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9660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841314.2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2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保温层管状试件用传热试验装置,包括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的两端均设置有端部防护组件,所述发热元件外侧套设有加热管;进行传热试验时,所述加热管外壁与管状试件内壁之间存在有间隙;所述加热管外壁上套设有径向挡板,所述径向挡板将管状试件和加热管之间的间隙在轴向上分隔为多个独立的传热区域;所述加热管外壁上还设置有纵向挡板,所述纵向挡板将管状试件和加热管之间的间隙在周向上分隔为多个独立的传热区域。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适用于管状金属保温层传热试验的试验装置的技术空白,贴合管状金属保温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传热情况,使得传热试验的数据更加准确并具有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610580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0980411.5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9B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核电厂蒸汽发生器模拟体,包括下封头组件、二次侧筒体组件,下封头组件与二次侧筒体组件连接,二次侧筒体组件位于下封头组件的上端。本技术方案所述一种多功能蒸汽发生器模拟体,可用于蒸汽发生器检修各项工作培训及检修工具的调试和功能验证,解决了现有无蒸汽发生器模拟体用于预先对检修设备调试、功能验证、技能培训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64203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55015.2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板式蒸汽发生器,板式蒸汽发生组件包括换热板I和换热板II,所述换热板板面间相互连接。换热板I上设有反应堆冷却剂用换热通道,换热板II上设有二次侧介质用换热通道,换热通道是由换热板上的蚀刻凹槽与相邻换热板板面或板面上的蚀刻凹槽相配合构成,且蚀刻凹槽的深度小于所在换热板的厚度。所述板式蒸汽发生器设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内,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内设有导流筒,导流筒的轴向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轴向平行,至少一个所述板式蒸汽发生器分布于导流筒和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环形空间内。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高功率体积比、制造成本低、运行稳定等方面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08625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0356288.1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系统接管和电热元件上部集中布置的稳压器结构及其应用,该结构包括筒体、电热元件和接管组件;其中,所述电热元件和接管组件均布置在筒体上部。本发明将系统接管和电热元件集中布置在稳压器结构上部,整体优化了稳压器中下部结构,简化了稳压器底部的布置需求和难度,实现空间整合,优化整个核动力系统布置,进而优化了整个系统性能。本发明适用范围广,还能够用于其他领域的高温高压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100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25703.5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袁宏 , 陈军亮 , 何戈宁 , 吴杨 , 李磊 , 李毅 , 张富源 , 张渝 , 吴舸 , 汤臣杭 , 王海松 , 李焕鸣 , 谈国伟 , 李冬慧 , 成翔 , 刘威 , 田雅婧 , 鲁佳 , 余纪成 , 邓丰 , 苏桐 , 许国文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疏水沟的板厚占据蒸汽流动空间导致波形板蒸汽流速和分离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一体化波形板及干燥器;波形板包括:波形板本体,设有与波形板本体一体成型的疏水沟;以及疏水沟,包括:弯沟,用于与波形板本体一体连接,弯沟的开口朝向波形板本体;干燥器包括所述一体化波形板。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体化波形板将疏水沟与波形板本体一体化成型,避免了疏水沟的厚度占据蒸汽流动空间,从而提高了波形板的蒸汽流速和分离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9612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24460.3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袁宏 , 陈军亮 , 何戈宁 , 吴杨 , 蒋鸿 , 李磊 , 李毅 , 张富源 , 张渝 , 吴舸 , 汤臣杭 , 王海松 , 李焕鸣 , 谈国伟 , 李冬慧 , 成翔 , 刘威 , 田雅婧 , 鲁佳 , 余纪成 , 邓丰 , 苏桐 , 许国文
IPC: B01D45/16
Abstract: 为解决现有的汽水分离器的汽水分离阻力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离叶片及汽水分离器,包括:第一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包括:第一叶片部,呈细长弧面结构,第一叶片部的一侧朝向汽水混合物入口;第二叶片部,呈螺旋弧面结构,第二叶片部的一侧与第一叶片部的另一侧连接;以及第三叶片部,呈圆柱弧面结构,第三叶片的一侧与第二叶片部的另一侧连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叶片部设置为螺旋弧面结构使汽水混合物在螺旋弧面上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分离;将叶片部设置为圆柱弧面结构减少了蒸汽对水膜的再携带作用,从而,通过分离叶片解决了现有的汽水分离器的汽水分离阻力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85754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711469950.9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水堆核动力装置稳压器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迷宫密封结构的压水堆稳压器喷雾头连接结构;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迷宫密封结构的喷雾头连接管,除承担连接喷雾头组件的作用外,还可以屏蔽喷淋水对喷雾头接管嘴管座的热冲击,改善喷雾头接管嘴管座的受力状态;另外,当防热冲击套管与喷雾头接管嘴安全端间的焊缝断裂后,喷雾头连接管还能起到支撑防热冲击套管的作用,部分保证防热冲击套管的防热冲击功能;喷雾头连接管(1)、喷雾头接管嘴管座(2)、喷雾头防热冲击套管(3)、喷雾头组件(4)及喷雾头接管嘴安全端(5)。
-
公开(公告)号:CN10998575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1469950.9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水堆核动力装置稳压器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迷宫密封结构的压水堆稳压器喷雾头连接结构;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迷宫密封结构的喷雾头连接管,除承担连接喷雾头组件的作用外,还可以屏蔽喷淋水对喷雾头接管嘴管座的热冲击,改善喷雾头接管嘴管座的受力状态;另外,当防热冲击套管与喷雾头接管嘴安全端间的焊缝断裂后,喷雾头连接管还能起到支撑防热冲击套管的作用,部分保证防热冲击套管的防热冲击功能;喷雾头连接管(1)、喷雾头接管嘴管座(2)、喷雾头防热冲击套管(3)、喷雾头组件(4)及喷雾头接管嘴安全端(5)。
-
公开(公告)号:CN106642039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0955015.2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用途板式蒸汽发生器,板式蒸汽发生组件包括换热板I和换热板II,所述换热板板面间相互连接。换热板I上设有反应堆冷却剂用换热通道,换热板II上设有二次侧介质用换热通道,换热通道是由换热板上的蚀刻凹槽与相邻换热板板面或板面上的蚀刻凹槽相配合构成,且蚀刻凹槽的深度小于所在换热板的厚度。所述板式蒸汽发生器设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内,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内设有导流筒,导流筒的轴向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轴向平行,至少一个所述板式蒸汽发生器分布于导流筒和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的环形空间内。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高功率体积比、制造成本低、运行稳定等方面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0862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56288.1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系统接管和电热元件上部集中布置的稳压器结构及其应用,该结构包括筒体、电热元件和接管组件;其中,所述电热元件和接管组件均布置在筒体上部。本发明将系统接管和电热元件集中布置在稳压器结构上部,整体优化了稳压器中下部结构,简化了稳压器底部的布置需求和难度,实现空间整合,优化整个核动力系统布置,进而优化了整个系统性能。本发明适用范围广,还能够用于其他领域的高温高压系统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