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10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20115.3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核工程中流固耦合动力学不确定性的计算方法,涉及核反应堆结构力学领域,根据变量特征选择网格特征尺寸,建立不同细化级别的网格模型及其流固耦合模型;按照连续的网格细化比,将所有网格的解三个为一组进行分类;开展流固耦合行为的数值模拟,采集场变量或积分量数据;将三个连续细化级别的离散解向其中最粗的网格插值,形成具有统一后处理网格的解;若变量为积分量,则采用迭代法求解表观精度阶,计算并报告不确定度;若变量属于场变量,则依次进行节点分类、计算局部表观阶、计算全局表观阶、计算局部不确定度,最后通过局部不确定度的体积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全局不确定度。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52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07612.3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黄旋 , 张毅雄 , 张丽屏 , 唐辉 , 张显均 , 冯志鹏 , 刘帅 , 吴万军 , 刘文进 , 傅孝龙 , 蔡逢春 , 齐欢欢 , 沈平川 , 陈果 , 刘建 , 黄茜 , 张珂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力学分析的快速建模方法、系统及终端,涉及反应堆结构力学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依据基本组成元素和/或功能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分为多个子模块,并对各个子模块进行参数化建模后得到相应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相对节点坐标定位法确定各个有限元模型中节点的坐标;通过动态编号函数对有限元模型中的几何参数和/或材料参数进行自动编号;将经编号处理后的有限元模型融合,得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力学分析模型。本发明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布置复杂,涉及部件众多时,通过模块化和参数化的建模方式,降低了各个部件和反应堆冷却剂主环路管道力学模型实常数编号和材料常数编号冲突的风险,提高模型精度和建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13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019301.5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FD的管束结构流致振动评估临界流速分析方法,涉及核动力装置结构力学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根据流致振动分析模型对管束结构的流致振动行为进行模拟,得到流致振动响应包;根据流致振动响应包判断相应管束结构的流致振动特性是否属于第一预设范围;若属于,则绘制管子有效振幅与流动速度的函数关系图,并通过切线法或门限值法确定临界流速;若属于第二预设范围,则计算管子振动能量,通过能量法确定临界流速。本发明减少了临界流速确定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提高了分析设计精度,为换热器管束的流致振动分析与设计提供一种更为准确的通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3131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720649.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喻娜 , 黄代顺 , 卢毅力 , 崔怀明 , 鲜麟 , 李峰 , 杨帆 , 程坤 , 陈宏霞 , 杨韵佳 , 周科 , 陆雅哲 , 初晓 , 方红宇 , 习蒙蒙 , 徐青蓝 , 陈果 , 张舒 , 吴鹏 , 吴广皓 , 蔡容 , 王晨阳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压水堆核电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水堆核电厂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正常给水系统、能动辅助给水系统、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系统,采用非能动排热系统和能动排热系统相结合的运行方案,能够保证堆芯在不同事故下的安全性,为核电厂不同运行模式和事故工况下提供了多样性的排热措施,保证了核电厂排出堆芯余热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了核电厂的整体安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13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019301.5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FD的管束结构流致振动评估临界流速分析方法,涉及核动力装置结构力学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根据流致振动分析模型对管束结构的流致振动行为进行模拟,得到流致振动响应包;根据流致振动响应包判断相应管束结构的流致振动特性是否属于第一预设范围;若属于,则绘制管子有效振幅与流动速度的函数关系图,并通过切线法或门限值法确定临界流速;若属于第二预设范围,则计算管子振动能量,通过能量法确定临界流速。