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624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510257968.7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IPC: G01N23/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析装置,其在大气气氛中采用荧光X射线进行成分分析时,针对随时间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校正。所述分析装置(100)包括照射部(51)、检测部(53)、环境测定部(8)以及随时间变化量计算部(96)。照射部(51)照射一次X射线。检测部(53)检测通过大气气氛中的二次X射线强度。环境测定部(8)对定义大气气氛的环境参数进行测定。随时间变化量计算部(96)根据第1环境参数、第1二次X射线强度、第2环境参数、第2二次X射线强度,计算第1定时和第2定时之间的、随时间变化的二次X射线强度的变化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08860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80078248.1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IPC: G01N23/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分析装置、分析系统、分析方法和程序。更高精度地输出与大气中漂浮的颗粒状物质的产生源相关的信号。分析装置(100)包括质量浓度测定部、元素分析部和产生源关联信号输出部。质量浓度测定部测定大气中漂浮的微小颗粒状物质(FP)的质量浓度。元素分析部分析微小颗粒状物质(FP)所含的元素。产生源关联信号输出部基于质量浓度测定部中的质量浓度的测定结果和元素分析部中的微小颗粒状物质(FP)所含的元素的分析结果,输出与微小颗粒状物质(FP)的产生源相关的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4749166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410831782.3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IPC: G01N21/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766 , G01N33/0026 , G01N220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气体分析装置,能通过化学发光法高精度地测量试样气体中规定成分的浓度。气体分析装置(100)具有:气体分析部(1)、发光诱发成分产生部(2)和测量信号计算部(31)。气体分析部(1)能导入包含规定成分的试样气体和/或标准气体、及发光诱发气体。此外,气体分析部(1)输出基于通过规定成分和发光诱发成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反应光强度的检测信号。发光诱发成分产生部(2)通过隔开放电产生间隔的时间反复产生的放电,产生发光诱发气体。测量信号计算部(31)根据基于通过导入试样气体和发光诱发气体而产生的反应光的第一检测信号和基于通过导入标准气体和发光诱发气体而产生的反应光的第二检测信号,计算第一测量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702436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11089687.6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0 , G01N1/2205 , G01N23/223 , G01N2001/2223 , G01N2015/0046 , G01N2223/651 , G01N1/14 , G01N15/06 , G01N21/35 , G01N21/65 , G01N23/00 , G01N2015/0693 , G01N2021/3595
Abstract: 一种能够高效地兼顾颗粒状物质的捕集与分析的分析装置。分析装置100具备捕集过滤器1、捕集部3、捕集量测量部5、移动部11、分析部7、分析模式切换部93。捕集过滤器1具有能够捕集微小颗粒状物质FP的捕集区域。捕集部3将测量空间所含的微小颗粒状物质FP捕集到存在于第1位置P1的捕集区域。捕集量测量部5测量被捕集在存在于第1位置P1的捕集区域的微小颗粒状物质FP的捕集量。移动部11使捕集过滤器沿长度方向移动。分析部7对被捕集在移动到第2位置P2的捕集区域的微小颗粒状物质执行分析。分析模式切换部93选择第1分析模式与第2分析模式的任一个。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624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257968.7
申请日:2015-05-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IPC: G01N23/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析装置,其在大气气氛中采用荧光X射线进行成分分析时,针对随时间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校正。所述分析装置(100)包括照射部(51)、检测部(53)、环境测定部(8)以及随时间变化量计算部(96)。照射部(51)照射一次X射线。检测部(53)检测通过大气气氛中的二次X射线强度。环境测定部(8)对定义大气气氛的环境参数进行测定。随时间变化量计算部(96)根据第1环境参数、第1二次X射线强度、第2环境参数、第2二次X射线强度,计算第1定时和第2定时之间的、随时间变化的二次X射线强度的变化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024365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611089687.6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IPC: G01N1/14 , G01N15/00 , G01N15/06 , G01N23/00 , G01N23/223 , G01N21/65 , G01N21/3563
Abstract: 一种能够高效地兼顾颗粒状物质的捕集与分析的分析装置。分析装置100具备捕集过滤器1、捕集部3、捕集量测量部5、移动部11、分析部7、分析模式切换部93。捕集过滤器1具有能够捕集微小颗粒状物质FP的捕集区域。捕集部3将测量空间所含的微小颗粒状物质FP捕集到存在于第1位置P1的捕集区域。捕集量测量部5测量被捕集在存在于第1位置P1的捕集区域的微小颗粒状物质FP的捕集量。移动部11使捕集过滤器沿长度方向移动。分析部7对被捕集在移动到第2位置P2的捕集区域的微小颗粒状物质执行分析。分析模式切换部93选择第1分析模式与第2分析模式的任一个。
-
公开(公告)号:CN1163243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80064483.X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IPC: G01N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分析装置、分析系统、分析方法、校正方法以及程序,能够高精度地分析碳为主要成分的颗粒状物质。分析装置(5、5’)具备流入部(51a)、第一图像取得部(53)、含量信息取得部(54)以及分析部(55a)。流入部(51a)使包含颗粒状物质(FP)的稀释试样气体(DG)流入。第一图像取得部(53)取得在流过流入部(51a)的稀释试样气体(DG)中流动的颗粒状物质(FP)的第一图像数据。含量信息取得部(54)取得与稀释试样气体(DG)中包含的颗粒状物质(FP)的含量有关的含量信息。分析部(55a)根据第一图像数据以及含量信息对颗粒状物质(FP)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9253954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1810769558.4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IPC: G01N1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分析装置,取得关于有色颗粒状物质的含有量的数据。所述分析装置(100)包括捕集过滤器(1)、二维传感器(3)和计算部(4)。捕集过滤器(1)捕集大气(A)中所含的微小颗粒状物质(FP)。二维传感器(3)取得捕集图像数据(IM),该捕集图像数据(IM)包含捕集过滤器(1)捕集到微小颗粒状物质(FP)的捕集区域。计算部(4)根据捕集图像数据(IM),计算捕集区域所含的有色颗粒状物质的含有量相关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29853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80023296.7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稀释器、分析系统和分析方法。均匀稀释样品气体所含的颗粒状物质。稀释器(3、3’、3”)包括流入部(31)、混合部(32、32”)、排出部(35)、连接部(33)和导入部(34)。流入部(31)使样品气体(SG)流入。混合部(32、32”)具有比流入部(31)的内径大的内径,混合样品气体(SG)和稀释气体(AR)而生成稀释样品气体(DG)。排出部(35)排出稀释样品气体(DG)。连接部(33)具有内径从与流入部(31)连接侧朝向与混合部(32、32”)连接侧变大的第一锥形部分(33a)。导入部(34)从比连接第一锥形部分(33a)和流入部(31)的位置更靠下游的位置向内部空间(IS1)导入稀释气体(AR)。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