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装置
    8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73801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80045941.5

    申请日:2014-03-26

    Abstract: 一种可将一组件和另一组件分离的方向上用以承载重量的装置(100)。前述装置包括了二个或更多的构件(120,121,122),以及一个或是多个分离部(113,114)。在二个或多个组件中的每一个组件的设置是可延沿着至少一个分别的滑道部而滑动。一个或是多个分离部则是分别分离组件中的两个组件。滑道部以及一每或是多个分离部的设置是使得其中一组件朝向一组件的相对运动可使得一个或是多个分离部中的至少一个分离部移动,来造成组件中至少另一组件相对地远离该组件,而在分享组件的重量时,来容置组件的不吻合。

    用于门窗的能移动的翼扇的配件

    公开(公告)号:CN102639802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080052867.1

    申请日:2010-11-22

    Inventor: J·万巴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门窗的能移动的翼扇(1)的配件,其中,借助操作手柄(14),能移动的翼扇(1)为了平行于门窗框平面(4)地打开可移动到相邻的翼扇(2)或固定区域的偏离位置中,上方和下方滑轨(5、6)分别位于固定框架(3)上,以便使设置在翼扇(2)上的导向元件(7)和至少一个滑动件(8)平行移动,导向元件(7)和滑动件(8)横向于翼扇(1)的滑动方向相互错开地设置并且可分别通过滑轨(5、6)上的相互平行延伸的导向结构(9、10)来控制,导向元件(7)的导向结构(9)具有用于偏离和移动的控制装置(12),其设置在框架(3)开口区域的各个端部(15、16)上,设置在滑动件(8)上的滑轮(13)为了横向于滑动方向的偏离可轴向移动地支承在轴(17)上,并且至少一个滑动件(8)可自由定位地固定在下方水平翼扇梁杆(18)并且导向元件(7)设置在翼扇(1)的各个端部(19、20)上。

    多接头滑动器设备
    8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42700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410422752.7

    申请日:2014-08-25

    Inventor: 崔载鸿

    Abstract: 一种多接头滑动器设备,可以包括:中间滑动器,所述中间滑动器设置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所述中间滑动器具有至少一个滚轮;前方滑动器,所述前方滑动器设置在所述中间滑动器的前方并且用第一接头连接至所述中间滑动器从而允许相对旋转,所述前方滑动器具有至少一个滚轮;和后方滑动器,所述后方滑动器设置在所述中间滑动器的后方并且用第二接头连接至所述中间滑动器从而允许相对旋转,所述后方滑动器具有至少一个滚轮;因此允许在具有弯曲部分的轨道上平滑滚动和滑动。

    利用凸轮的电动门锁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449253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080023201.3

    申请日:2010-05-24

    Inventor: 李哲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动门锁闭系统,其适用于可滑动移动的至少一个电动门本体的电动门锁闭系统,其包括:螺杆,其在门框架的一侧沿着上述电动门本体滑动的方向并列地配置,并能够向正反方向旋转;凸轮组,其设置在上述螺杆的规定位置,并具有锁闭功能和锁闭解除功能;以及,滑动机构,其具有向接近上述凸轮组的方向弹性偏置并且设置成啮合于上述凸轮组而具有锁闭功能的锁闭滚轴,并且上述滑动机构的一端部能够旋转地连接于上述螺杆而另一端部连接于上述电动门本体。根据本发明,具有简单且单纯结构的同时能够确保锁闭功能的可靠性,并能够减少故障及误动作的危险且易于制作及维护,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少制作费用及维护费用。

    车窗调节装置
    8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72074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080032792.0

    申请日:2010-07-27

    Inventor: 松下真之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在承板与限动构件的碰撞时施加的使承板浮起的力的产生,并防止承板从导轨脱离。对承板的滑动位置进行限制的限动构件和用于吸收承板的碰撞时的冲击的由弹性构件构成的冲击吸收体向设置于承板的嵌入凹部组装,形成于所述限动构件的与所述冲击吸收体进行碰撞的碰撞面相对于与所述导轨的轴线方向垂直的面向所述承板侧倾斜,以便于在与所述冲击吸收体碰撞时将冲击吸收体向导轨侧压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