本发明减少了临界流速确定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提高了分析设计精度,为换热器管束的流致振动分析与设计提供一种更为准确的通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0111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01677.1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21C17/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内构件棒状结构湍流激振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获取流场参数和待评估棒状结构的结构参数,基于流场参数和结构参数,利用相关长度数据库通过插值法获取相关长度,从流场参数中选取速度场,并通过等效功率谱密度计算公式对相关长度和速度场进行计算,得到待计算功率谱密度值,将待计算功率谱密度值沿着待评估棒状结构的长度方向积分,得到湍流激励力曲线功率谱密度值,对湍流激励力曲线功率谱密度值进行分析和组合,计算待评估棒状结构的振动响应,并对振动响应进行后处理,得到评估结果,以根据评估结果快速且精确的确定合适的作用在堆结构上的湍流激振随机激励。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29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1720115.3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核工程中流固耦合动力学不确定性的计算方法,涉及核反应堆结构力学领域,根据变量特征选择网格特征尺寸,建立不同细化级别的网格模型及其流固耦合模型;按照连续的网格细化比,将所有网格的解三个为一组进行分类;开展流固耦合行为的数值模拟,采集场变量或积分量数据;将三个连续细化级别的离散解向其中最粗的网格插值,形成具有统一后处理网格的解;若变量为积分量,则采用迭代法求解表观精度阶,计算并报告不确定度;若变量属于场变量,则依次进行节点分类、计算局部表观阶、计算全局表观阶、计算局部不确定度,最后通过局部不确定度的体积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全局不确定度。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52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211407612.3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黄旋 , 张毅雄 , 张丽屏 , 唐辉 , 张显均 , 冯志鹏 , 刘帅 , 吴万军 , 刘文进 , 傅孝龙 , 蔡逢春 , 齐欢欢 , 沈平川 , 陈果 , 刘建 , 黄茜 , 张珂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力学分析的快速建模方法、系统及终端,涉及反应堆结构力学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依据基本组成元素和/或功能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分为多个子模块,并对各个子模块进行参数化建模后得到相应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相对节点坐标定位法确定各个有限元模型中节点的坐标;通过动态编号函数对有限元模型中的几何参数和/或材料参数进行自动编号;将经编号处理后的有限元模型融合,得到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力学分析模型。本发明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布置复杂,涉及部件众多时,通过模块化和参数化的建模方式,降低了各个部件和反应堆冷却剂主环路管道力学模型实常数编号和材料常数编号冲突的风险,提高模型精度和建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1111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201677.1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21C17/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内构件棒状结构湍流激振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获取流场参数和待评估棒状结构的结构参数,基于流场参数和结构参数,利用相关长度数据库通过插值法获取相关长度,从流场参数中选取速度场,并通过等效功率谱密度计算公式对相关长度和速度场进行计算,得到待计算功率谱密度值,将待计算功率谱密度值沿着待评估棒状结构的长度方向积分,得到湍流激励力曲线功率谱密度值,对湍流激励力曲线功率谱密度值进行分析和组合,计算待评估棒状结构的振动响应,并对振动响应进行后处理,得到评估结果,以根据评估结果快速且精确的确定合适的作用在堆结构上的湍流激振随机激励。
-
公开(公告)号:CN1196652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20468.3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喻娜 , 李峰 , 周科 , 方红宇 , 陈宏霞 , 黄代顺 , 卢毅力 , 崔怀明 , 程坤 , 初晓 , 习蒙蒙 , 杨帆 , 丁雪友 , 徐青蓝 , 陈果 , 吴鹏 , 马誉高 , 杨韵佳 , 魏诗颖 , 董博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主蒸汽系统的超压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核电站技术领域,能够为核电厂提供有效合理的主蒸汽系统的超压保护,避免各类工况下主蒸汽系统发生超压情况。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核电厂处于不同异常工况时主蒸汽系统触发的超压保护策略;在主蒸汽系统使用不同超压保护策略过程中,根据主蒸汽系统的压力上升情况确定主蒸汽系统触发超压保护的预设工况;根据预设工况对应的分类情况,确定预设工况的验收准则;在满足验收准则的基础上,确定主蒸汽系统在预设工况下超压排放设备的容量配置信息,根据超压排放设备的容量配置信息执行主蒸汽系统的超压保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