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发射装置以及改质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1217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70574.9

    申请日:2015-12-22

    Abstract: 在真空腔(1)中,发射器(3)和目标物(7)彼此对置。保护电极(5)围绕发射器(3)的电子生成部(31)的外周缘设置。支撑部(4)在真空腔(1)的端到端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撑发射器(3)。通过操作支撑部件(4),将发射器(3)移至敞口端(21)侧(非放电位置)并且在来自电子生成部(31)的场发射被抑制的状态下施加电压以在保护电极(5)上重复引起放电来对保护电极(5)执行改质处理。在改质处理之后,再次操作支撑部(4)。发射器(3)被移至敞口端(22)侧(放电位置)并且被置于允许来自电子生成部(31)的场发射的状态。

    真空电容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39534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80148260.0

    申请日:2009-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5/06 H01G5/013 H01G5/013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标是在没有使用波纹管的情况下维持真空室中的真空,允许电容易于调节,并且缓解使用寿命的降低。固定电极(4)通过在真空室(1b)内沿真空室(1b)的轴向上以一定间隔分层布置多个平板状电极元件(5)而形成。可动电极(7)是通过在可动电极轴(9)上在真空室(1b)内以一定距离分层布置多个平板状电极元件(8)而形成的电极,从而由于可动电极轴(9)的旋转,每个电极元件(8)没有接触地交替地进入、重叠或者离开固定电极(4)的电极元件(5)之间的空间。磁通量接收单元(12)在真空室(1b)内在密封元件(3)一侧固定至可动电极轴(9),并且具有磁通量产生单元(13)的电容控制单元(14)在密封元件(3)的外部被可旋转地支撑。旋转电容控制单元(14),通过磁吸引力旋转磁通量接收单元(12),可动电极(7)和固定电极(4)之间的重叠面积改变,改变了电容。

    场发射装置以及改质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12179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580070574.9

    申请日:2015-12-22

    Abstract: 在真空腔(1)中,发射器(3)和目标物(7)彼此对置。保护电极(5)围绕发射器(3)的电子生成部(31)的外周缘设置。支撑部(4)在真空腔(1)的端到端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撑发射器(3)。通过操作支撑部件(4),将发射器(3)移至敞口端(21)侧(非放电位置)并且在来自电子生成部(31)的场发射被抑制的状态下施加电压以在保护电极(5)上重复引起放电来对保护电极(5)执行改质处理。在改质处理之后,再次操作支撑部(4)。发射器(3)被移至敞口端(22)侧(放电位置)并且被置于允许来自电子生成部(31)的场发射的状态。

    真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83990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080039027.1

    申请日:2010-0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425 H01F38/24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更精确地测定电流和电压的真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真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具有容纳在接地真空容器中的主电容器单元(8)和分压电容器单元(10),并且还具有:主接地电路(30),主接地电路(30)将泄漏电流(I2)从一次线路侧的真空容器的表面流到地(E);以及分压接地电路(31),分压接地电路(31)将分压绝缘筒形(11)的泄漏电流(I11)流到地(E),分压绝缘筒形(11)设置在主电容器单元(8)和分压电容器单元(10)的链接点和地(E)之间。

    真空电容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39534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0980148260.0

    申请日:2009-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5/06 H01G5/013 H01G5/013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标是在没有使用波纹管的情况下维持真空室中的真空,允许电容易于调节,并且缓解使用寿命的降低。固定电极(4)通过在真空室(1b)内沿真空室(1b)的轴向上以一定间隔分层布置多个平板状电极元件(5)而形成。可动电极(7)是通过在可动电极轴(9)上在真空室(1b)内以一定距离分层布置多个平板状电极元件(8)而形成的电极,从而由于可动电极轴(9)的旋转,每个电极元件(8)没有接触地交替地进入、重叠或者离开固定电极(4)的电极元件(5)之间的空间。磁通量接收单元(12)在真空室(1b)内在密封元件(3)一侧固定至可动电极轴(9),并且具有磁通量产生单元(13)的电容控制单元(14)在密封元件(3)的外部被可旋转地支撑。旋转电容控制单元(14),通过磁吸引力旋转磁通量接收单元(12),可动电极(7)和固定电极(4)之间的重叠面积改变,改变了电容。

