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内把手的安装构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50637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810184510.3

    申请日:2008-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内把手安装构造,其将车门内把手安装在内饰用基材上,使车门内把手保持在正常姿态。本发明为车辆用门的车门内把手(30)的安装构造,包括:构成车门主体的车门内板(10);内饰板(1),其面朝车门内板10的车内一侧与车门内板10互相相向设置;车门内把手(30),其具有与所述内饰板相连接的一对连接部(31A、31B),并经由所述内饰板固定在所述车门内板上;固定部,用于将所述内饰板固定在所述车门内板上。固定部以通过所述两个连接部的轴线P1为基准,与第一、第二连接部对应设置在轴线的两侧,在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部(25、63),第二连接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部(25、26)。

    车门内把手的安装构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50637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810184510.3

    申请日:2008-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内把手安装构造,其将车门内把手安装在内饰用基材上,使车门内把手保持在正常姿态。本发明为车辆用门的车门内把手(30)的安装构造,包括:构成车门主体的车门内板(10);内饰板(1),其面朝车门内板10的车内一侧与车门内板10互相相向设置;车门内把手(30),其具有与所述内饰板相连接的一对连接部(31A、31B),并经由所述内饰板固定在所述车门内板上;固定部,用于将所述内饰板固定在所述车门内板上。固定部以通过所述两个连接部的轴线P1为基准,与第一、第二连接部对应设置在轴线的两侧,在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部(25、63),第二连接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部(25、26)。

    门把手的安装构造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00590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780049704.6

    申请日:2007-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68 B60R13/0206

    Abstract: 门把手(20)包括基体(30)和封盖(40)。在肘靠(17)上设置有安装凹部(26),在其底部(26b)的前端部设置有固定孔(67)。在基体(30)的基体主体部(36)的前端部设置有通孔(54)。并以包围该通孔(54)的方式设置有橹状的支承部(70)。设置在该支承部(70)上的安装部(72)由固定孔(67)侧支承。因此,能够将插入通孔(54)中的卡定爪部(44)配置在封盖(40)的与安装凹部(26)抵接的抵接部(41a)的附近。并且,封盖(40)的抵接部(41a)与卡定爪部(44)之间的刚度变强,因此能够通过抵接部(41a)与侧壁部(26a)抵接来进行封盖(40)的定位。

    门把手的安装构造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00590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780049704.6

    申请日:2007-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68 B60R13/0206

    Abstract: 门把手(20)包括基体(30)和封盖(40)。在肘靠(17)上设置有安装凹部(26),在其底部(26b)的前端部设置有固定孔(67)。在基体(30)的基体主体部(36)的前端部设置有通孔(54)。并以包围该通孔(54)的方式设置有橹状的支承部(70)。设置在该支承部(70)上的安装部(72)由固定孔(67)侧支承。因此,能够将插入通孔(54)中的卡定爪部(44)配置在封盖(40)的与安装凹部(26)抵接的抵接部(41a)的附近。并且,封盖(40)的抵接部(41a)与卡定爪部(44)之间的刚度变强,因此能够通过抵接部(41a)与侧壁部(26a)抵接来进行封盖(40)的定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