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611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3068.X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结构下管座支撑结构、下管座及核燃料组件,多层结构下管座支撑结构,包括点阵支撑机构,所述点阵支撑机构包括点阵连接层以及镂空栅格;所述点阵连接层包括至少两个相连接的点阵单体,至少两个所述点阵单体平行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点阵单体的端部齐平;所述点阵单体呈多面体镂空结构,且所述点阵单体的两端均与对应的所述镂空栅格相连,能够满足支撑强度要求的同时,便于冷却介质流通。下管座包括下管座本体、管筒以及前述的多层结构下管座支撑结构。核燃料组件包括若干燃料元件、连接组件、上管座、控制棒导向管和定位格架,还包括前述的多层结构下管座支撑结构或前述的核燃料组件下管座。
-
公开(公告)号:CN1193611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3067.5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燃料组件上管座连接板及上管座,连接板包括连接板体,连接板体包括:中部构体,中部构体位于连接板体的中部区域,中部构体贯穿设有多个第一过水孔;多个角部构体,各角部构体连接于中部构体对应的角部,角部构体贯穿设有多个第二过水孔;多个侧边构体,各侧边构体位于对应的两相邻的角部构体之间,侧边构体与对应的角部构体和中部构体对应的侧边相连,侧边构体贯穿设有多个第三过水孔;其中,多个第二过水孔在角部构体内的分布密度大于多个第一过水孔在中部构体内的分布密度,且小于多个第三过水孔在侧边构体内的分布密度,能够使得连接板不同区域的强度与受力大小匹配。上管座包括前述的连接板。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13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57561.9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焦拥军 , 蒲曾坪 , 唐传宝 , 肖忠 , 陈平 , 茹俊 , 李庆 , 王晓敏 , 雷涛 , 杜思佳 , 郭晓明 , 张坤 , 郑美银 , 李垣明 , 任全耀 , 邢硕 , 邱玺
IPC: G21C3/322 , G21C3/33 , G21C3/07 , G21C17/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燃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协同控流高可靠性燃料组件,包括沿冷却剂流动方向依次设置下管座、骨架、上管座,以及插入骨架中的燃料棒、导向管、仪表管;所述的下管座为低出口横向流下管座;在下管座连接板上,设有若干宽度小于燃料棒间距且轴向弯曲的空间贯通细长流道;所述空间贯通细长流道位于下管座连接板外围的四周流道区域出口高于位于下管座连接板中部的中间流道区域出口,以降低组件间出口横向流。本发明对燃料组件整体进行了协同创新设计,保障了燃料组件的高热工安全裕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17192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0667142.8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晓辉 , 周毅 , 陈平 , 高士鑫 , 何梁 , 尹春雨 , 段振刚 , 刘仕超 , 焦拥军 , 邱玺 , 张坤 , 孙志鹏 , 秋博文 , 李庆 , 秦冬 , 杜思佳 , 杨青峰 , 孙丹 , 曾孝敏 , 秦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有安全的核燃料用双层复合包壳管、燃料棒及制备方法,包括设置在内层的内管和复合在所述内管外层的外管,所述内管采用SiC复合材料,所述外管采用FeCrAl基合金或NiCr基合金。本发明的双层复合包壳管,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水蒸气氧化性能、耐水侧腐蚀性能和较好的高温强度,在正常工况下抗水侧腐蚀性能要优于传统的锆合金包壳和单一的SiC复合包壳,使燃料能够使用更长的寿期、更高的燃耗或更高的温度;同时在严重事故工况下,提高了包壳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在超高温度下(约1200℃)可确保燃料棒的结构完整性,可提高燃料棒抗LOCA事故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283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67281.4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棒电阻焊接的端塞,端塞本体中部带有用于和包壳管实现电阻焊接的焊接区,焊接区在朝远离包壳管方向带有依次同轴连接的第一圆台段、第二圆台段和第三圆台段;第二圆台段的外径尺寸位于包壳管内径和外径尺寸之间;第一圆台段、第二圆台段和第三圆台段三者之间,第一圆台段外径最小,第二圆台段的外径最大;端塞本体位于包壳管内的内端还带有和第一圆台段同轴连接的第四圆台段,第四圆台段的外径小于包壳管内径,且位于第一圆台段和第二圆台段外径尺寸之间。采用本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焊接熔合区熔合线长度和角度,以及焊缝凸出高度,并能够限制焊接过程焊瘤的流动,避免焊瘤与燃料棒内部燃料柱或气腔弹簧接触。
-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56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900168.2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21C17/00 , G06F113/26 , G06F119/08
Abstract: 为解决压水堆中燃料元件性能的评估由于包壳结构随时间变化的特性而难以进行精细化模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LOCA事故下燃料元件性能模拟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锆合金包壳结构材料的退化机制得到的模型建立燃料元件的锆合金包壳结构材料退化模型;以待模拟的锆合金包壳结构材料所处工况的工况参数为变量,将所述变量作为燃料元件的锆合金包壳结构材料退化模型的模拟工况参数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到待模拟的锆合金包壳结构材料在所处工况的工况参数下的性能模拟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拟方法可以对LOCA事故下燃料元件性能进行准确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520655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95462.1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孟龙 , 郑美银 , 陈平 , 蒲曾坪 , 焦拥军 , 李垣明 , 粟敏 , 朱发文 , 茹俊 , 任全耀 , 韩元吉 , 李华 , 雷涛 , 李云 , 黄山 , 邱玺 , 张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曲面通道的燃料组件下管座及过滤组件,燃料组件下管座,包括下管座外框体,所述下管座外框体内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若干相邻设置的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多个旋转肋和多个直肋,多个直肋构成通道,多个旋转肋置于该通道内,且多个旋转肋的一侧相交,另一侧均与通道内壁连接,所述旋转肋沿高度方向呈旋转变化,且多个旋转肋使过滤单元中无直线贯穿过滤单元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通孔。本发明所述过滤组件在确保下管座结构强度和冷却水流通能力的前提下,能够显著提高异物过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32380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00394.3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弥散微封装棒状燃料元件及燃烧其的热管反应堆,包括包壳、燃料棒和下压组件,所述包壳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包壳的上端塞体,所述包壳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包壳的下端塞体;燃料棒设置在所述包壳内,下压组件设置在所述燃料棒的上端与所述上端塞体之间,且对所述燃料棒施加向下的作用力约束轴向位移;所述燃料棒包括多个燃料芯块,所述燃料芯块包括基体和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本发明将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弥散在基体中制成燃料芯块,装在包壳中组成的棒状燃料元件,具有包容裂变产物能力强,宏观辐照肿胀量低、抗高温失效能力强,安全性高,适用于热管反应堆等对高温固有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13237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00403.9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难熔金属基的弥散微封装棒状燃料元件及反应堆,包括基体和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所述基体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所述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的燃料空腔,所述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设置在所述燃料空腔内;所述多重包覆结构燃料颗粒包括燃料核心及包覆在所述燃料核心外侧的无燃料层;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多重报复结构燃料颗粒设置在基体内的燃料空腔内,从而省去了燃料元件无包壳,避免了芯块‑包壳力学相互作用,结构简单,能够节省堆芯空间,减少传热间隙,有效降低燃料运行温度,包容裂变产物能力强,宏观辐照肿胀量低、抗高温失效能力强,安全性高,适用于高温反应堆对堆芯小型化、高温高固有安全性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