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33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17821.5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4W72/0453 , H04W72/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信息新鲜度优化的工业物联网信道分配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物联网节点无法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各物联网节点依据历史传输结果,采用多臂赌博机的方法选择其传输信道;当无线信道被多个物联网节点同时选择发生冲突时,则由中央控制器采用最大信息年龄降低量的匹配方法进行分配决策。本发明基于强化学习和匹配理论体系,可有效的解决多信道条件下信道状态信息未知时,工业物联网面向信息年龄优化的信道分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333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12017.4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任务联邦学习系统中设备调度方法,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为:S1、构建多任务联邦学习的系统模型;S2、建立以最小化多任务联邦学习过程的时间为目标的优化问题;S3、调度设备参与联邦学习任务训练过程;S4、将设备调度过程转化为多臂赌博机和匹配过程;S5、设计设备调度算法。本发明是为联邦学习中的每个任务调度最合适的设备,从而最小化多任务联邦学习过程的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407143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71557.2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空间灾后应急场景的无人机中继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D2D用户对于无人机的预测范围,采集D2D用户通过无人机协助传输数据的最大速率、最小速率和平均速率,获取D2D用户对于无人机的第一不确定偏好序,以及无人机对于D2D用户的第二不确定偏好序;基于第一不确定偏好序和第二不确定偏好序,获取D2D用户对于无人机的偏好策略,根据多对一双边匹配算法进行匹配后,将任意两个D2D用户已匹配的无人机进行交换匹配,获取双边交换稳定的匹配结果;本发明的算法计算复杂度低,允许同一中继无人机在同一时隙协作多对D2D用户进行通信,且匹配结果稳定,能保障尽可能多的救援人员及时有效沟通。
-
公开(公告)号:CN105931449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414345.0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8C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C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管网安全监测的磁感应波导通信装置和方法,在信号发送线圈和信号接收线圈之间设置波导中继线圈作为中继节点;信号发送线圈、波导中继线圈以及信号接收线圈埋设于地下,且缠绕于地下管道上形成磁性波导传输通道;用磁感应无线通信代替了传统的电磁波无线通信,在地下环境中用于管网安全监测,提高了信息传播可靠性;采用磁感应波导中继的方法降低了信息传播路径损耗,延长了通信距离,实现300m距离的稳定通信;中继设备由闭合谐振线圈构成,不需要供电和信号处理,可以降低通信系统能耗;通信收发线圈共用一个磁感应波导传输信道,可实现半双工通信,便于信息的双向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417952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423826.9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矿井通风机智能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步骤一针对各风机构建风机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步骤二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全矿各风机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与通风安全监控系统集成起来,构建全矿风机风网监控系统;步骤三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矿风机风网监控系统集成起来,构建集团级风机风网监管系统;步骤四利用云计算平台,将风机用户、风机制造厂商、风机风网故障诊断专家集成在一个工作环境中,将风机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功能提升至多风机智能控制,实现风网智能优化、风机故障辅助诊断。本发明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保证矿山安全生产,风网高效稳定,节能降耗。
-
公开(公告)号:CN104179529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23826.9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矿井通风机智能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步骤一针对各风机构建风机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步骤二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全矿各风机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与通风安全监控系统集成起来,构建全矿风机风网监控系统;步骤三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矿风机风网监控系统集成起来,构建集团级风机风网监管系统;步骤四利用云计算平台,将风机用户、风机制造厂商、风机风网故障诊断专家集成在一个工作环境中,将风机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功能提升至多风机智能控制,实现风网智能优化、风机故障辅助诊断。本发明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保证矿山安全生产,风网高效稳定,节能降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49401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77628.2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N21/3504 , G01K7/02 , G01D21/02 , H04W4/38 , G08B31/00 , G08B17/103 , G08B17/06 , B01D49/00 , B01D5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田火区温度—气体远程在线检测与预警系统,属于煤田火区治理监测预警领域,包括供电模块、温度—气体检测模块、系统拓展模块、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远程在线监测预警模块。煤田火区温度—气体远程在线检测与预警系统改善了以往人工监测单次数据采集时间间隔长、效率低,以及难以对火区变化情况进行及时跟踪的问题,通过温度—气体检测模块可以实时观测孔内煤火态势气体浓度、温度等的变化趋势,利用无线通信模块将检测的所有参数实时传输给远程在线监测预警模块,进而对煤田火区灭火态势进行远程研判、预警,并实时存储煤火态势参数,达到煤火早发现、早治理的目标,提升煤火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93144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610414345.0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8C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管网安全监测的磁感应波导通信装置和方法,在信号发送线圈和信号接收线圈之间设置波导中继线圈作为中继节点;信号发送线圈、波导中继线圈以及信号接收线圈埋设于地下,且缠绕于地下管道上形成磁性波导传输通道;用磁感应无线通信代替了传统的电磁波无线通信,在地下环境中用于管网安全监测,提高了信息传播可靠性;采用磁感应波导中继的方法降低了信息传播路径损耗,延长了通信距离,实现300m距离的稳定通信;中继设备由闭合谐振线圈构成,不需要供电和信号处理,可以降低通信系统能耗;通信收发线圈共用一个磁感应波导传输信道,可实现半双工通信,便于信息的双向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3582120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310580917.9
申请日:2013-11-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目标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定位区域划分成N个定位基准点i,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S2、对于每个定位基准点的“指纹特征”样本RSSISample进行采集;S3、将所采集的RSSISample样本值进行滤波,生成“指纹特征”;S4、基于S3中滤波后的“指纹特征”进行定位算法运算;S5、分析误差和输出结果;上述煤矿井下目标基于RSSI值的“指纹特征”的定位方法,通过实验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环境条件有较高的鲁棒性,定位精度和系统实时性也能满足煤矿定位系统的要求,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442429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38068.6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4W6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指纹库的指纹信息快速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煤矿井下所有巷道的无线接入点AP点都有相同的发射功率及安装在巷道相对位置上;把煤矿井下每条巷道分成若干个定位区域,分析无线信号在每个定位区域对的衰减,并把具有相似的衰减的定位区域归为相似类;采集相似类里的一个定位区域的指纹信息为;最后把相似类中其它定位区域的指纹信息的创建依据;上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指纹库的指纹生成方法,只需要采集相似类中的一个定位区域的指纹信息,就可以得到本相似类中的其它定位区域的指纹信息,大大减少了煤矿井下巷道的指纹采集的工作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