    真空电容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39533B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0980148255.X

    申请日:2009-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5/0136 H01G5/013 H01G5/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标是在没有使用波纹管的情况下维持真空室中的真空,允许电容易于调节,并且缓解使用寿命的降低。固定电极(4)通过在真空室(1b)内沿真空室(1b)的轴向以一定间隔分层布置多个平板状电极元件(5)而形成。可动电极(7)是通过在可动电极轴(9)上在真空室(1b)内以一定距离分层布置多个平板状电极元件(8)而形成的电极,从而由于可动电极轴(9)的旋转,每个电极元件(8)没有接触地交替地进入、重叠或者离开固定电极(4)的电极元件(5)之间的间隔。磁通量接收单元(12)在真空室(1b)内在密封元件(3)一侧固定至可动电极轴(9),并且具有磁通量产生单元(13)的电容控制单元(14)在密封元件(3)的外部被可旋转地支撑。旋转电容控制单元(14),通过磁吸引力旋转磁通量接收单元(12),通过改变可动电极(7)和固定电极(4)之间的重叠面积,从而改变电容。

    真空电容器
    7.
    发明公开
    真空电容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94858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80068459.2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真空电容器设置有真空容器1a和真空膨胀容器52,该真空容器1a容纳可以确保电容的固定电极7和可动电极8,该真空膨胀容器52与该真空容器1a串联连通。真空容器1a具有支撑可动电极8的可动支撑部91、支撑可动支撑部91以便能够沿真空容器1a的轴向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可动导体6、支撑固定电极7的固定导体51以及介于可动支撑部91和可动导体6之间的主波纹管50。真空膨胀容器52设置有与可动支撑部91同轴地布置的可动部54以及介于可动部54和真空膨胀容器52的内端表面之间的调节波纹管53。可动支撑部91和可动部54通过与固定电极7和可动电极8同轴地布置的绝缘连接杆55进行连接。

    真空电容式仪表用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1158746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80085712.4

    申请日:2018-10-16

    Abstract: 一种真空电容式仪表用变压器(1),包括主电容器(2)和收纳主电容器(2)的绝缘筒(3)。分压电容器(4)与主电容器(2)串联连接。主电容器(2)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真空电容器(2a)~(2c)及真空电容器(2d)。在绝缘筒(3)的高压侧具备高压侧电极(6),在低压侧具备接地侧电极(7)。在高压侧电极(6)具备高压屏蔽件(8)。使配置在高压侧的真空电容器(例如真空电容器(2a))的静电电容比配置在低压侧的真空电容器(例如真空电容器(2b))的静电电容大。

    真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83990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9027.1

    申请日:2010-0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425 H01F38/24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更精确地测定电流和电压的真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真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具有容纳在接地真空容器中的主电容器单元(8)和分压电容器单元(10),并且还具有:主接地电路(30),主接地电路(30)将泄漏电流(I2)从一次线路侧的真空容器的表面流到地(E);以及分压接地电路(31),分压接地电路(31)将分压绝缘筒形(11)的泄漏电流(I11)流到地(E),分压绝缘筒形(11)设置在主电容器单元(8)和分压电容器单元(10)的链接点和地(E)之间。

    真空电容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39533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80148255.X

    申请日:2009-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5/0136 H01G5/013 H01G5/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标是在没有使用波纹管的情况下维持真空室中的真空,允许电容易于调节,并且缓解使用寿命的降低。固定电极(4)通过在真空室(1b)内沿真空室(1b)的轴向以一定间隔分层布置多个平板状电极元件(5)而形成。可动电极(7)是通过在可动电极轴(9)上在真空室(1b)内以一定距离分层布置多个平板状电极元件(8)而形成的电极,从而由于可动电极轴(9)的旋转,每个电极元件(8)没有接触地交替地进入、重叠或者离开固定电极(4)的电极元件(5)之间的间隔。磁通量接收单元(12)在真空室(1b)内在密封元件(3)一侧固定至可动电极轴(9),并且具有磁通量产生单元(13)的电容控制单元(14)在密封元件(3)的外部被可旋转地支撑。旋转电容控制单元(14),通过磁吸引力旋转磁通量接收单元(12),通过改变可动电极(7)和固定电极(4)之间的重叠面积,从而改变电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