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62693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10039401.4

    申请日:2011-02-15

    Inventor: 花房达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冷凝器。在冷凝器(1)的左端部侧分体设有:第一集液箱(3),连接第二及第三热交换通路(P2、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第二集液箱(4),连接第一热交换通路(P1)的第二热交换管(2B),第一集液箱(3)位于第二集液箱(4)的左右方向外侧。使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比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3)具有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热交换管(2A)的左侧部分设有比第二热交换管(2B)的左端部更向左侧突出的突出部(2a),在相邻第一热交换管(2A)的突出部(2a)间配置散热片(6)的突出部(6a)。由所有第一热交换管(2A)的突出部(2a)及相邻的突出部(2a)间的散热片(6)的突出部(6a)形成热交换部(17)。该冷凝器(1)适用于搭载在汽车上的汽车空调。

    冷凝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09249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181103.3

    申请日:2012-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器。在冷凝器(1)的一端部侧,使连接设在冷凝部(1A)上的第一热交换通路(P1)的第一热交换管(2A)的第一集液箱(3)和连接设在过冷却部(1B)上的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二热交换管(2B)的第二集液箱(4)以前者位于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式设置。在第一集液箱(3)上设置一个连通区段(17),该连通区段(17)经由连通部(16)与第二集液箱(4)相通且连接有构成第一热交换通路(P1)的全部热交换管(2A)。将连通部(17)设在与连接于连通区段(17)上的全部热交换管(2A)中的上端的热交换管(2A)相比位于下方的高度位置上。使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位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的上方。第一集液箱(3)具有分离气液并积存液体的功能。冷凝器(1)优选适用于搭载在汽车上的汽车空调中。

    冷凝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78229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0980110416.6

    申请日:2009-10-20

    Inventor: 花房达也

    Abstract: 在冷凝器1,设置有包括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换热管2的3个换热通路P1~P3。在冷凝器1的左端部侧,分体地设置有:第1换热通路P1的换热管2所连接的第1储液箱3;和第2以及第3换热通路P2、P3换热管2所连接的第2储液箱4。在冷凝器1的右端部侧设置连接所有换热通路P1~P3的换热管2的第3储液箱5。使第1储液箱3与第2储液箱4从平面观察为偏离,并且使第2储液箱4的上端位于比第1储液箱3的下端更靠上方的位置。使第2储液箱4具有利用了重力的气液分离功能。根据该冷凝器1,能够减少钎焊部位,并且能够提高冷凝性能。

    扁平状热交换管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19498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20041459.1

    申请日:2014-0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通过简单的加工作业抑制钎焊不良的发生的扁平状热交换管。扁平状热交换管(4)具有:一对平坦壁(13、14);两个侧壁(15);设在两侧壁(15)的内侧的加强部件(16);将内部空间分隔成沿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制冷剂通路(17)的波状的分隔部件(18)。分隔部件(18)具有沿管长度方向延伸且在管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且分隔相邻的制冷剂通路(17)彼此的多个分隔壁(22)。加强部件(16)的管高度方向的一端部与分隔部件(18)的加强部件侧端部的分隔壁(22)的管高度方向的一端部相连。在加强部件(16)的管高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一体地设有向与设有加强部件(16)的侧壁(15)相反侧的侧壁(15)侧延伸的延伸部(24),使延伸部(24)的前端部与分隔部件(18)的加强部件侧端部的分隔壁(22)抵接。

    冷凝器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57354U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20263820.6

    申请日:2012-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器。在冷凝器(1)的一端部侧,使连接设在冷凝部(1A)上的第一热交换通路(P 1)的第一热交换管(2A)的第一集液箱(3)和连接设在过冷却部(1B)上的第二热交换通路(P2)的第二热交换管(2B)的第二集液箱(4)以前者位于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式设置。在第一集液箱(3)上设置一个连通区段(17),该连通区段(17)经由连通部(16)与第二集液箱(4)相通且连接有构成第一热交换通路(P1)的全部热交换管(2A)。将连通部(17)设在与连接于连通区段(17)上的全部热交换管(2A)中的上端的热交换管(2A)相比位于下方的高度位置上。使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位于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的上方。第一集液箱(3)具有分离气液并积存液体的功能。冷凝器(1)优选适用于搭载在汽车上的汽车空调中。

    冷凝器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66247U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20595353.0

    申请日:2015-08-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器(1),其具有冷凝部(1A)、过冷却部(1B)以及受液部(2),从冷凝部的第1热交换通路(P1)的热交换管(3)流出的制冷剂经由受液部(2)而流入至第2热交换通路(P2)的热交换管(3)内。在受液部内设有:供制冷剂从第1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的第1空间(20);与第1空间相比位于上方且供制冷剂从第1空间内流入并分离为气相和液相的第2空间(21);和位于第1空间的下方且供制冷剂从第2空间流入并且向第2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出的第3空间(22)。在分割第1空间和第2空间的第1分隔部件(25)上,且在制冷剂从第1空间流入至第2空间的部分设有成为节流部的制冷剂通过孔(35)。

    冷凝器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93509U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20312908.1

    申请日:2014-06-12

    Inventor: 花房达也

    Abstract: 提供一种冷凝器,能够抑制过冷却部中的制冷剂冷却功能的低下以及蓄液部内的液相制冷剂的蓄留功能的低下。在冷凝器中以使冷凝部位于下侧的方式设有冷凝部以及过冷却部。在冷凝器的右端侧设有:将从冷凝部通过的制冷剂分离为气液两相而将液相制冷剂向过冷却部输送的蓄液部;使冷凝部的第3热交换通路以及过冷却部的第4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1集液箱;和使冷凝部的其他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连接的第2集液箱。通过分隔部件将第1集液箱内,在与第2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的高度位置处划分为使第3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连通的下侧空间、和使第4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连通的上侧空间。两空间内与蓄液部内连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