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3707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0569176.7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D26/021 , B21D26/031 , B21D3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薄板成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镁合金薄板热媒浸没加热液压成形方法及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压边圈、凹模、高温液压泵、保温箱、泄压阀,压边圈与凹模通过液压装置固定在一起形成模具,并通过模具对其中的坯料施加压边力;镁合金薄板坯料和模具均浸没在热油中,当坯料与模具、压边圈组合后,坯料与压边圈之间形成加载腔,坯料与凹模之间形成背压腔。加载腔为密闭腔体,其中充满高压热油,高压热油作用于坯料,使坯料发生塑性变形,并与凹模相接触,形成与凹模形状相同的零件。该方法采用热油作为传力介质代替刚性凸模传递载荷,降低模具成本,缩短生产准备周期,能很好地提高成形零件的质量,减少缺陷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675669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7192.3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热镀锌装置,包括,镀锌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垂直热镀锌装置上端的容置空间;励磁部件,设置于所述镀锌部件的外侧;以及,辊部件,设置于所述励磁部件下端,包括第一辊和第二辊,物料通过相贴合的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的滚动,输送至所述镀锌部件内进行镀锌;还包括,通道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下端,且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所述通道组件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面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横截面宽度,在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连通处形成第一承载段。本发明解决了目前交流磁场密封和直流磁场密封技术无法克服的封流不稳定、走带不稳定和钢带对中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722587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05358.5
申请日:2015-03-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48 , F15B1/02 , F15B11/16 , F15B13/06 , F15B2211/205 , F15B2211/505
Abstract: 一种直拉式冷轧实验机液压张力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冷轧张力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左张力液压缸、右张力液压缸、液压泵、恒背压控制单元、左张力控制单元及右张力控制单元,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液压张力控制系统中,可以使出口侧和入口侧的比例溢流阀的溢流量都大幅减小,使张力控制精度随之得到很大改善;在比例溢流阀工作时,可以有效避开非线性区及死区,有利于发挥比例溢流阀的性能,并提高张力控制精度;本发明的液压张力控制系统无需对前滑率及后滑率进行预测,而是通过对伺服阀的控制量进行预设定,并结合比例溢流阀的压力控制实现高精度张力控制,最终增强张力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27740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48625.6
申请日:2012-02-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37/48
Abstract: 基于速度前馈的直拉式冷轧机张力控制方法,属于冷轧张力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可实现张力液压缸与轧机速度精确匹配,且张力控制精度高。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轧件在轧机入口处的线速度设定值和出口处的线速度设定值;步骤二:确定入口和出口张力液压缸的速度前馈控制的伺服阀控制量;步骤三:确定入口和出口张力液压缸的张力反馈控制的伺服阀控制量;步骤四:确定最终的入口张力液压缸的伺服阀控制量和出口张力液压缸的伺服阀控制量;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确定的最终的入口张力液压缸的伺服阀控制量和出口张力液压缸的伺服阀控制量送入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对入口张力液压缸伺服阀和出口张力液压缸伺服阀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731132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47083.0
申请日:2005-08-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1/44
