1a)处的散热器(11A)及油冷却器(12)或者散热器(11)、油冷却器(12)及后冷却器(13),散热器(11A)和油冷却器(12)中或者散热器(11)、油冷却器(12)及后冷却器(13)中至少有一个可以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950661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480042718.1
申请日:2004-1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T.RAD
Inventor: 小林俊道
IPC: F28D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26 , F28D7/16 , F28D21/00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的连接构造,其用于连接热交换器(11、12),该热交换器(11、12)在冷却流体和被冷却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其中,冷却流体在热交换器(11、12)的各主体部(13、14)内流通,被冷却流体在设置于该各主体部(13、14)内的传热管(15、16)内流通,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的连接构造具有连接孔(17、18)和连接部件(19),连接孔(17、18)分别穿透欲连接在一起的热交换器(11、12)的各主体部(13、14)而设置于其上,连接部件(19)可冲压成形,并以可连通各主体部(13、14)的方式连接到该连接孔(17、18)的周围的各主体部(13、14)的外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529194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780039341.8
申请日:2007-10-23
IPC: F28D2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0/021 , F28D9/0025 , F28D9/0037 , F28D2020/0021 , Y02E60/145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装置,其中形成有第一热介质(2)或第二热介质(3)所流经的多个通道(10)的板状管(4)设置在与第一热介质(2)或第二热介质(3)进行热交换的蓄热材料(5)中,并且板状管(4)通过将两块板接合成层叠形式而形成。每块板具有多个长条状突起(8A,9A),所述长条状突起(8A、9A)从所述板的配合面突出并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空洞,以及具有位于所述突起之间的多个平坦部(8B、9B)。形成在所述板之一中的空洞的开口由另一块板的对应平坦部封闭,从而所述空洞提供了所述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01627277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880003533.8
申请日:2008-01-31
IPC: F28D2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0/0039 , F28D2020/0078 , F28D2020/0086 , F28F2270/00 , Y02E60/142
Abstract: 本发明中,关于利用了基于蓄热材料的温度分布的温度差的自然对流的蓄热装置,利用多个热送入介质来进行蓄热。该蓄热装置包括温度不同的多个热送入介质(6a、6b)、从各热送入介质(6a、6b)受热后进行蓄热或蓄冷的蓄热材料(2)、收容该蓄热材料(2)的蓄热器(1)、以及将该蓄热器(1)划分而形成的第一蓄热槽(3)及第二蓄热槽(4),其中,能够在各蓄热槽(3、4)中进行热送入介质(6a、6b)和蓄热材料(2)之间的热交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蓄热槽(3)和第二蓄热槽(4)中至少一介蓄热槽的内部设有内槽(5a、5b),该内槽(5a、5b)在与另一个蓄热槽之间的边界部侧封闭且在与其相反的一侧开放,在该内槽(5a、5b)的内侧形成有进行热送入介质(6a、6b)和蓄热材料(2)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部(8a、8b)。
-
-
公开(公告)号:CN100510606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580032803.4
申请日:2005-09-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T.RAD
Inventor: 中村洋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9/0025 , F02M26/32 , F28F3/025 , F28F9/026 , F28F21/083 , F28F2220/00
Abstract: 一种换热器,其具有更少的部件以使装配更为容易,并且在每个部件上具有更少的连接部分以增加钎焊可靠性。带状金属板反复折叠成锯齿形以构造芯部主体(5),从而沿厚度方向形成第一流路(3)和第二流路(4)。第一流路(3)的每个相对端部由一对梳状构件(6)的每个梳齿(6b)封闭,翅片(7)放置在第一流路(4)中,从而形成芯部(8)。管状壳体(9)安装在芯部主体(5)的外周上。壳体(9)由槽状构件(9a)和盖构件(9b)构造而成,所述槽状构件覆盖芯部主体(5)外周的三面,并且所述盖构件封闭槽状构件(9a)的开口。在芯部主体(5)中,带状金属板反复折叠的起始端和终止端两者位于折叠一侧上的端部边缘处,并且在终止端和起始端处,形成有配合边缘部分(15),其折叠成C形的正方形横截面,从而与槽状构件(9a)的厚度相配合。槽状构件(9a)开口的端部边缘安装到配合边缘部分(15)上,并且它们钎焊并固定在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00488867C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480006868.7
申请日:2004-03-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T.RAD
Abstract: 蒸汽转化装置(1)包括一个双筒结构,具有一个内筒(2)和一个围绕内筒(2)的外筒(3)。内筒(2)包含一个高温反应段(6)和一个靠近高温反应段(6)的邻接段(7)。高温反应段(6)包含由混合蒸汽转化催化剂和氧化催化剂而制备的混合催化剂床(4),并且具有一个含氧气体输入段(5)。构成一个热传递抑制器(50)来抑制从高温反应段(6)到邻接段(7)或到含氧气体输入段(5)的热传递。采用热传递抑制器(50),有效地抑制了从高温反应段(6)到周边区域的热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00453792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580032802.X
申请日:2005-09-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T.RAD
Inventor: 中村洋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9/0025 , F02M26/32 , F28F3/025 , F28F9/026 , F28F21/083 , F28F2220/00
Abstract: 一种EGR冷却器,其中旁通管部分整体地形成在壳体中,使排气旁通时,在壳体一部分上产生的热变形被适当地吸收,EGR冷却器主体固定地钎焊到阀壳上,并且阀壳强度增加。该冷却器包括位于壳体(9)的内表面和芯部(8)之间的旁通回路部分(18),以及可选择地将排气(12)导向芯部(8)侧和旁通管部分(18)的切换装置(19)。通过布置多个周向形成的外肋,而在壳体(9)的旁通管部分(18)上形成热应力吸收部分(32),所述外肋沿纵向方向彼此隔开并平行。然而,利用压床对薄金属片进行深冲压,以整体地形成管状阀壳(13)。一对狭缝(13b)形成在阀壳(13)的后端,阀内隔板(14)的两个边缘插入狭缝(13b)中,并且支撑突出部分(14a)形成在阀内隔板(14)的两个边缘部分表面上,以通过支撑突出部分(14a)支撑狭缝边缘。阀壳(13)的开口整体地固定钎焊到集管部分(31b)的开口上和壳体(9)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