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子原位探测的应力-高温复合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967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646963.3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中子原位探测的应力‑高温复合加载装置,包括高温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温控装置和应力加载装置,高温加热装置包括支撑杆、外壳、盖板和高温加热装置本体,多根支撑杆设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多根支撑杆侧面之间通过外壳围合,形成高温腔体,高温加热装置本体设于高温腔体内,高温加热装置本体包括两组高温加热组件,第一组高温加热组件设于高温腔体上部,第二组高温加热组件设于高温腔体下部,两组高温加热组件之间形成被测样品加热通道;相对的外壳两侧中部均开有夹具通过孔,夹具通过孔与被测样品加热通道相通;外壳上开有中子束入射窗口和中子束衍射窗口。本发明使热量迅速聚集,保证加热效果,发热均匀,能量损失小,加热效率高。

    一种控制框类工件加工变形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956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291816.9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框类工件加工变形的模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待加工坯料的第一有限元模型;按照预设工序对所述第一有限元模型进行成形和性能优化模拟,得到第二有限元模型,并获取所述第二有限元模型的初始残余应力场;根据预先确定的影响加工变形量的因素水平建立正交表格,并依据所述正交表格对所述第二有限元模型进行多次模拟加工,得到多个模拟结果;基于模拟结果,确定与最小变形量相对应的开槽方式、开槽尺寸和加工顺序的组合为最优加工方案。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初始残余应力场、凹槽的开槽方式和开槽尺寸、加工工艺顺序”对加工变形量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确定与最小变形量相对应的最优加工方案。

    一种用于中子原位探测的应力-高温复合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9671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46963.3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中子原位探测的应力‑高温复合加载装置,包括高温加热装置、冷却装置、温控装置和应力加载装置,高温加热装置包括支撑杆、外壳、盖板和高温加热装置本体,多根支撑杆设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多根支撑杆侧面之间通过外壳围合,形成高温腔体,高温加热装置本体设于高温腔体内,高温加热装置本体包括两组高温加热组件,第一组高温加热组件设于高温腔体上部,第二组高温加热组件设于高温腔体下部,两组高温加热组件之间形成被测样品加热通道;相对的外壳两侧中部均开有夹具通过孔,夹具通过孔与被测样品加热通道相通;外壳上开有中子束入射窗口和中子束衍射窗口。本发明使热量迅速聚集,保证加热效果,发热均匀,能量损失小,加热效率高。

    一种用于大型环件轧制的辅助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7357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002927.3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大型环件轧制的辅助支撑装置,包括锥辊和锥辊轴;外锥辊支架和内锥辊支架分别与锥辊轴两端联接;两对摇杆,一端通过轴承分别与外锥辊支架和内锥辊支架联接,另一端与设于滑动底座上的第一支架轴、第二支架轴固定联接,以调整锥辊的高度;弹性阻尼机构,安装在滑动底座上,通过一对线性阻尼器、可调弹簧机构、滑块轴、一对第二导轨和连杆的配合,适应环件的轴向位移;可调弹簧机构,通过一对线性弹簧、第二电机、第二丝杠、第二丝杆丝杆和角位移传感器的配合保持环件高度;固定底座上设有一对第一导轨,滑动底座卡装在一对第一导轨上,通过设于固定底座及滑动底座之间的丝杆丝杠副驱动滑动底座在一对第一导轨上往复运动,使环件和锥辊的径向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轴类回转体零件电弧增材修复及变形强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5088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591880.9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轴类回转体零件电弧增材修复及变形强化装置,包括工作台、运动组件、升降平台组件、装夹扫描组件、电弧增材组件、旋压变形组件、铣削组件和局部热处理组件,运动组件、旋压变形组件、铣削组件和局部热处理组件均设于工作台上,升降平台组件设于运动组件上,装夹扫描组件设于升降平台组件上,电弧增材组件设于装夹扫描组件上方,待修复轴零件装夹于装夹扫描组件上。本发明集增材修复、塑性变形强化、铣削加工及局部热处理于一体,修复的零件组织及性能与原构件母材差距小,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一种圆柱体构件内部孔缺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5531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18892.7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柱体构件内部孔缺陷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已确定缺陷存在的圆柱体构件截面位置处建立坐标系,使用超声波探头在该截面扫描,并据每次扫描的A形图判断并记录缺陷波的渡越时间Δτ和最大振幅An,并通过方程计算出相应的声程S;分别绘制声程‑位置曲线和振幅‑位置曲线;绘制出声程‑位置曲线和振幅‑位置曲线后,利用二项式拟合法得到声程曲线拟合方程S(α)和振幅曲线拟合方程A(α);建立该圆柱体截面下的声波传播方程和回波声压方程,结合当量法分析得出缺陷当量ds,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其缺陷的大小、位置,提升检测效果,满足对单个、重要的圆柱形构件快速定量检测缺陷的需求。

    一种镁合金筒形件残余应力评估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758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524513.2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筒形件残余应力评估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筒形件作为基准件,设计与基准件凸起数量相同的伴随件;(2)设计伴随件的尺寸及材料;(3)将基准件和伴随件放入固溶热处理炉中处理;(4)使用仿真软件得到基准件和伴随件残余应力仿真结果;(5)将基准件的凸起和伴随件沿厚度方向分成m层;提取凸起和伴随件各层残余应力值,获得凸起和伴随件残余应力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立比例值与各层厚度的函数关系及比例值与凸起初始厚度的函数关系;(6)拟合比例值与凸起初始厚度、各层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7)测得伴随件残余应力分布值;(8)获得基准件的残余应力值。本发明在不破坏基准件时,获得基准件残余应力的分布及数值。

    重载销轴疲劳试验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07836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066955.8

    申请日:2012-03-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重载销轴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油缸、第二油缸、两根摇臂以及长度可微调压梁,所述两根摇臂通过第一组试验销轴与所述底座铰接,所述两根摇臂的一端之间安装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与所述两摇臂之间通过第二组试验销轴铰接,所述两根摇臂的另一端之间安装有长度可微调压梁,所述长度可微调压梁与所述两摇臂之间通过第三组试验销轴铰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摇臂之间还安装有所述第二油缸,并且所述第二油缸的活塞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摇臂活动连接。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可在高频率高载荷工况下并列进行多个销轴的重载疲劳试验,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成本。

    一种航空铝合金T形锻件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506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909691.6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空铝合金T形锻件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待测航空铝合金T形锻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建立有限元模型,2、确定测试路径并布置测试点,3、设计测试点的取样体积尺寸公式,4、通过中子衍射测试以获取每个步骤2确定的测试点分别在X方向、Y方向、Z方向的残余应力,5、获取测试点分别在X方向、Y方向、Z方向的残余应力误差并矫正与其对应的残余应力,6、修正有限元模型。本发明通过有限元仿真确定中子衍射测试的测试路径,并设计了中子衍射测试的测试点的取样体积尺寸公式用以确定测试点的取样体积,在保证有效的测试效率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航空铝合金T形锻件残余应力的测试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