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5377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49057.7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叠加式燃料组件的超临界水冷堆,包括燃料组件通道和控制棒组件通道,燃料组件通道和控制棒组件通道均呈正六角形或正方形;每个控制棒组件通道的外侧沿周向连续排布燃料组件通道构成一个单元组件,由若干单元组件交错阵列排布构成蜂窝状的堆芯整体结构;燃料组件通道内布置不同富集度标准的燃料组件,且沿燃料组件通道轴向由下至上方向上,燃料组件的富集度逐渐增加;控制棒组件通道内用于安装控制棒束。本发明在不引入慢化水棒及多流程流动方案的条件下,有效解决了超临界水冷堆面临的轴向温度及冷却剂密度变化过大、堆芯中子慢化能力分布不均衡等关键问题,显著简化了燃料组件及堆芯布置方案,提高了工程可实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3684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23837.X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非能动排出燃料球作为第二套停堆系统的高温堆堆芯,所述堆芯包括若干燃料球和导管;所述若干燃料球布置于堆芯活性区内,堆芯活性区内还填充有熔盐冷却剂;所述导管的轴向一端与堆芯活性区连通、轴向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熔盐热胀冷缩原理排出燃料球作为第二套停堆系统的先进高温堆堆芯,通过事故工况下,熔盐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引起堆芯压力升高,非能动打开单向减压阀,排出堆芯冷却剂和燃料球,减少堆芯燃料装量的方式,降低堆芯反应性,维持长期停堆,保障堆芯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6485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625545.1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从双向伺服驱动燃料传输驱动装置,包括轨道(1)、滑动设置于轨道(1)上的运输小车(2)和驱动装置(3),反应堆厂房侧和燃料厂房侧均设置有一组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5)、由驱动电机(5)驱动旋转的卷筒(6)和缠绕于卷筒(6)上的挠性传动部件(7),反应堆厂房侧和燃料厂房侧的驱动装置(3)的挠性传动部件(7)分别连接运输小车(2)的首尾两端;还公开了采用所述传输驱动装置的燃料传输工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燃料组件在反应堆厂房和燃料厂房之间长距离、安全传输;而且装置简单紧凑,成本低,易于布置、安装、调试和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03971769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042979.4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应堆螺纹连杆式换料水位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出口接管内的隔热内衬套管、传动连杆、连杆端盖、驱动螺纹,以及安装在出口接管远离堆芯吊篮一端的接管端盖,隔热内衬套管远离堆芯吊篮的一端与固定连接在其上的连杆端盖一共同形成缸套,传动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杆端盖一的开口伸入缸套并可以卡在缸套内,另一端安装在固定连接的连杆端盖二及驱动螺纹之间,驱动螺纹与出口接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形成螺纹副。传动连杆伸入缸套内的一端与缸套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本发明实现了换料中吊篮取放同时保持换料水位不变,使换料得以安全进行,并在反应堆正常运行提供良好密封,且结构简单、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0310692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043002.4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超临界水堆的改进型环形燃料元件及其构成的燃料组件,包括内包壳、以及与内包壳同轴套装的外包壳,在内包壳与外包壳之间填充有颗粒燃料,在颗粒燃料与内包壳之间还设置有一层隔热涂层。本发明的环形燃料元件与组件上隔热板、下隔热板、上导流板、下导流板相配合构成燃料组件,有效了实现环形元件内侧慢化剂与其异向流动的外侧冷却剂的分流;组件内无专用控制棒导向管,不仅简化了组件的结构设计,还减少了结构材料使用,提高了经济性;可以充分发挥环形燃料元件慢化均匀、两侧传热、低燃料温度等优势,大幅提高了工程应用可行性,从而可以设计出经济性和安全性更高的超临界水冷堆。
-
公开(公告)号:CN104778979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74760.9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17 , G21C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力锤器,包括底座、套筒、箱体、撞杆,在底座内的撞杆末端安装有锤头,在箱体内的撞杆上设置有一个撞杆轴,在撞杆轴上安装有撞杆轴承,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带动凸轮,凸轮与撞杆轴承配合带动撞杆在其轴线运动,在套筒内的撞杆上设置有一个固定的弹簧座,套筒内设置有一个固定的凸台,在撞杆上套装有位于弹簧座与凸台之间的弹簧,撞杆在弹簧与凸轮的配合作用下在其轴线上做往返运动。本发明可以实现远程的操作控制,不需要人工敲打产生撞击信号,实现满负荷运载条件下的松脱件模拟信号的获得,不影响正常的生产,解决了满功率运行期间不能检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117097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42955.9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管板式双流程超临界水冷堆,包括压力容器、吊篮筒体、进口接管、出口接管,在吊篮筒体内安装有上支承组件、堆芯上板、以及下管板,在下管板上方安装有与下管板平行的堆芯下板,在上支承组件上安装有多个控制棒导向组件,在堆芯下板与堆芯上板之间安装有多个一流程燃料组件和二流程燃料组件,其中一流程燃料组件经过连通管与压力容器的底部空腔连通,堆芯下板和下管板之间形成的密闭空腔与二流程燃料组件连通。本发明出口热套管结构实现了超临界态出口水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壁的隔离,使得压力容器可以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堆内构件的设计实现了超临界水冷堆内的双流程冷却剂循环,提供了清晰的流程通道及合理的流场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03106929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43002.4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超临界水堆的改进型环形燃料元件及其构成的燃料组件,包括内包壳、以及与内包壳同轴套装的外包壳,在内包壳与外包壳之间填充有颗粒燃料,在颗粒燃料与内包壳之间还设置有一层隔热涂层。本发明的环形燃料元件与组件上隔热板、下隔热板、上导流板、下导流板相配合构成燃料组件,有效了实现环形元件内侧慢化剂与其异向流动的外侧冷却剂的分流;组件内无专用控制棒导向管,不仅简化了组件的结构设计,还减少了结构材料使用,提高了经济性;可以充分发挥环形燃料元件慢化均匀、两侧传热、低燃料温度等优势,大幅提高了工程应用可行性,从而可以设计出经济性和安全性更高的超临界水冷堆。
-
公开(公告)号:CN203982804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316579.8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岛洞室群环形布置地下核电站,包括利用核裂变能产生蒸汽的核岛,所述核岛设置在地下洞室群中,所述地下洞室群包括设置在地下的用于放置反应堆厂房的反应堆厂房洞室和辅助厂房洞室群,所述辅助厂房洞室群围绕反应堆厂房洞室呈环形布置。本地下核电站核岛洞室环形布置型式使得现有地下洞室开挖技术满足地下核电站建设要求,同时洞群环形布置与地面核电站核岛各厂房布置方位基本相同,对现有地面核电站工艺系统调整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203070787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62501.3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3/0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堆自紧密封式换料水位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出口接管内的隔热内衬套管、传动连杆、连杆端盖,以及安装在出口接管远离堆芯吊篮一端的接管端盖,所述的传动连杆的一端与隔热内衬套管一端连接构成刚性整体,传动连杆另一端贯穿接管端盖,连杆端盖安装在传动连杆贯穿接管端盖一端上,且与接管端盖通过密封结构进行密封连接;传动连杆靠近连杆端盖的一端套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外侧与接管端盖为螺纹连接,形成驱动副;传动连杆和螺纹套筒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垫片;连杆端盖内安装有减震弹簧。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换料中吊篮取放同时保持换料水位不变,使换料得以安全进行,并在反应堆正常运行提供良好密封,且结构简单、经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