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解后粗β-紫罗兰酮的洗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604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1910656412.3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解后粗β‑紫罗兰酮的洗涤方法,具体为依次采用热饱和食盐水、含碳酸钠的热饱和食盐水以及含饱和碳酸氢钠的热饱和食盐水对粗β‑紫罗兰酮石油醚溶液进行洗涤,即得到洗去酸性杂质和去掉水分的β‑紫罗兰酮石油醚溶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彻底洗脱粗β‑紫罗兰酮中所带酸性杂质并避免在洗涤过程中出现乳化现象,而且可以节省洗涤剂即饱和食盐水溶液的用量。

    一种β-紫罗兰酮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053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910327701.9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β‑紫罗兰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包括:发烟硫酸40~65重量份;石油醚10~15重量份;甲醇5~8重量份;假性紫罗兰酮25~40重量份。本发明是在精馏过的假性‑紫罗兰酮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发烟硫酸作为环合剂,并加入石油醚、甲醇作为溶剂,低温下搅拌均匀,使环合过程中的β‑紫罗兰酮选择性明显增加,含量达到97%以上,减小分离难度。

    一种假性紫罗兰酮选择性环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88064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0349736.2

    申请日:2019-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假性紫罗兰酮选择性环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浓硫酸20~35重量份、五氧化二磷15~25重量份、石油醚10~15重量份、甲醇5~8重量份、假性紫罗兰酮25~40重量份。本发明在精馏过的假性‑紫罗兰酮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浓硫酸和五氧化二磷混合物作为环合剂,并加入石油醚、甲醇作为溶剂,低温下搅拌均匀,使环合过程中的β‑紫罗兰酮选择性明显增加,含量达到97%以上,减小分离难度。

    一种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68862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25366.8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2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催化剂以γ‑Al2O3作为载体,以金属Ni作为活性组分,以Eu2O3作为助剂,金属Ni的质量为载体质量的3‑25%,Eu2O3的质量为载体质量的1‑8%;制备方法为:将Ni(NO3)2水溶液、Eu(NO3)2水溶液混合滴加至γ‑Al2O3粉体中,并搅拌均匀,后经干燥、焙烧,即得到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催化CO2加氢合成甲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2加氢合成甲烷反应所用的催化剂,由于Eu2O3的添加促进了活性组分Ni与载体γ‑Al2O3的相互作用,有利于Ni的高度分散,提高了催化剂对CO2的吸附,进而提高了CO2甲烷化的催化活性。

    一种电位型有机磷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060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06777.2

    申请日:2018-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位型有机磷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传感器用于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本发明采用脱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溶胶包埋法将乙酰胆碱酯酶固定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有机核孔膜基体材料上,再将制备的酶膜用‘O’形圈固定于pH计的玻璃电极上,即制得有机磷农药生物传感器。该方法制备的有机磷农药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成本低的特点。

    一种在生产假性紫罗兰酮的缩合过程中提高丙酮回收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7816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010781210.4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生产假性紫罗兰酮的缩合过程中提高丙酮回收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经过Aldol缩合反应工艺制备假性紫罗兰酮的产物混合液进行静置分层,其中所得有机相依次经过有机相常压蒸馏与有机相减压蒸馏后,得到有机相中的丙酮;所得水相中加入碱性溶液,并依次经过水相常压蒸馏与水相减压蒸馏后,即得到水相中的丙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向经过Aldol缩合反应工艺制备假性紫罗兰酮的分层水相产物中加入碱性溶液并加热,使水相中的双丙酮醇分解为丙酮与水,一方面通过后续的常压分馏与减压分馏的方式,提高丙酮的回收率,另一方面避免双丙酮醇直接随水相排放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