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7797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06108.7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D487/04 , A61K31/4985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种西格列汀药物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西格列汀药物共晶1(西格列汀‑CaCl2共晶)按照摩尔比2:1结合而成,分子式为C32H30CaCl2F12N10O2;所述西格列汀药物共晶2(西格列汀‑ZnBr2共晶)按照摩尔比1:1结合而成,分子式为C16H15ZnBr2F6N5O。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两种西格列汀药物共晶均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PXRD)、单晶X‑射线粉末衍射(SCXRD)、差示热量扫描法(DSC)、热重分析仪(TGA)等手段进行了表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西格列汀药物共晶比现有化合物具有一种或多种改进的特性,对未来该药物的优化和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18983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73156.5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10L1/236 , C10L10/14 , C08F220/18 , C08F222/02 , C08F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降凝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醇解型三元聚合物柴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降凝剂是由甲基丙烯酸高碳酯、富马酸和苯乙烯三种单体聚合后再与混合高碳醇进行醇解反应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高碳酯‑富马酸混合酯‑苯乙烯三元聚合物。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便宜易得;得到的醇解型三元聚合物柴油降凝剂性能稳定,可有效改善柴油的冷凝点和冷滤点,加剂量少,降凝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947554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78812.6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nventor: 韩生 , 赵志成 , 周嘉伟 , 薛原 , 颜松 , 许广文 , 陈达明 , 连俊 , 刘平 , 廉翔 , 陈红艳 , 蔺华林 , 韩治亚 , 余焓 , 卢德力 , 蒋继波 , 邱丰 , 于飞 , 李原婷 , 祝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L1/106 , C10L1/1208 , C10L1/1983 , C10L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燃性的纳米复合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可燃性的纳米复合降凝剂是纳米石墨烯和聚合物降凝剂的共混物;其中:聚合物降凝剂选自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降凝剂或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类降凝剂中任意一种或两种。本发明的降凝剂由纳米石墨烯和聚合物降凝剂通过溶剂共混法制备得到;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相比于普通纳米复合降凝剂,本发明的降凝剂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可燃性,对柴油机无污染,无损耗,不会沉积于柴油机底部,并且性能稳定,效果优越。将其应用于0#柴油中,能使0#柴油的冷滤点和冷凝点分别降低11‑16℃和18‑25℃。
-
公开(公告)号:CN11690347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53439.8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C205/57 , C07C201/12 , C07C205/60 , C07C205/58 , C07C205/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氟/二氟氧代烯丙基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化学结构式为:#imgabs0#其中,R1包括苯基或取代苯基,R2为取代苯基,Rf包括单氟或二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加入化合物3、催化剂和氧化剂混合,然后取化合物1或2溶于溶剂后加入,搅拌反应,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的反应液经萃取、分离后得到化合物4,即单氟/二氟氧代烯丙基酯类化合物;化学方程式为:#imgabs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合成一系列单氟/二氟氧代烯丙基酯类化合物,具有高效、高收率、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89000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710473181.3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8F212/08 , C08F220/16 , C08F220/08 , C08F8/14 , C08F6/10 , C08F6/12 , C10L10/16 , C10L1/19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降凝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芳基醇解型三元聚合物柴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降凝剂是由十一烯酸苄酯、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三种单体聚合后再与高碳醇进行酯化反应所得到的三元聚合物。因此,可有效改善柴油的凝点和冷滤点。本发明公开的降凝剂具有合成方法简单、原料便宜易得、加剂量少、性能稳定、降凝效果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78721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879703.5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F9/653 , B01J31/24 , C07C201/12 , C07C205/45 , C07C45/74 , C07C49/82 , C07B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樟脑衍生的恶唑啉‑氧磷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手性樟脑为骨架,以L‑苯丙氨醇为恶唑啉前体,经过氯化、缩合、环化、还原,接二苯基氯化磷,最终合成了一种新型樟脑衍生的恶唑啉‑氧磷有机小分子催化剂4‑苄基‑2‑((1R,2R,4R)‑2‑二苯基磷氧基‑7,7‑二甲基双环[2.2.1]‑1‑庚基)‑4,5‑二氢恶唑。本发明以樟脑为骨架,利用其易衍生化的特点,结合恶唑啉的催化优势与含磷配体的高效选择性为一体,拓展了樟脑衍生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及恶唑啉的种类,设计合成路线开发新的环境友好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6478720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879283.0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F9/653 , B01J31/02 , C07C201/12 , C07C205/44 , C07C45/00 , C07C47/273 , C07C4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酮基蒎酸为原料,以L‑缬氨醇为恶唑啉前体,经过氯化、缩合、环化、还原,接二苯基氯化磷,最终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2((1R,2R,4R)‑2‑二苯基磷氧基‑7,7‑二甲基双环[2.2.1]‑1‑庚基)‑4‑异丙基‑4,5‑二氢恶唑。本发明利用酮基蒎酸稳定的骨架及其易衍生化的特点,结合恶唑啉的催化优势与含磷配体的高效选择性为一体,拓展了酮基蒎酸衍生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及恶唑啉的种类,设计合成路线开发新的环境友好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6478721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79703.5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F9/653 , B01J31/24 , C07C201/12 , C07C205/45 , C07C45/74 , C07C49/82 , C07B5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9/653 , B01J31/2404 , B01J2231/342 , C07B53/00 , C07B2200/07 , C07C45/74 , C07C201/12 , C07C205/45 , C07C49/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樟脑衍生的恶唑啉-氧磷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手性樟脑为骨架,以L-苯丙氨醇为恶唑啉前体,经过氯化、缩合、环化、还原,接二苯基氯化磷,最终合成了一种新型樟脑衍生的恶唑啉-氧磷有机小分子催化剂4-苄基-2-((1R,2R,4R)-2-二苯基磷氧基-7,7-二甲基双环[2.2.1]-1-庚基)-4,5-二氢恶唑。本发明以樟脑为骨架,利用其易衍生化的特点,结合恶唑啉的催化优势与含磷配体的高效选择性为一体,拓展了樟脑衍生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及恶唑啉的种类,设计合成路线开发新的环境友好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6522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81779.1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D261/04 , G01N3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异唑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首先将2‑甲基‑4‑甲醛肟基苯甲酸甲酯溶解后与N‑氯代丁二酰亚胺进行氯代反应,然后转移至室温,加入1,3‑二氯‑5‑(1‑三氟甲基‑乙烯基)苯,环化反应后得到第一中间体;然后将氢氧化钠和第一中间体溶解后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再将第二中间体、氯化亚砜溶解并混匀,然后滴入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后得到第三中间体;最后将第三中间体溶解后滴至第一溶液中进行第一次反应,然后加入氢氧化锂溶液,第二次反应得到异唑啉类化合物(一);或,将第三中间体溶解后滴至第二溶液中,反应得到异唑啉类化合物(二)。本发明提供的合成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无需特殊化学试剂,产率高,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478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99994.4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浙江华理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IPC: C07D455/03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K31/43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8‑酰亚甲基小檗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8‑酰亚甲基小檗碱衍生物的结构通式如下式(Ⅰ)所示:#imgabs0#是将具有α‑活泼氢原子的羰基化合物与小檗碱进行加成反应,羰基α位的碳原子与小檗碱8位碳原子共价连接形成,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活性明显高于小檗碱,极具抗菌药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