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7114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80015747.5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检测元件,具备:基板,具有第1面及与第1面对置的第2面,并设置了在基板的厚度方向的两个部位具有相互不同的内径的贯通孔;贯通电极,被配置于贯通孔;第1电极,与贯通电极连接,并被配置于第1面上;图案电极,与贯通电极连接,并被配置于第2面侧;以及第2电极,被配置于第1面,并与第1电极隔离开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93048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1980069774.0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具有:基材,具有第1面和与第1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第1电极,贯通基材并将第1面侧与第2面侧电连接,在第1面侧露出;第2电极,在第1方向上与第1电极相邻,贯通基材并将第1面侧与第2面侧电连接,在第1面侧露出;第3电极,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与第1电极相邻,贯通基材并将第1面侧与第2面侧电连接,在第1面侧露出;第4电极,在第1方向上与第3电极相邻,在第2方向上与第2电极相邻,贯通基材并将第1面侧与第2面侧电连接,在第1面侧露出;以及第5电极,配置在第1面侧,设置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第2电极与第3电极之间、第3电极与第4电极之间以及第4电极与第1电极之间,与第1电极、第2电极、第3电极以及第4电极的每一个分离开地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91276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980069231.9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放射线检测装置,具有检测元件、布线层和电路元件,所述检测元件包括:基材,具有第1面以及第1面的相反侧的第2面;第1电极,配置在第1面;第2电极,在第1方向上与第1电极相邻;第3电极,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与第1电极相邻;第4电极,在第1方向上与第3电极相邻,在第2方向上与第2电极相邻;和配置在基材的第1面上,设置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第1电极与第3电极之间、第2电极与第4电极之间以及第3电极与第4电极之间的第5电极,布线层配置在第2面侧,包含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1布线、与第2电极连接的第2布线、与第3电极连接的第3布线以及与第4电极连接的第4布线,电路元件与布线层对置地配置,与第1布线、第2布线、第3布线以及第4布线连接。
-
-
公开(公告)号:CN11264003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1980057295.7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检测元件,具备:露出电极,在绝缘基板的第1面侧露出,并且包括第1露出电极、配置在第1露出电极的第1方向上的第2露出电极、配置在与第1露出电极的第1方向相交的第2方向上的第3露出电极、以及配置在第2露出电极的第2方向和第3露出电极的第1方向上的第4露出电极;第1电极图案,配置在第1面的相反侧,包括与第1露出电极和第2露出电极连接的图案以及与第3露出电极和第4露出电极连接的图案;第2电极图案,具有第1露出部,包括沿着第2方向配置的图案,第1露出部在第1面侧露出,与露出电极分离地配置;和第3电极图案,具有第2露出部,包括沿着第3方向配置并且通过第1电极图案和第2电极图案夹着第3电极图案的图案,第2露出部在第1面侧露出,并与露出电极以及第2电极图案分离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393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71809.6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检测元件,具备:基板,具有第1面及与第1面对置的第2面,并设置了在基板的厚度方向的两个部位具有相互不同的内径的贯通孔;贯通电极,被配置于贯通孔;第1电极,与贯通电极连接,并被配置于第1面上;图案电极,与贯通电极连接,并被配置于第2面侧;以及第2电极,被配置于第1面,并与第1电极隔离开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291276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80069231.9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放射线检测装置,具有检测元件、布线层和电路元件,所述检测元件包括:基材,具有第1面以及第1面的相反侧的第2面;第1电极,配置在第1面;第2电极,在第1方向上与第1电极相邻;第3电极,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与第1电极相邻;第4电极,在第1方向上与第3电极相邻,在第2方向上与第2电极相邻;和配置在基材的第1面上,设置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第1电极与第3电极之间、第2电极与第4电极之间以及第3电极与第4电极之间的第5电极,布线层配置在第2面侧,包含与第1电极连接的第1布线、与第2电极连接的第2布线、与第3电极连接的第3布线以及与第4电极连接的第4布线,电路元件与布线层对置地配置,与第1布线、第2布线、第3布线以及第4布线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716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03961.9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具有:基材,具有第1面和与第1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面;第1电极,贯通基材并将第1面侧与第2面侧电连接,在第1面侧露出;第2电极,在第1方向上与第1电极相邻,贯通基材并将第1面侧与第2面侧电连接,在第1面侧露出;第3电极,在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与第1电极相邻,贯通基材并将第1面侧与第2面侧电连接,在第1面侧露出;第4电极,在第1方向上与第3电极相邻,在第2方向上与第2电极相邻,贯通基材并将第1面侧与第2面侧电连接,在第1面侧露出;以及第5电极,配置在第1面侧,设置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第2电极与第3电极之间、第3电极与第4电极之间以及第4电极与第1电极之间,与第1电极、第2电极、第3电极以及第4电极的每一个分离开地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72612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80005515.5
申请日:2011-01-04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nventor: 岛田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1/023 , H01L21/486 , H01L23/3121 , H01L23/49827 , H01L23/5383 , H01L23/5389 , H01L24/48 , H01L2224/04105 , H01L2224/24195 , H01L2224/451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48227 , H01L2224/73265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1004 , H01L2924/01079 , H01L2924/14 , H01L2924/15313 , H01L2924/181 , H01L2924/19105 , H01L2924/3025 , H05K1/0224 , H05K1/186 , H05K3/4069 , H05K3/4614 , H05K3/4647 , H05K2201/0355 , H05K2201/10636 , H05K2203/061 , H05K2203/063 , Y02P70/611 , H01L2924/00 , H01L2224/45099 , H01L2924/00012
Abstract: 在将半导体芯片(半导体元件)及无源器件集成于多层布线板且半导体芯片及无源器件构成反馈电路的电子器件中,将半导体芯片(半导体元件)的输入端及输出端之间电气分离。该电子器件具备:多层布线板;半导体芯片,配置于上述多层布线板的主面上或内部;无源器件,配置于上述多层布线板的内部,具有与上述半导体芯片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连接的第1端子及第2端子,构成上述多层布线板的导电性部件配置在使得其距上述第1端子及上述第2端子的至少一方的距离比上述第1端子及第2端子间的距离小的位置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77114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1980015747.5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检测元件,具备:基板,具有第1面及与第1面对置的第2面,并设置了在基板的厚度方向的两个部位具有相互不同的内径的贯通孔;贯通电极,被配置于贯通孔;第1电极,与贯通电极连接,并被配置于第1面上;图案电极,与贯通电极连接,并被配置于第2面侧;以及第2电极,被配置于第1面,并与第1电极隔离开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