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468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784904.2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山东海科化工有限公司 , 山东柏森化工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添加剂技术领域的汽油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添加剂包括聚醚胺、曼尼希碱、碳氢溶剂油,其中聚醚胺的质量比为2%~55%,曼尼希碱的质量比为2%~55%,碳氢溶剂油的质量比为0%~55%;在92#汽油中加入的添加剂的质量比为0.01%~0.03%%,在92#和98#汽油中加入的添加剂的质量比均为0.02%~0.04%。本发明的汽油添加剂可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减少燃油油耗、使进气阀沉积物下降率达到92.3%、可增强动力,有效的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此外,本发明的汽油添加剂对发动机具有保洁的能力,不会腐蚀金属、橡胶、塑料,并且可以在零下50℃的环境下与汽油混合正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94329B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711041181.2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抗扭弹簧的超大型浮体的柔性连接试验装置及制造方法,包括基座、抗扭弹簧、阻尼装置、连接螺母和调节垫圈,所述基座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基座平行设置于上下两侧;所述每个基座上分别设有若干对称的穿孔,若干抗扭弹簧与若干阻尼装置分别通过穿孔垂直设于两个基座之间,且穿孔内放置调节垫圈。所述抗扭弹簧的端部与基座、阻尼装置的端部与基座分别通过连接螺母上下固定于两个基座上,且一个抗扭弹簧与一个阻尼装置为一组,共设有若干组。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保养,同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抗扭弹簧和阻尼装置的类型与数目,以达到能够自由调节刚度和阻尼的目的,能更加灵活和有效地限制两独立的浮式结构物模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89432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041181.2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抗扭弹簧的超大型浮体的柔性连接试验装置及原理,包括基座、抗扭弹簧、阻尼装置、连接螺母和调节垫圈,所述基座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基座平行设置于上下两侧;所述每个基座上分别设有若干对称的穿孔,若干抗扭弹簧与若干阻尼装置分别通过穿孔垂直设于两个基座之间,且穿孔内放置调节垫圈。所述抗扭弹簧的端部与基座、阻尼装置的端部与基座分别通过连接螺母上下固定于两个基座上,且一个抗扭弹簧与一个阻尼装置为一组,共设有若干组。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保养,同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抗扭弹簧和阻尼装置的类型与数目,以达到能够自由调节刚度和阻尼的目的,能更加灵活和有效地限制两独立的浮式结构物模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64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46679.6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63 , H01M10/05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镁离子电池电解液和可充镁离子电池,所述电解液中包含选自于铬离子、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镍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银离子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离子,进而制备可充镁离子电池,或者以金属夹片、添加至正极和/负极的形式将上述金属离子引入可充镁离子电池。本发明的可充镁离子电池具有高的容量和好的倍率性能,且电池成本低,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60618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55775.X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船、无人船协同充电系统及协同充电方法,通过上述协同充电方法,充电船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趋近目标无人船,并且充电船上的机械臂夹持充电插头在控制系统的控制指令下插入无人船的充电插槽,实现自动充电工作。由此,建立一种无人化的充电机制,可以利用智能船舶的定位能力,基于一致性算法,实时保证充电船和无人船之间的相对距离,在不影响无人船工作的情况下完成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09606188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1811555775.X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船、无人船协同充电系统及协同充电方法,通过上述协同充电方法,充电船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趋近目标无人船,并且充电船上的机械臂夹持充电插头在控制系统的控制指令下插入无人船的充电插槽,实现自动充电工作。由此,建立一种无人化的充电机制,可以利用智能船舶的定位能力,基于一致性算法,实时保证充电船和无人船之间的相对距离,在不影响无人船工作的情况下完成充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