Abstract: 一种在金属板带试样热处理试验中消除温度梯度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直接电阻加热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红外辐射加热方式,在试样的上下、接近夹具的两侧,分别安装红外加热装置,利用红外加热装置的红外辐射能量弥补试样两端由于热传导而散失的热量,对直接电阻加热和红外辐射加热分别进行控制。在金属板带试样热处理试验中,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用红外辐射加热来弥补因热传导而散失的热量,从而大大增加试样的均温区长度,消除或减少均温区较大的温度梯度,因此可以提高试验精度,缩小整体试验装置的体积,降低试验装置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49347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07659.0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1 , B21D37/16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薄壁管热油恒温成形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恒温箱、模具、左密封组件、右密封组件、左液压泵机构、右液压泵机构、电热元件、搅拌机构、热电偶及位移传感器等。方法为:在模具安装待加工管件,利用左右密封组件将管件两端管口封闭;向恒温箱内注入液压油并没过模具,加热并搅动液压油,直到液压油温度和模具管件成形腔温度达到设计值;启动左右液压泵机构,将恒温箱内部液压油加压注入管件内部,使管件内部产生胀形压力,迫使管件逐渐膨胀变形,管件成形腔内的液压油会经模具上的通油孔挤压排入恒温箱中,管件膨胀变形过程中实时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其变形量,直到管件的变形量数值达到设计值,随后关闭左右液压泵机构,管件成形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06676252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094065.0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1D9/56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带材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脉冲燃烧调节加热功率以及适应不同带材宽度的直接火焰冲击加热装置。所述金属带材以一定的速度通过炉体,在炉体内沿带材运动方向设置至少一个烧嘴组,烧嘴组内包含数量若干的直接火焰冲击烧嘴,沿金属带材横向等间距布置,并且布置范围覆盖带材的最大宽度,烧嘴产生的高速火焰直接冲击带材表面,对带材进行加热。一个烧嘴组内的每一个烧嘴分别通过一根燃气支管和一根氧化剂支管连接到位于炉体外部的同一个燃气集管和同一个氧化剂集管上。本发明在满足烧嘴组脉冲燃烧加热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控制阀的使用数量,采用转动套管机构实现烧嘴组边部烧嘴的关闭控制,调节烧嘴组火焰的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31232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835132.0
申请日:2015-11-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液压张力温轧机金属轧件的温度控制方法,属于液压张力温轧机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的是双变压器加热方法;由于轧制过程中被加热的轧件长度和厚度不断变化导致其电阻的不断变化,单纯的PID温度控制器无法满足这种复杂状况下的温度控制精度要求,需要设计特殊的前馈控制器和采用特殊的控制手段实现温度控制;本发明与传统的单变压器加热方式相比,避免出现轧制过程中通电导致的无效加热的弊端,通过对轧件长度和厚度计算,采用前馈控制器和反馈控制器组合的方式实现了轧制过程中的轧件加热和温度控制,完全能够满足轧件,特别是金属薄带在轧制过程中保持温度均匀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14840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353048.0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37/74
Abstract: 一种液压张力温轧机的轧件加热方法,属于金属板材温轧技术领域。现有加热方式是通过在轧件左、右夹钳间通电,利用电阻加热原理对轧件进行加热,轧件分为轧机入口侧部分和出口侧部分,由于出口侧部分的轧件厚度小于入口侧部分,且厚度越小电阻越大,如果在轧制过程中通电,最终得到加热的部分则会是轧件的轧机出口侧部分,即无效加热,因此加热只能在轧制行程开始前进行,这就导致原本被加热的轧件会快速失温,越到轧制后期温降会越大,温度均匀性也会变得越差。本发明的轧件加热方法摒弃了在轧件左、右夹钳间通电的加热方式,完全满足轧件在轧制过程中时刻保持在线加热状态,且轧辊两侧的轧件可实现单独加热,很好的保证了轧件温度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48409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53048.0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37/74
Abstract: 一种液压张力温轧机的轧件加热方法,属于金属板材温轧技术领域。现有加热方式是通过在轧件左、右夹钳间通电,利用电阻加热原理对轧件进行加热,轧件分为轧机入口侧部分和出口侧部分,由于出口侧部分的轧件厚度小于入口侧部分,且厚度越小电阻越大,如果在轧制过程中通电,最终得到加热的部分则会是轧件的轧机出口侧部分,即无效加热,因此加热只能在轧制行程开始前进行,这就导致原本被加热的轧件会快速失温,越到轧制后期温降会越大,温度均匀性也会变得越差。本发明的轧件加热方法摒弃了在轧件左、右夹钳间通电的加热方式,完全满足轧件在轧制过程中时刻保持在线加热状态,且轧辊两侧的轧件可实现单独加热,很好的保证了轧件温度的均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