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行星齿轮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49585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180072168.8

    申请日:2011-07-11

    Inventor: 岩佐知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行星齿轮装置,在可以抑制齿轮架被在周向方向不能旋转地嵌装于壳体的形式的轴向方向的尺寸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行星齿轮装置中,可以抑制该齿轮架的倾斜。由于第二齿轮架(CA2)固定到第一壁部(支承壁)(16a)上的固定位置、即支承位置(SP),在轴中心线(C)方向上位于第一驱动齿轮(外周输出齿轮)(28)的齿宽内,所以,来自于与圆筒状输出构件(26)的第一驱动齿轮(外周输出齿轮)(28)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动力传递齿轮)(44)的反作用力、即径向负荷,被第二齿轮架(CA2)支承,而该第二齿轮架(CA2)由第一壁部(支承壁)(16a)所支承的支承位置(SP)位于第一驱动齿轮(28)的齿宽(W)内,因而,该第二齿轮架(CA2)的倾斜得到抑制,由第二齿轮架(CA2)的倾斜引起的第二小齿轮(小齿轮)(P2)分负荷的分布变得均匀。

    车辆用传动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82227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080070825.0

    申请日:2010-12-22

    Inventor: 岩佐知厚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振动、噪声的车辆用传动装置。车辆用传动装置(10)包括第1行星齿轮装置(22)和第2行星齿轮装置,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22)将来自发动机(10)的动力分配到第1电动发电机(MG1)和圆筒状输出构件(26),该圆筒状输出构件(26)在轴中心线C方向的一部分设有作为输出齿轮的第1主动齿轮(28),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24)包括与第2电动发电机(MG2)相连结的第2太阳齿轮(S2)、固定于变速驱动桥壳体(16)的第2行星齿轮架(CA2)和与圆筒状输出构件(26)的内周相连结的第2内齿轮(R2),该第2行星齿轮装置(24)使第2电动发电机(MG2)的输出旋转减速而传递到圆筒状输出构件(26),圆筒状输出构件(26)借助配置在该圆筒状输出构件(26)的内周侧的第2轴承(60)而被固定于变速驱动桥壳体(16)的第2行星齿轮架(CA2)支承。

    车辆用差动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67254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0980163060.2

    申请日:2009-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83 F16H57/0423 F16H57/0471 Y10T74/21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驱动轴轴承部进行高效润滑的车辆用差动装置。相对于轴承(22)在差速器箱(26)的相反侧具有贮油构件(46),所述贮油构件(46)具有供驱动轴(36l)插入的插通孔(46h),该插通孔(46h)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该插通孔(46h)与驱动轴(36l)的间隙比该驱动轴(36l)的旋转轴心(C)的铅垂下方的该插通孔(46h)与驱动轴(36l)的间隙大,因此能够通过贮油构件(46)抑制向驱动轴(36l)的下侧供给的油被过量地吸入轴承(22),能够通过该贮油构件(46)的引导来向驱动轴(36l)与差速器箱(26)的贯通孔(44l)之间供给足够的油。

    车辆用传动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82227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080070825.0

    申请日:2010-12-22

    Inventor: 岩佐知厚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振动、噪声的车辆用传动装置。车辆用传动装置(10)包括第1行星齿轮装置(22)和第2行星齿轮装置,所述第1行星齿轮装置(22)将来自发动机(10)的动力分配到第1电动发电机(MG1)和圆筒状输出构件(26),该圆筒状输出构件(26)在轴中心线C方向的一部分设有作为输出齿轮的第1主动齿轮(28),所述第2行星齿轮装置(24)包括与第2电动发电机(MG2)相连结的第2太阳齿轮(S2)、固定于变速驱动桥壳体(16)的第2行星齿轮架(CA2)和与圆筒状输出构件(26)的内周相连结的第2内齿轮(R2),该第2行星齿轮装置(24)使第2电动发电机(MG2)的输出旋转减速而传递到圆筒状输出构件(26),圆筒状输出构件(26)借助配置在该圆筒状输出构件(26)的内周侧的第2轴承(60)而被固定于变速驱动桥壳体(16)的第2行星齿轮架(CA2)支承。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行星齿轮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4958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180072168.8

    申请日:2011-07-11

    Inventor: 岩佐知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行星齿轮装置,在可以抑制齿轮架被在周向方向不能旋转地嵌装于壳体的形式的轴向方向的尺寸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行星齿轮装置中,可以抑制该齿轮架的倾斜。由于第二齿轮架(CA2)固定到第一壁部(支承壁)(16a)上的固定位置、即支承位置(SP),在轴中心线(C)方向上位于第一驱动齿轮(外周输出齿轮)(28)的齿宽内,所以,来自于与圆筒状输出构件(26)的第一驱动齿轮(外周输出齿轮)(28)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动力传递齿轮)(44)的反作用力、即径向负荷,被第二齿轮架(CA2)支承,而该第二齿轮架(CA2)由第一壁部(支承壁)(16a)所支承的支承位置(SP)位于第一驱动齿轮(28)的齿宽(W)内,因而,该第二齿轮架(CA2)的倾斜得到抑制,由第二齿轮架(CA2)的倾斜引起的第二小齿轮(小齿轮)(P2)分负荷的分布变得均匀。

    车辆用差动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6725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0980163060.2

    申请日:2009-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83 F16H57/0423 F16H57/0471 Y10T74/21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驱动轴轴承部进行高效润滑的车辆用差动装置。相对于轴承(22)在差速器箱(26)的相反侧具有贮油构件(46),所述贮油构件(46)具有供驱动轴(36l)插入的插通孔(46h),该插通孔(46h)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该插通孔(46h)与驱动轴(36l)的间隙比该驱动轴(36l)的旋转轴心(C)的铅垂下方的该插通孔(46h)与驱动轴(36l)的间隙大,因此能够通过贮油构件(46)抑制向驱动轴(36l)的下侧供给的油被过量地吸入轴承(22),能够通过该贮油构件(46)的引导来向驱动轴(36l)与差速器箱(26)的贯通孔(44l)之间供给足够的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