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9058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239742.3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 C25B11/04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S2‑RGO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FeS2‑RGO复合材料是通过将氧化石墨烯溶解在DMF中,接着依次加入九水合硝酸铁和硫代乙酰胺的水溶液,在85~95℃的温度下搅拌过夜,再通过水热反应还原氧化石墨烯,离心、洗涤、冻干以后,在氢气下煅烧得到;本发明的FeS2‑RGO复合材料可用于电催化析氢,由于原材料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析氢性能好,催化剂稳定性好,很好的解决了现在由于制备氢气成本高,难以向工业化发展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5690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23195.1
申请日:2016-12-2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23C18/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50 , C23C18/1637 , C23C18/1662 , C23C18/1666 , C23C18/16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Ni‑B‑Ce化学复合沉积层及其超声波辅助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将低碳钢工件在Ni‑B‑Ce复合沉积液中超声,然后再将沉积上涂层的低碳钢片放入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200~600℃,即在低碳钢表面制得耐高温Ni‑B‑Ce化学复合沉积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复合沉积液,基于超声波与化学镀技术,在低碳钢表面制备多功能耐高温的纳米复合沉积层。制备的复合沉积层能有效提高低碳钢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等性能,且能有效的解决微粒开裂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87057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81674.1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1B32/348 , H01G11/86 , H01G11/24 , H01G1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G11/86 , C01P2004/04 , C01P2006/12 , C01P2006/17 , C01P2006/40 , H01G11/24 , H01G11/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含氮聚合物与路易斯酸按一定比例溶于酸性溶液中,搅拌1‑8小时,然后蒸干,在惰性气氛保护下,400‑1000℃下活化1‑24小时,自然冷却后,在酸性溶液中洗涤,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PH至中性,干燥即得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制备方法对设备要求低、制备方法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且制备出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含氮量高,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均一的孔径分布,在电池和电容器电极材料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564868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610880412.8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nventor: 韩生 , 付宁 , 蔺华林 , 朱贤 , 祝俊 , 韦焕明 , 冯晨萁 , 江新泽 , 兰国贤 , 刘金宝 , 喻宁波 , 余伟萍 , 何抗抗 , 马文飞 , 钱炜 , 陈海军 , 刘玉萍 , 任济夫
IPC: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聚4‑乙烯基吡啶(P4VP)为碳源和氮源,以金属离子为配体,基于金属有机配位理论形成碳化前驱体。再通过高温碳化、盐酸洗涤即得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不仅具有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生产的特点,而且制备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集中、氮元素含量高的优点。采用本方法制备多孔碳材料可以避免模板法步骤复杂或者活化法设备要求高、孔径分布不均匀的缺陷,可广泛应用于能量存储转换、催化和环境保护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74478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988843.6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nventor: 韩生 , 付宁 , 韦焕明 , 陈海军 , 蔺华林 , 冯晨萁 , 江新泽 , 兰国贤 , 刘金宝 , 喻宁波 , 余伟萍 , 何抗抗 , 马文飞 , 钱炜 , 刘玉萍 , 任济夫
IPC: C01B3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P2002/85 , C01P2002/90 , C01P2004/03 , C01P2004/80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氮掺杂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4‑乙烯基吡啶单体(4VP)为碳氮源,以不同金属盐为引发剂、配位剂、催化剂和模板剂,首先以金属盐为引发剂使得4VP单体在常温下发生聚合,金属离子与4VP分子中的氮原子形成金属‑配位结构,形成金属‑有机物微球;随后在高温下,微球中的金属又起到了催化剂和模板剂的作用,使有机物转化为碳,且球状结构得以保留,再经酸洗即得金属‑氮掺杂多孔碳微球。本发明金属源可选择性广,步骤简单,制备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大、氮元素含量高。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氮元素含量使得本材料在能量存储转换、催化和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4478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610988843.6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nventor: 韩生 , 付宁 , 韦焕明 , 陈海军 , 蔺华林 , 冯晨萁 , 江新泽 , 兰国贤 , 刘金宝 , 喻宁波 , 余伟萍 , 何抗抗 , 马文飞 , 钱炜 , 刘玉萍 , 任济夫
IPC: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氮掺杂多孔碳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4‑乙烯基吡啶单体(4VP)为碳氮源,以不同金属盐为引发剂、配位剂、催化剂和模板剂,首先以金属盐为引发剂使得4VP单体在常温下发生聚合,金属离子与4VP分子中的氮原子形成金属‑配位结构,形成金属‑有机物微球;随后在高温下,微球中的金属又起到了催化剂和模板剂的作用,使有机物转化为碳,且球状结构得以保留,再经酸洗即得金属‑氮掺杂多孔碳微球。本发明金属源可选择性广,步骤简单,制备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大、氮元素含量高。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氮元素含量使得本材料在能量存储转换、催化和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2531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72163.1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B01J2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22 , B01J35/0033 , B01J35/023 , B01J3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钼掺杂线性聚合物修饰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线性联吡啶类聚合物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到钼酸铵饱和溶液,再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在去离子水中浸泡洗涤后,经真空干燥得到带钼酸根的石墨烯复合材料Mo@GO;(2)将带钼酸根的石墨烯复合材料Mo@GO在氢气氛围下碳化得到碳化钼掺杂线性聚合物修饰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同时具有大规模制备的潜质,可应用于电催化、析氢催化、超级电容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89400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72154.2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23C18/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50 , C23C18/1637 , C23C18/1662 , C23C18/16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学镀Ni‑Mo‑B/GO多功能纳米复合沉积层的镀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镀液按照每升计算,其组成和含量如下:六水合氯化镍20‑55g,硼氢化钠0.5‑4g,钼酸钠10‑25g,氢氧化钠20‑65g,乙二胺15‑65克,十二烷基硫酸钠0.1‑0.2g,氧化石墨烯0.1‑10g,乙酸铅0.01‑1g,余量为蒸馏水。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六水合氯化镍,硼氢化钠,钼酸钠,氢氧化钠,乙二胺,十二烷基硫酸钠,氧化石墨烯,乙酸铅依次加入到蒸馏水中溶解,然后静置,即得到镀液。本发明的镀液用于在低碳钢工件的表面进行施镀,即形成耐磨性好,耐腐蚀强的复合镀层。
-
公开(公告)号:CN106564868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880412.8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nventor: 韩生 , 付宁 , 蔺华林 , 朱贤 , 祝俊 , 韦焕明 , 冯晨萁 , 江新泽 , 兰国贤 , 刘金宝 , 喻宁波 , 余伟萍 , 何抗抗 , 马文飞 , 钱炜 , 陈海军 , 刘玉萍 , 任济夫
IPC: C01B3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P2002/85 , C01P2004/03 , C01P2004/80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聚4‑乙烯基吡啶(P4VP)为碳源和氮源,以金属离子为配体,基于金属有机配位理论形成碳化前驱体。再通过高温碳化、盐酸洗涤即得到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不仅具有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生产的特点,而且制备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集中、氮元素含量高的优点。采用本方法制备多孔碳材料可以避免模板法步骤复杂或者活化法设备要求高、孔径分布不均匀的缺陷,可广泛应用于能量存储转换、催化和环境保护领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